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排序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5259发布日期:2018-11-30 19: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发动机排序架。



背景技术:

货物搬运几乎存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具有较大体积、重量、复杂的机械,搬运工作非常费力,通常需要料架对其周边进行固定,再采用吊车、叉车等来完成对重物的搬运。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607300.1公开了一种专用发动机料架,包括底架、放置工位、支撑组件、定位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另一角的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一锁定压块高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锁定压块。在放置工位两对边各设置有定位件且高度不一致,发动机长度方向未能很好的定位,锁定精度低;锁定压块与驱动件之间通过互相垂直的两个连接件进行连接,垂直度误差较大,传动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处支撑定位更精准,双重锁定更稳固,发动机的锁定工位与打开工位之间切换灵活、传动更精准的发动机排序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排序架,包括底架、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宽度方向两端的若干组发动机放置工位、成对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周边的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宽度方向两侧的用于锁定或打开发动机的定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组件在锁定工位和打开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成对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第一对角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三支撑件、一对成对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第二对角的第二支撑件与第六支撑件、一对沿所述放置工位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四支撑件与第五支撑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中部一侧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工位中部另一侧的第三定位件与第四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朝向发动机的一侧上部的锁定压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锁定压块在正对发动机的方向上向前滑动锁紧发动机或向后滑动松开发动机;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架中部的一主动轴、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一端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件、若干与所述主动轴平行且同向一起转动的第一从动轴、若干对与所述主动轴平行且反向一起转动的第二从动轴、两端分别径向连接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的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径向连接一对所述第二从动轴的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三连杆;一对所述第二从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两侧,其中一所述第二从动轴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之间;

在所述主动轴、第一从动轴上各径向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三松紧杆与第四松紧杆,在一对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各径向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一松紧杆与第二松紧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松紧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件的锁定压块尾端;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所述第一连杆朝宽度方向一侧移动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轴同向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朝宽度方向另一侧移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轴反向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与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放置工位的一长边依次排列,所述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第五支撑件、第三定位件、第四定位件与第六支撑件沿所述放置工位的另一长边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矩形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一三角支撑架、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柱顶面右下角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矩形柱、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二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二三角支撑架、分别垂直向上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二矩形柱顶面中部的第二凸起、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第二矩形柱中上部的连接方块;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第三矩形柱、设置在所述第三矩形柱外侧面下部的第三三角支撑架、纵向伸入所述第三矩形柱顶面的一对安装孔;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第四矩形柱、设置在所述第四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四三角支撑架,在所述第四矩形柱正面上部截取一方块形成L型安装槽;所述第五支撑件包括第五矩形柱、设置在所述第五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五三角支撑架,在所述第五矩形柱背面上部截取三角块形成一安装斜面;所述第六支撑件包括第六矩形柱、纵向设置在所述第六矩形柱顶面左下角的第一凸起、纵向设置在所述第六矩形柱顶面右上角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发动机排序架,在底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延长度方向成对设置有四个定位件,多处支撑定位更精准,双重锁定更稳固,防止发动机长度方向的两端反向摆动,主动轴依次带动第一从动轴、第一从动轴,可实现发动机的锁定工位与打开工位之间灵活切换、传动更精准;根据发动机的外形设置成不同形状的支撑件,定位支撑更加稳固,料架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序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序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序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序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7,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发动机排序架,包括底架100、相对设置在底架100上宽度方向两端的若干组发动机放置工位200、成对设置在放置工位200周边的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支撑组件300、相对设置在放置工位200宽度方向两侧的用于锁定或打开发动机的定位组件400、用于驱动定位组件400在锁定工位和打开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组件500。在底架100上相对设置有多排发动机放置工位200,发动机相对放置不会刮伤相邻的发动机,料架空间利用率高,发动机输送效率高。

优选的,发动机排序架包括相对设置在底架100上宽度方向两端的3对发动机放置工位200。底架100包括方形的外围框架110、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外围框架110内部的4根第一横梁120、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外围框架110内部的2根第二横梁130;每对发动机放置工位200之间具有安全距离,形成一呈长字形的缓冲空位,中部的2根第一横梁120分别向缓冲空位内横向设置一安装杆131。4根第一横梁120的前2根、后2根分别对称设置在前放置工位、后放置工位的下方,2根第二横梁130将外围框架110平均分成左、中、右三个部分,即4根第一横梁120中部的2根第一横梁120与2根第二横梁130将外围框架110平均分配成6个发动机放置工位200、3个缓冲空位。

支撑组件300包括一对成对设置在放置工位200第一对角的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三支撑件330、一对成对设置在放置工位200第二对角的第二支撑件320与第六支撑件360、一对沿放置工位200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四支撑件340与第五支撑件350。

第一支撑件310包括第一矩形柱、设置在第一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一三角支撑架、纵向设置在第一矩形柱顶面右下角的第一凸起;第二支撑件320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矩形柱、分别设置在一对第二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二三角支撑架、分别垂直向上设置在一对第二矩形柱顶面中部的第二凸起、固定连接在一对第二矩形柱中上部的连接方块;第三支撑件330包括第三矩形柱、设置在第三矩形柱外侧面下部的第三三角支撑架、纵向伸入第三矩形柱顶面的一对安装孔;第四支撑件340包括第四矩形柱、设置在第四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四三角支撑架,在第四矩形柱正面上部截取一方块形成L型安装槽;第五支撑件350包括第五矩形柱、设置在第五矩形柱背面下部的第五三角支撑架,在第五矩形柱背面上部截取三角块形成一安装斜面;第六支撑件360包括第六矩形柱、纵向设置在第六矩形柱顶面左下角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第一凸起、纵向设置在第六矩形柱顶面右上角的第二凸起;根据发动机的外形设置成不同形状的支撑件,定位支撑更加稳固,料架使用寿命更长。

定位组件400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放置工位200中部一侧的第一定位件410与第二定位件420、一对对称设置在放置工位200中部另一侧的第三定位件430与第四定位件440,定位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架100上的矩形柱固定座401、水平设置在固定座401朝向发动机的一侧上部的锁定压块402,驱动组件500驱动锁定压块402在正对发动机的方向上向前滑动锁紧发动机或向后滑动松开发动机;

第一支撑件310、第一定位件410、第二定位件420与第二支撑件320沿放置工位的一长边依次排列,第三支撑件330、第四支撑件340、第五支撑件350、第三定位件430、第四定位件440与第六支撑件360沿放置工位200的另一长边依次排列;在底架100上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延长度方向成对设置有四个定位件,多处支撑定位更精准,双重锁定更稳固,防止发动机长度方向的两端反向摆动,

驱动组件500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架100中部的一主动轴510、设置在主动轴一端用于驱动主动轴510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件520、若干与主动轴510平行且同向一起转动的第一从动轴530、若干对与主动轴510平行且反向一起转动的第二从动轴540、两端分别径向连接主动轴510与第一从动轴530的第一连杆550、两端分别径向连接一对第二从动轴540的第二连杆56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杆550与第二连杆560横向水平设置的梭形状第三连杆570;在第一连杆550与第二连杆560之间平行设置有一方型槽,第三连杆570的中部固定在方型槽上方;主动轴510依次带动第一从动轴530、第二从动轴540,可实现发动机的锁定工位与打开工位之间灵活切换、传动更精准。

驱动件520为一旋转手柄,一对第二从动轴540分别设置在主动轴510两侧,其中一第二从动轴540设置在主动轴510与第一从动轴530之间;驱动件520驱动主动轴510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主动轴510的第一连杆550朝宽度方向一侧移动带动第一从动轴530同向转动、依次带动第三连杆570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60朝宽度方向另一侧移动,第二连杆560带动第二从动轴540反向转动。

在主动轴510、第一从动轴530的外环面各径向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三松紧630杆与第四松紧杆640,在一对第二从动轴540上各径向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一松紧杆610与第二松紧杆620,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松紧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件的锁定压块402尾端;松紧杆的中部扭转90度使得下端面与上端面互相垂直,传动精度更高,松紧杆的末端设置成D字形且具有一长条安装孔。

锁定压块402包括固定在固定座401上的固定筒、穿过固定筒内且前端向外伸出的锁定柱、可拆卸的设置在锁定柱尾端的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一螺母;松紧杆的长条安装孔套设在锁定柱的尾端,锁定柱尾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松紧杆的侧面与固定件之间具有一定活动间隙,方便松紧杆绕长条安装孔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将锁定柱向后松开或向前锁定;随着轴的转动,松紧杆的末端沿着锁定柱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实现对发动机的锁定与打开,

在外围框架110的四个角各垂直向上设置有一既可固定不动、又可向内折叠的支柱111,当支柱111固定不动时用于多个发动机料架互相叠放;在支柱111与外围框架110的连接处的一侧边设置有三角形固定角架112。在外围框架110四周的每个侧面上水平开设有凵形铲道113,为铲车和叉车对发动机料架的运输操作提供接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