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及其压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288发布日期:2018-10-09 22:0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及其压印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膜主要由树脂混合挤出而成,具有抗穿刺、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在外贸出口、造纸、五金、塑料化工、建材和食品医药行业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的包装膜通常采用乙烯作为原材料制成,并且传统包装膜的通透性较差,食品被该包装膜包覆并放入微波炉加热时,食品经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会聚集在包装膜内侧,容易造成食品口感的变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在包装膜上开透气孔的方式以解决包装膜内部水汽堆积的问题,但传统包装膜开孔的方式采用穿刺设备对包装膜进行穿刺的方式,应用上述方式生产的包装膜,透气孔在包装膜上大小不一,造成包装膜产品质量较低,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印设备,具有包装膜产品质量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印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放卷组件、引导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印组件,包装膜设置在放卷组件上通过引导组件引导以被压印组件压印出透气孔后被收卷组件收卷;其中,

所述压印组件包括:

压印辊,安装在机架上并受控于驱动电机转动,该压印辊的辊面上设置有金刚砂层;

压印轮,通过压印支架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压印辊的上方,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压印轮运动以将包装膜压紧在压印辊上的驱动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装膜呈包装膜卷设置在放卷组件上,通过放卷组件驱动包装膜卷进行释放后,通过引导组件对包装膜进行引导、拉伸、展平后经过压印辊,其中,压印轮在驱动构件的作用下,压印轮的轮面将包装膜压紧在压印辊的辊面上,此时,压印轮的轮面与压印辊辊面上的金刚砂层形成点接触,以将包装膜压印穿透形成透气孔,完成包装膜透气孔的穿透工序后通过收卷组件进行收卷,应用上述压印组件,包装膜透气孔一次成型,并且通过压印轮与压印辊上金刚砂层的点接触有效提高透气孔成型效果,保证了透气孔均匀度,提高包装膜的产品质、以及包装膜上透气孔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压印轮为安装在压印支架上的深沟球轴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深沟球轴承具有钢制结构的外圈,深沟球轴承的外圈表面光滑平整,并且深沟球轴承外圈的硬度较大,在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压印辊辊面的金刚砂层接触时,金刚砂层不会造成深沟球轴承外圈出现凹坑,从而有效提高包装膜上透气孔的加工效果。

优选的,所述放卷组件包括放卷支撑板、以及滑动安装在放卷支撑板上的第一放卷架和第二放卷架,所述放卷支撑板上设置有放卷限位板,所述放卷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放卷限位孔,所述第一放卷架和第二放卷架上安装有可与放卷限位孔插接的放卷限位杆;

所述第一放卷架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一端的第一放卷盘,所述第一放卷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放卷盘转动的放卷电机;所述第二放卷架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另一端的第二放卷盘,所述第二放卷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放卷盘的放卷气缸;

所述放卷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包装膜的放卷橡胶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卷橡胶辊能够提供包装膜引导、展平的作用,并且应用上述放卷组件具有方便包装膜卷上下料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支撑板、以及滑动安装在收卷支撑板上的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所述收卷支撑板上设置有收卷限位板,所述收卷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收卷限位孔,所述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上安装有可与收卷限位孔插接的收卷限位杆;

所述第一收卷架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一端的第一收卷盘,所述第一收卷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收卷盘转动的收卷电机;所述第二收卷架上安装欧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另一端的第二收卷盘,所述第二收卷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收卷盘的收卷气缸;

所述收卷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包装膜的收卷磨砂辊,所述收卷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与收卷磨砂辊抵触的除静电毛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静电毛刷用于去除包装膜的静电,收卷磨砂辊用于提供包装膜卷牵引的摩擦力,并且应用上述收卷组件具有方便加工后包装膜卷上下料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收卷支撑板上可转动安装有压膜支架,所述压膜支架上安装有与包装膜卷抵接的压膜橡胶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膜橡胶辊与加工后的包装膜卷抵触,收卷组件在对包装膜进行收卷时,压膜橡胶辊能够保证包装膜卷紧实不松散。

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若干用于引导包装膜的牵引辊,所述牵引辊的辊面设置有由中间向两侧逐渐扩张的纹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牵引辊用于引导包装膜传输,其中,当包装膜传输过程中,牵引辊随着包装膜滚动,牵引辊上中间向两侧逐渐扩张的纹路具有展平包装膜,并且包装膜中间起褶皱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反光板和频闪灯,所述反光板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包装膜的内侧,所述频闪灯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包装膜的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频闪灯用于发出1600~1800rpm的光照,通过反光板的反射,工作人员站在反光板前用以检测包装膜上透气孔的穿透成型率。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包装膜表面的张力值,并通过调整放卷组件的放卷速度和/或收卷组件的收卷速度以将张力值恒定在误差范围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放卷组件的放卷速度和/或收卷组件的收卷速度达到控制包装膜表面张力值的目的,从而避免包装膜过度拉伸而产生延展疲劳,或避免包装膜的张力不足造成包装膜上透气孔的穿透成型率低。

优选的,所述放卷组件和/或收卷组件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放卷组件和/或收卷组件沿机架滑动的推动气缸,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包装膜的侧边边沿相对并控制推动气缸动作以将包装膜的侧边边沿稳定在其检测区域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包装膜侧边边沿通过推动气缸控制放卷组件和/或收卷组件整体移动的方式,以达到包装膜纠偏的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具有包装膜产品质量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包括膜本体,所述膜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道压印区域,所述压印区域上形成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透气孔的大端朝向膜本体的内侧,所述透气孔的小端朝向膜本体的外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上述压印组件,包装膜透气孔一次成型,并且通过压印轮与压印辊上金刚砂层的点接触有效提高透气孔成型效果,保证了透气孔均匀度,提高包装膜的产品质、以及包装膜上透气孔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放卷组件;

图2为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收卷组件;

图3为实施例中压印轮在压印支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压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推动气缸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牵引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压印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包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控制柜;3、放卷组件;311、放卷支撑板;312、第一放卷架;313、第二放卷架;314、放卷限位板;315、放卷限位孔;316、放卷限位杆;317、第一放卷盘;318、放卷电机;319、第二放卷盘;320、放卷气缸;321、放卷橡胶辊;322、放卷磨砂辊;4、引导组件;41、牵引辊;42、纹路;43、引导橡胶辊;5、压印组件;51、压印支架;52、压印辊;53、驱动构件;531、缸体;532、活塞杆;54、压印轮;55、驱动电机;56、金刚砂层;57、滑槽;6、收卷组件;611、收卷支撑板;612、第一收卷架;613、第二收卷架;614、收卷限位板;615、收卷限位孔;616、收卷限位杆;617、第一收卷盘;618、收卷电机;619、第二收卷盘;620、收卷气缸;621、收卷磨砂辊;622、除静电毛刷;7、压印区域;8、透气孔;9、压膜支架;10、压膜橡胶辊;11、横杆;12、适配槽;13、检测组件;131、反光板;132、频闪灯;14、张力检测器;15、推动气缸;16、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及其压印设备,该压印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2,机架1上设置有放卷组件3、引导组件4、压印组件5和收卷组件6,放卷组件3、引导组件4、压印组件5和收卷组件6中的电气设备受控于控制柜2,包装膜设置在放卷组件3上通过引导组件4引导以被压印组件5压印出透气孔8后被收卷组件6收卷。

本申请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压印组件5包括压印支架51、压印辊52、驱动构件53、压印轮54和驱动电机55。压印辊52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电机55设置在机架1上通过皮带轮带动压印辊52转动。其中,如图8所示,压印辊52的辊面上设置有金刚砂层56。金刚砂层56均匀分布在压印辊52的辊面上。

压印轮54通过压印支架51安装在机架1上并位于压印辊52的上方,驱动构件53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驱使压印轮54运动以将包装膜压紧在压印辊52上。具体地,驱动构件53采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具有缸体531和活塞杆532,压印支架51安装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532上,机架1上设置有滑槽57,驱动气缸的缸体531通过滑动螺栓连接在滑槽57中。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螺栓在滑槽57中的位置用以调节压印轮54在压印辊52上的压印位置。相应的,通过控制气缸中活塞杆532的形成以调节压印轮54在压印辊52上的压印力度,本实施例中,压印轮54与压印辊52之间的压印力为0.4Mpa。

值得说明的是,压印轮54在压印支架51上设置有多个,两个压印轮54为一压印轮组,两个压印轮54呈前后位设置在压印支架51上,多组压印轮组并排设置在压印支架51上。

两个压印轮54呈前后位设置在压印支架51上,由此,两个压印轮54能够对包装膜进行二次压印,从而有效保证包装膜上透气孔8的穿透率。

本实施例中,压印轮54为安装在压印支架51上的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具有钢制结构的外圈,深沟球轴承的外圈表面光滑平整,并且深沟球轴承外圈的硬度较大,在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压印辊52辊面的金刚砂层56接触时,金刚砂层56不会造成深沟球轴承外圈出现凹坑,从而有效提高包装膜上透气孔8的加工效果。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包装膜通过上述压印组件5后能够形成至少一道压印区域7,通过压印轮54的轮面与压印辊52辊面上的金刚砂进行点接触以形成透气孔8。本申请中的透气孔8具有大端和小端,透气孔8的大端朝向包装膜的内侧,透气孔8的小端朝向包装膜的外侧。

由此,在应用具有上述透气孔8的包装膜包覆食品,将食品连同包装膜放置在微波炉中进行加热时,包装膜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并向外扩张,由此,包装膜内的空气能够携带水汽顺着透气孔8的大端并从透气孔8的小端排出;当包装膜内的包装物冷却到室温后,包装膜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气压形成平衡状态,当外界的空气想要进入到包装膜内时,透气孔8的小端收缩,能够避免外界空气携带水汽进入到包装膜内,因此,具有大端和小端的透气孔8能够在保证内部水汽进行外排,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的水汽进入到包装膜内部,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水汽造成食品的二次润湿,从而提高包装膜内部食品的口感。

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放卷组件3包括放卷支撑板311、以及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放卷支撑板311上的第一放卷架312和第二放卷架313,放卷支撑板311上设置有放卷限位板314,放卷限位板314上开设有多个放卷限位孔315,第一放卷架312和第二放卷架313上安装有可与放卷限位孔315插接的放卷限位杆316。其中,第一放卷架312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一端的第一放卷盘317,第一放卷架31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放卷盘317转动的放卷电机318。第二放卷架313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另一端的第二放卷盘319,第二放卷架31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放卷盘319的放卷气缸320。其中,放卷支撑板311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包装膜的放卷橡胶辊321和放卷磨砂辊322。

如图2所示,收卷组件6包括收卷支撑板611、以及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收卷支撑板611上的第一收卷架612和第二收卷架613,收卷支撑板611上设置有收卷限位板614,收卷限位板614上开设有多个收卷限位孔615,第一收卷架612和第二收卷架613上安装有可与收卷限位孔615插接的收卷限位杆616。其中,第一收卷架612上安装有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一端的第一收卷盘617,第一收卷架61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收卷盘617转动的收卷电机618。第二收卷架613上安装欧用于嵌装在包装膜卷另一端的第二收卷盘619,第二收卷架61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收卷盘619的收卷气缸620。收卷支撑板611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包装膜的收卷磨砂辊621,所述收卷支撑板611上还设置有与收卷磨砂辊621抵触的除静电毛刷622。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收卷支撑板611上可转动安装有压膜支架9,压膜支架9上安装有与包装膜卷抵接的压膜橡胶辊10。具体地,收卷支撑板611上设置有横杆11,横杆11位于收卷磨砂辊621的上方,横杆11的横截面呈腰圆形设置,横杆11的上下表面为平面,其中,压膜支架9套接在横杆11上,压膜支架9上具有与横杆11配合的适配槽12,适配槽12包括圆槽、以及与圆槽相通的直槽。当横杆11位于适配槽12的圆槽中时,压膜支架9可在横杆11上转动以将压膜橡胶辊10压紧在包装膜卷的外壁上。当横杆11位于适配槽12的直槽中时,横杆11的上下表面与直槽的上下槽壁抵接,压膜支架9将被固定在横杆11上不会发生转动,达到工作人员操作收卷组件6下料的目的。

本申请中,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引导组件4包括若干呈上下位错落设置以用于引导包装膜的牵引辊41,若干牵引辊41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牵引辊41的辊面设置有由中间向两侧逐渐扩张的纹路42,。由此,在牵引辊41引导包装膜时,随着牵引辊41的转动,纹路42能将包装膜由牵引辊41的中间向两侧捋平,达到包装膜中间无褶皱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还设置有引导橡胶辊43,引导橡胶辊43的辊面与最下方位置的牵引辊41的辊面相抵。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引导组件4和收卷组件6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13。检测组件13包括反光板131和频闪灯132,反光板131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包装膜的内侧,频闪灯132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包装膜的外侧。频闪灯132用于发出1600~1800rpm的光照,通过反光板131的反射,工作人员站在反光板131前用以检测包装膜上透气孔8的穿透成型率。

其中,如图1所示,机架1上还设置有张力检测器14,张力检测器14用于检测包装膜表面的张力值,控制柜2通过调整放卷组件3的放卷速度和/或收卷组件6的收卷速度以将张力值恒定在误差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柜2通过调整放卷组件3的放卷速度以将张力值恒定在误差范围内。如张力检测器14检测到包装膜表面的张力过大时,通过控制收卷组件6中收卷电机618的转速不变,提高放卷组件3中放卷电机318的转速,以达到平衡包装膜表面张力值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包装膜表面的张力值在60N的误差范围内浮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柜2通过调整收卷组件6的收卷速度以将张力值恒定在误差范围内。调整过程如上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柜2通过调整收卷组件6的收卷速度和放卷组件3的放卷速度以将张力值恒定在误差范围内。调整过程如上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5所示,放卷组件3和/或收卷组件6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放卷组件3和/或收卷组件6沿机架1滑动的推动气缸15,机架1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6,光电传感器16与包装膜的侧边边沿相对并控制推动气缸15动作以将包装膜的侧边边沿稳定在其检测区域内。

具体地,如包装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左移,以使得包装膜的侧边边沿将光电传感器16的检测区域整体覆盖,此时,光电传感器16将输出信号至控制柜2,控制柜2控制推动气缸15动作以将放卷组件3或收卷组件6右移,以使得包装膜的侧边边沿位于光电传感器16的检测区域中。

反之,当包装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右移,以使得包装膜的侧边边沿脱离光电传感器16的检测区域,此时,光电传感器16输出信号至控制柜2,控制柜2控制推动气缸15动作以将放卷组件3或收卷组件6左移,以使得包装膜的侧边边沿位于光电传感器16的检测区域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