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966发布日期:2018-10-23 17:0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品组装,特别是机电设备组装的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背景技术:

滚筒线是现有车间中用于产品组装的常见流水线,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将滚筒线采用直线组装,一个工序做完后,需要人工搬运到另外一个环节,有的甚至需要人工传递到另外一个车间进行组装另外的工序。这种传统的组装滚筒线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人工搬运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晃动、磕碰,对产品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机生产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组装的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包括:

组装滚筒线,所述组装滚筒线设有上层滚筒线和下层滚筒线,所述上层滚筒线设有工装板,所述上层滚筒线用于对产品进行组装;所述下层滚筒线用于传输工装板;

包装线,所述包装线设于所述组装滚筒线的末端,用于接收并打包经所述组装滚筒线组装的产品;

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设于所述组装滚筒线的末端,并与所述包装线连接,所述第一提升机用于接收经所述组装滚筒线组装的产品下线包装后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下层滚筒线;

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提升机设于所述组装滚筒线的首端,所述第二提升机用于接收所述下层滚筒线传送的工装板,并将所述工装板输送至所述上层滚筒线。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滚筒线包括上层滚筒和驱动所述上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上层驱动装置;所述下层滚筒线包括下层滚筒和驱动所述下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下层驱动装置;所述上层滚筒与所述下层滚筒进行反方向传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计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自动返回滚筒线比起传统组装滚筒线更加节省占地空间,并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人员周转,大大提高效率,增加产能,还能有效减少产品搬运中损坏磕碰,提高产品合格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配备了计数设备,可以自动计算出当天当月的产能产量,非常适用于劳动密集产品的组装环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提升机,2-第二提升机,3-工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使用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自动返回组装滚筒线,包括组装滚筒线和包装线。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滚筒线设有上层滚筒线和下层滚筒线:上层滚筒线用于对产品进行组装,该上层滚筒线设有工装板3;下层滚筒线用于传输工装板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滚筒线包括上层滚筒和驱动该上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上层驱动装置;下层滚筒线包括下层滚筒和驱动该下层滚筒进行传动的下层驱动装置。并且,上层滚筒与下层滚筒进行反方向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线设于组装滚筒线的末端,用于接收并打包经所述组装滚筒线组装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第一提升机1和第二提升机2。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提升机1设于组装滚筒线的末端,并与包装线连接,用于接收经组装滚筒线组装的产品下线至包装线进行包装后的工装板3,并将下线后的工装板3输送至下层滚筒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提升机2设于组装滚筒线的首端,用于接收下层滚筒线传送的工装板3,并将该工装板3输送至上层滚筒线,对产品进行组装,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整体循环使用,做到自动化、无人化送工装板。

为了便于统计组装产品的数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备计数设备,可以自动计算出当天当月的产能产量,非常适用于劳动密集产品的组装环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线体结构,比起传统组装滚筒线更省空间,使用过程中,上层组装产品,下层返回工装板,全程自动化运行,可以实现在生产中减少人员周转,提高效率,增加产能,减少产品搬运中损坏磕碰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适用于电机生产过程中的机电设备组装环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