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放滚轮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217发布日期:2018-11-09 20:04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积放滚轮输送线。



背景技术:

工件在进行不同的工位加工时,需要从一个工位传动到另一个工位。现有的通过传输轨道传送,在传输轨道上放置工装板,工装板上放置加工工件,工件从传输轨道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后,也就是工件的多个工位加工完后,将加工后的工件收起,同时也需要将工装板收起,再人工放入到传输轨道的另一端,这势必会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加工效率,另外,现有的传输轨道大多使用倍速链式,倍速链式积放线载物较轻,耐用程度不高,维修不方便及成本过高。

因此急需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积放滚轮输送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积放滚轮输送线,自动回收工装板,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加工效率,同时使用滚轮代替倍速链实现重载,耐用程度高,维修方便及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积放滚轮输送线,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上下并列设置的两层第一输送线体,所述第一输送线体的两端均设有往复升降机,所述往复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输送线体,所述往复升降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送线体上下运动而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体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活动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装板,所述工装板通过所述往复升降机能够在两层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循环运行,所述第一输送线体包括多个滚轮和驱动所述滚轮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沿所述第一输送线体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所述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形成传输轨道,所述工装板的两侧位于两个所述传输轨道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若干用于阻挡到所述工装板运动的阻挡器。形成上下往复循环运动,能够对所述工装板进行回收,增加机械化程度,增加输送效率。所述阻挡器用于阻挡到位置的工装板,此时人或者机器人就可以对工装板上的工件进行技术加工。使用所述滚轮可以实现重载且耐用程度高,维修方便及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线体由若干段线体单元组成,每个所述线体单元均设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支架上的一侧的一个电机、一个链条和一个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垂直所述线体单元的传输方向,一个所述线体单元的所述支架的两侧的所述滚轮分别设有第二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一斜齿轮,所述链条的两端套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带动所述第一斜齿轮转动,因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以所述第二斜齿轮转动,因为所有的所述第二斜齿轮都是相啮合的,所以所有的设有第二斜齿轮的所述滚轮相啮合,另外,因为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斜齿轮相啮合,所以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所述第三斜齿轮转动,所有的所述第三斜齿轮相啮合,所以设有所述第三斜齿轮的所有的所述滚轮转动,综上所述可知一个所述线体单元中,一个电机可以带动所述支架两侧的所述滚轮均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线体与所述第一输送线体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往复升降机包括第二支架和液压系统,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若干立柱和垂直所述立柱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两端活动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框架上设有所述第二输送线体,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以及和所述液压缸相连的液压杆,所述框架的下侧连接所述液压杆,所述液压缸通过所述液压杆带动所述框架上下运动。虽然可以使用气缸代替液压缸,但是气缸动力往复升降机不稳定,使用液压缸往复升降稳定进行。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工装板的工件定位机构。当所述工装板放入所述第二输送线体上时,所述工件定位机构会向上运动固定所述工装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给位于下层的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的工装板吹灰的吹灰装置。所述工装板上放入工件在位于上层的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进行加工会产生灰屑掉在所述工装板上,当所述工装板运行到下层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时,所述吹灰装置可以将所述工装板上的灰屑吹掉。

优选的,所述吹灰装置包括通风管和设于所述通风管上的多个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阻挡器包括气缸和挡板,所述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体上的两个所述传输轨道之间的下方,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一输送线体的传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挡板与所述工装板能够活动相贴。也就是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挡板上下运动,从而固定住所述工装板。

优选的,所述滚轮由钢制材料制成。增加所述滚轮的承载力和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回收工装板,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加工效率,同时使用滚轮代替倍速链实现重载,耐用程度高,维修方便及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C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D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E处放大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1、第一支架;2、第一输送线体;3、往复升降机;4、第二输送线体; 5、工装板;6、阻挡器;7、滚轮;8、传动机构;81、电机;82、链条;83、第一齿轮; 84、第二齿轮;85、第一斜齿轮;86、第二斜齿轮;87、第三斜齿轮;9、第二支架; 91、立柱;92、框架;10、液压系统;101、液压缸;102、液压杆;11、吹灰装置;12、工件定位机构;13、地坑;14、地坑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积放滚轮输送线,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上设有上下并列设置的两层第一输送线体2,第一输送线体2的两端均设有往复升降机3,往复升降机3 上设有第二输送线体4,往复升降机3能够带动第二输送线体4上下运动而与两个第一输送线体2活动相连,第一输送线体2上活动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装板5,工装板5 通过往复升降机3能够在两层第一输送线体2上循环运行,第一输送线体2包括多个滚轮7和驱动滚轮7传动的传动机构8,第一支架1的两侧沿第一输送线体2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滚轮7,滚轮7由钢制材料制成。增加滚轮7的承载力和耐用性。多个滚轮7 形成传输轨道,工装板5的两侧位于两个传输轨道上,第一支架1上设有若干用于阻挡到工装板5运动的阻挡器6。形成上下往复循环运动,能够对工装板5进行回收,增加机械化程度,增加输送效率。阻挡器6用于阻挡到位置的工装板5,此时人或者机器人就可以对工装板5上的工件进行技术加工。使用滚轮7可以实现重载且耐用程度高,维修方便及成本较低。其中,第二输送线体4可以与第一输送线体2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第一输送线体2由若干段线体单元组成,每个线体单元均设有传动机构8,传动机构8包括设在第一支架1上的一侧的一个电机81、一个链条82和一个齿轮轴,齿轮轴垂直线体单元的传输方向,一个线体单元的第一支架1的两侧的滚轮7分别设有第二斜齿轮86和第三斜齿轮87,第二斜齿轮86相互啮合,第三斜齿轮87相互啮合,电机81设有第一齿轮83,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84和第一斜齿轮85,链条 82的两端套在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4上,第二齿轮84与第三斜齿轮87相互啮合,第一斜齿轮85与第二斜齿轮86相互啮合。电机8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83转动,第一齿轮83通过链条82带动第二齿轮84转动,第二齿轮84通过齿轮轴带动第一斜齿轮85 转动,因第一斜齿轮85与第二斜齿轮86相啮合,所以第二斜齿轮86转动,因为所有的第二斜齿轮86都是相啮合的,所以所有的设有第二斜齿轮86的滚轮7相啮合,另外,因为第二齿轮84和第三斜齿轮87相啮合,所以第二齿轮84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斜齿轮87转动,所有的第三斜齿轮87相啮合,所以设有第三斜齿轮87的所有的滚轮7 转动,综上可知一个线体单元中,一个电机81可以带动第一支架1两侧的滚轮7均转动。

具体的往复升降机3包括第二支架9和液压系统10,第二支架9包括若干立柱91 和垂直立柱91的框架92,框架92的两端活动设于立柱91上,框架92上设有第二输送线体4,液压系统10包括液压缸101以及和液压缸101相连的液压杆102,框架92的下侧连接液压杆102,液压缸101通过液压杆102带动框架92上下运动。虽然可以使用气缸代替液压缸101,但是气缸动力往复升降机3不稳定,使用液压缸101往复升降稳定进行。框架92上设有用于固定工装板5的工件定位机构12。当工装板5放入第二输送线体4上时,工件定位机构12会向上运动固定工装板5。在安装第二支架9的时候通过挖地坑13,使立柱91和液压系统10均置于地坑13内,地坑13上设有地坑垫板14,使框架92位于地坑垫板14的上方,液压杆102穿过地坑垫板14连接框架92。

具体的,第一支架1上设有用于给位于下层的第一输送线体2上的工装板5吹灰的吹灰装置11。工装板5上放入工件在位于上层的第一输送线体2上进行加工会产生灰屑掉在工装板5上,当工装板5运行到下层第一输送线体2上时,吹灰装置11可以将工装板5上的灰屑吹掉。吹灰装置11包括通风管和设于通风管上的多个通风口。

具体的,阻挡器6包括气缸和挡板,气缸位于第一支架1上且位于第一输送线体2 上的两个传输轨道之间的下方,气缸能够带动挡板沿第一输送线体2的传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直线运动,挡板与工装板5能够活动相贴。也就是气缸带动挡板上下运动,从而固定住工装板5。

值得注意是图3中的位于A处和B处的第二输送线体4只有一个,但是为了便于理解画出一个假想图,所以有两个第二输送线体4。

原理:

第二输送线体4上放置若干块工装板5,一个往复升降机3从位置A升到位置B,也就是将第二输送线体4上升到与位于上层的第一输送线体2相连,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或机器人把工件放置在工装板5上,然后工装板5运输到位于上层的第一输线体2上(第一输送线体2的长度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每段会有阻挡器6用于阻挡到位置的工装板5,此时人或者机器人就可以对工装板5上的工件进行技术加工,操作完后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按钮盒或PLC自动控制工装板5继续运行到下个工位,工装板5运行到另一个往复升降机3 上后,通过人工或机器人把工装板5上的工件取下,工装板5则从位置B降到位置A,再运行到下层的第一输送线体2上,第一输送线体2运行到往复升降机3上,一直循环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