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编织结构及采用该环形编织结构的编织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576发布日期:2018-09-28 20:4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家居用品的编织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编织结构。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环形编织结构的编织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家居的由金属线条构成的金属制品容器,普遍采用焊接的方式构成,采用这种结构,产品上会有非常多的金属线条端点裸露,而金属线条端面在加工时,易产生毛刺,为避免裸露的金属线条端点划伤使用者或是划伤内装物品,需要对金属线条端面或者边框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不仅对打磨抛光工艺要求很高,而且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打磨抛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次品,目前,最优的打磨抛光工艺,仍然会出现万分之一点六的次品率,而如此低的次品率,使得产品的成本显著提高,而普通情况下,打磨抛光的不良率可以高达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前一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加工方便且使用效果良好的环形编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环形编织结构的编织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形编织结构,该环形编织结构为由若干条编织线依序交叉编织形成的闭合环形结构;所述编织线由一体成型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连接第一、二线段的连接线段构成;相邻两条编织线上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交叉编织且编织线自由端朝向闭合环形中部。

上述的一种环形编织结构中,相邻两条编织线上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交叉编织形成至少两个接触点,在离连接线段最近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第一线段或第二线段上设有让位斜线段。

上述的一种环形编织结构中,相邻两条编织线上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交叉编织形成两个接触点,在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第一线段或第二线段上设有让位斜线段。

上述的一种环形编织结构中,所述连接线段与第一、二线段连接处为圆滑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后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上述任一环形编织结构的编织容器,该编织容器为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该编织容器由上述任一环形编织结构及连接环形编织结构各编织线自由端的防护底部构成。

上述的一种编织容器中,所述防护底部主要由对应设置在各编织线自由端上下两侧面的装饰面板和设置在至少其中一块装饰面板内且与各编织线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的定位环组成。

上述的一种编织容器中,所述定位环共有两个,两个定位环分别位于两个装饰面板内,其中一个定位环与各编织线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个定位环与若干编织线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编织容器中,位于筒形结构内底部的装饰面板中部一体成型有储水槽。

上述的一种编织容器中,位于筒形结构外底部的装饰面板外端面设有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编织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若干编织线编织形成环形结构,使各编织线端部收拢于环形结构的中心位置,方便遮挡,避免端部毛刺裸露,这种结构,所形成的环形结构开口端无端点连接结构,完全避免毛刺产生,可使产品成品率达到100%。进一步地,在第一线段或第二线段设置的让位斜线段,可使第一线段或者第二线在编织时贴合效果更好,使产品造型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容器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环形编织结构作为主体,使容器开口端整体光滑无毛刺,底部采用定位环和装饰面板配合,既固定了各编织线,又起到有效的装饰效果,使产品外形简洁。优选地,在装饰面板中部设置储水槽,可收集内装物品表面或内部渗出的少量液体,避免液体外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编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织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织容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织线1、第一线段1a、第二线段1b、连接线段1c、让位斜线段2、防护底部3、装饰面板3a、定位环3b、储水槽4、胶垫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编织结构,该环形编织结构为由若干条304不锈钢材质的编织线1依序交叉编织形成的闭合环形结构;所述编织线1由一体成型的第一线段1a、第二线段1b和连接第一、二线段1a,1b的连接线段1c构成,所述连接线段1c与第一、二线段1a,1b连接处为圆滑过渡连接。相邻两条编织线1上的第一线段1a与第二线段1b交叉编织且编织线1自由端朝向闭合环形中部。采用这种结构,闭合环形结构的自由端端面均集中在底部,即使存在毛刺,也易于遮盖处理。

相邻两条编织线1上的第一线段1a与第二线段1b交叉编织形成至少两个接触点,为了使第一、二线段编织后更加服贴,在离连接线段1c最近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第一线段1a或第二线段1b上设有让位斜线段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编织线1上的第一线段1a与第二线段1b交叉编织形成两个接触点,在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第一线段1a或第二线段1b上设有让位斜线段2。具体地,让位斜线段设置在第一线段上,当然,根据具体编织方向,让位斜线段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线段上。

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容器,该编织容器为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该编织容器由上述环形编织结构及连接环形编织结构各编织线1自由端的防护底部3构成。

优选地,所述防护底部3主要由对应设置在各编织线1自由端上下两侧面的装饰面板3a和设置在至少其中一块装饰面板3a内且与各编织线1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的定位环3b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环3b共有两个,两个定位环3b分别位于两个装饰面板3a内,其中一个定位环3b与各编织线1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个定位环3b与若干编织线1自由端近端部固定连接。当然,定位环的作用是固定各编织线自由端,仅采用一个定位环同样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只需要将内部无定位环的装饰面板直接与编织线固定或者将装饰面板内部进行加固即可,具体结构视具体情况而定。

同时,为了避免容器在放置时与桌面等发生磕碰,发出声音。在位于筒形结构外底部的装饰面板3a外端面设有胶垫5。

进一步地,位于筒形结构内底部的装饰面板3a中部一体成型有储水槽4。储水槽可收集内装物品表面或内部渗出的少量液体,避免液体外流。

编织容器的尺寸、形状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唯一不变的是相邻两条编织线的编织结构。例如,根据尺寸不同,该编织容器可作果篮、衣篮、储物篮等家居常用储物容器。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