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508发布日期:2018-10-13 01:2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维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工作的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范围内的运动来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现有的用于通航飞机维修的千斤顶往往由于需要顶起的设备重量大而导致自身的重量比较重,在移动千斤顶时需要人员自身使劲或借助一定工具来移动千斤顶,移动非常费力,在千斤顶到达工作位置时还需要固定千斤顶防止移动,因此如何使得千斤顶灵活移动和提高固定率一直是行业研究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解决了现有千斤顶无法灵活移动和固定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包括底座,底座底面设置有3个凹槽,3个凹槽所处位置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每个凹槽内部槽顶固连有减震器,减震器末端固连有万向轮,底座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底端均高于地面,底座顶面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连有油箱,油箱内套连有圆柱状作动筒,作动筒内设有活塞,油箱表面上连接有手摇泵。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油箱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握把。

油箱侧壁与底座顶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杆,至少两根加强杆等间隔分布在油箱表面上,至少两根加强杆靠近底座顶面的一端均固连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螺纹固定于底座。

底座顶面上设置有推杆,推杆远离油箱方向一端套有防滑套。

支撑座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起始时底座上的支撑座与地面不接触以及推动推杆可以快速移动千斤顶,大大的增加了移动效率,而千斤顶顶起物体时无需借助外物就能通过支撑座与地面接触保证固定,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的活塞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的活塞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层,2.支撑座,3.凹槽,4.万向轮,5.减震器,6.推杆,8.支撑板,9.加强杆,10.手摇泵,11.油箱,12.握把,13.固定块,14.螺纹孔,15.底座,16.作动筒,17.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5,底座15底面设置有3个凹槽3,3个凹槽3所处位置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每个凹槽3内部槽顶固连有减震器5,减震器5末端固连有万向轮4,底座15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座2,每个支撑座2底端均高于地面,底座15顶面设置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固连有油箱11,油箱11内套连有圆柱状作动筒16,作动筒16内设有活塞17,油箱11表面上连接有手摇泵10。

油箱11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握把12。

油箱11侧壁与底座15顶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杆9,至少两根加强杆9等间隔分布在油箱11表面上,至少两根加强杆9靠近底座15顶面的一端均固连有支撑板8,支撑板8通过螺纹固定于底座15。

底座15顶面上设置有推杆6,推杆6远离油箱11方向一端套有防滑套。

支撑座2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

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说明和工作过程是:

一种飞机维修用千斤顶,握住推杆6上的防滑套不易打滑,移动推杆6通过千斤顶凹槽3内的万向轮4使得千斤顶移动,千斤顶底座15上的支撑座2与地面不接触从而可以快速的推动千斤顶,在将千斤顶移动到目的位置后,摇动手摇泵10手柄使得外圈油箱11内的液压油抽出,通过手摇泵10增压后将液压油供到作动筒16内的活塞腔,使活塞17运动伸出,此时当活塞17伸出一定高度顶起飞机的时候,由于力是相互的,从而飞机的重量会压在底座15中心处,油箱11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杆9,加强杆9支撑油箱11这样会使千斤顶上的受力分散不会集中,在底座15上设置有3个凹槽3,在千斤顶受力向下,各个万向轮4与地面接触时,凹槽3所形成的正三角形可以最大程度稳定千斤顶,减震器5向下压,直至底座15上的支撑座2与地面接触,支撑座2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使得底座15与底面之间增大了摩擦力,同时也使得底座15固定,避免了不必要的移动,反之,当活塞17缩回后,底座15上失去来自飞机的压力,这时减震器5上的弹簧反弹将底座15顶起,推动推杆6从而可以灵活移动千斤顶,其中,由于油箱11是通过底部的固定块13与底座15进行螺纹连接的,在当油箱11出现损坏或故障后,可以通过旋转油箱11表面上的握把12将油箱11卸下来修理和更换油箱11,方便了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