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9144发布日期:2018-10-19 21:15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梯轿厢壁是由多块壁板拼接而成的,壁板与壁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进行连接,而螺栓通常是设置在轿厢的外侧的,当电梯的井道比较狭小时,尤其是当壁板与井道墙壁的距离小于300mm时,人无法站在壁板与井道墙壁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如果需要更换单侧的某一块壁板,则需要拆掉所有的壁板和轿顶才能进行更换,而当门机为轿顶安装时还需要拆掉门机,安装完后还要重新调门机,工程量非常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壁,在井道狭小,人无法站立在轿厢壁与井道壁之间的情况下,该电梯轿厢壁在拆装某个壁板时无需拆掉所有的壁板和轿顶,快捷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壁,包括两块前壁板,连接在两块前壁板上端的门楣,以及三块依次连接的内壁板;每块内壁板包括一块中壁板,以及两块连接在中壁板两侧的侧壁板;前壁板与相邻的侧壁板之间、相邻的侧壁板之间均连接有一根连接条;前壁板、连接条、侧壁板、中壁板之间的连接均为在竖直方向上的卡扣连接;中壁板、侧壁板、前壁板的上下端分别与轿厢顶部、轿厢底部螺纹连接。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中壁板、侧壁板、前壁板的连接边上均设置有L形弯折部;弯折部包括与对应壁板平行的横板部,以及垂直地连接横板部与对应壁板的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条为直角型材;前壁板与侧壁板的连接板部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钩/扣孔,中壁板的连接板部和连接条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对应的扣孔/卡钩,所述卡钩卡接在对应的扣孔中;所述卡钩的开口向上或向下。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前壁板、侧壁板、中壁板的连接板部以及连接条的两个侧板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前壁板、侧壁板与连接条之间,侧壁板与中壁板之间,均由穿过对应连接孔的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中壁板的横板部与对应侧壁板的横板部同向设置,中壁板与对应侧壁板的横板部与连接板部均相互贴合。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卡钩在连接板部或侧板上一体冲压而成。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卡钩的纵截面呈“S”形,其开口端往远离对应的连接板部或侧板方向延伸。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中壁板、侧壁板、前壁板的外侧面上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加强筋为连接在对应壁板上的加强板;该加强板包括一C型槽板,以及两个一体连接在C型槽板端部的连板;该两个连板与对应壁板相贴并连接固定。

所述的电梯轿厢壁中,所述中壁板、侧壁板、前壁板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腰孔,并分别由穿过对应腰孔的螺丝固定在轿厢顶部、轿厢底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壁,在井道狭小,人无法站立在轿厢壁与井道壁之间的情况下,需要更换某一壁板时,可把电梯停在底层,然后在井道的底坑和电梯顶各布置一个工作人员,由他们分别松开该壁板上下两端的螺丝,即可把该壁板竖直向上或向下抽出,无需拆掉所有的壁板和轿顶,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轿厢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轿厢壁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轿厢壁中,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轿厢壁中,加强筋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壁,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8,一种电梯轿厢壁,包括两块前壁板1,连接在两块前壁板上端的门楣5,以及三块依次连接的内壁板;每块内壁板包括一块中壁板4,以及两块连接在中壁板两侧的侧壁板3;前壁板1与相邻的侧壁板3之间、相邻的侧壁板3之间均连接有一根连接条2;前壁板1、连接条2、侧壁板3、中壁板4之间的连接均为在竖直方向上的卡扣连接;中壁板4、侧3壁板、前壁板1的上下端分别与轿厢顶部、轿厢底部螺纹连接。

在井道狭小,人无法站立在轿厢壁与井道壁之间的情况下,需要装拆某一壁板时,可把电梯停在底层,然后在井道的底坑和电梯顶各布置一个工作人员,由他们分别松开该壁板上下两端的螺丝,即可把该壁板竖直向上或向下抽出,无需拆掉所有的壁板和轿顶,快捷方便。

具体的,所述中壁板4、侧壁板3、前壁板1的连接边上均设置有L形弯折部6(横截面为L形);弯折部6包括与对应壁板平行的横板部6.1,以及垂直地连接横板部6.1与对应壁板的连接板部6.2;所述连接条2为直角型材(优选为角钢);前壁板1与侧壁板3的连接板部6.2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钩7/扣孔8,中壁板4的连接板部6.2和连接条2的两个侧板2.1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对应的扣孔8/卡钩7,所述卡钩卡接在对应的扣孔中;所述卡钩的开口向上或向下。此处,卡钩卡接到扣孔后,会压在扣孔所在连接板部上,从而形成摩擦力,因此在安装壁板时卡接好后不需要手扶壁板,壁板也不会滑动,不会影响上下端螺丝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前壁板1、侧壁板3、中壁板4的连接板部6.2以及连接条2的两个侧板2.1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9;前壁板1、侧壁板3与连接条2之间,侧壁板3与中壁板4之间,均由穿过对应连接孔9的螺栓连接固定。通过上下两端的螺栓固定,可以增加连接强度,装拆时可分别由井道的底坑和电梯顶的工作人员进行螺栓的松紧。

请参照图6,所述中壁板4的横板部6.1与对应侧壁板3的横板部6.1同向设置,中壁板4与对应侧壁板3的横板部6.1与连接板部6.2均相互贴合。这样通过中壁板和对应侧壁板的横板部相抵,一方面可以增加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它们之间相互滑动,另一方面通过两者横板部的贴合起定位作用,以保证壁板之间的内表面相齐平。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钩7在连接板部6.2或侧板2.1上一体冲压而成。以节省螺纹连接时的安装时间,或者防止焊接时导致的连接板部或侧板的变形。

具体的,见图7,所述卡钩7的纵截面呈“S”形,其开口端往远离对应的连接板部或侧板方向延伸。由于该形状的开口端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便于扣孔8的扣入,而且扣入后,在卡钩的弹力下可把两块连接板部6.2压合,所以扣入后无需再进行扶正。

优选的,见图1、6,所述中壁板4、侧壁板3、前壁板4的外侧面上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0,以增加各壁板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见图6、8,所述加强筋10为连接在对应壁板上的加强板;该加强板包括一C型槽板10.1,以及两个一体连接在C型槽板端部的连板10.2;该两个连板与对应壁板相贴并连接固定(焊接或铆接);在保证壁板的强度的同时可降低重量。

此外,所述中壁板4、侧壁板3、前壁板1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腰孔11,并分别由穿过对应腰孔的螺丝固定在轿厢顶部、轿厢底部。设置腰孔可以降低对连接孔位置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该电梯轿厢壁的安装过程如下:

可绕顺时针或逆时针以其中一块前壁板1为基准依次顺延安装下去

1.先固定好前壁板1,紧固与轿底的螺丝;

2.将侧壁板3放在适当的位置,其与轿底的螺丝稍微拧紧;

3.将连接条2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放入,与侧壁板3和前壁板1卡扣住后,用力将件2敲紧,再侧壁板3的下端螺丝安装牢固,最后将连接条2、侧壁板3、前壁板1的连接孔9用螺栓拧紧;

4.中壁板4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放入,与侧壁板3卡扣住后,敲击中壁板4,使其有预紧力,再紧固件中壁板4与轿底的螺丝,最后将中壁板4和侧壁板3的连接孔9用螺栓拧紧;

5.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将侧壁板3放入,与中壁板4卡扣住后,用力敲击侧壁板3,使其有预紧力,然后紧固侧壁板3与轿底的连接螺丝,最后将侧壁板3与中壁板4的连接孔9用螺栓拧紧;

6.后续以此类推,直到安装好所有壁板,最后把壁板与轿厢顶部连接。

更换某块壁板的过程如下:

1.把电梯停在底层,然后在井道的底坑和电梯顶各布置一个工作人员,分别松掉该壁板与轿厢顶部以及轿厢底部的连接螺丝;

2.松掉该壁板与相邻壁板或连接条之间的连接螺栓;

3.往上或往下敲击该壁板,松脱后即可取出;

4.通过反向操作将新壁板装上。

可见,安装过程减少了大量的螺栓连接工作,更换壁板时也无需拆掉所有的壁板和轿顶,快捷方便;特别是在人无法站在壁板与井道墙壁之间的间隙中时,尤其适合采用该连接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