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594发布日期:2018-12-05 19:2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抗静电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静电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目前,公开号为CN1056210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拉耐磨输送带,它包括骨架层为尼龙布,在尼龙布两侧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组成的覆盖胶层,在尼龙布一侧的覆盖胶层内并排设有两根细萱麻绳组成的加强筋。

这种输送带在尼龙布的两侧贴合热塑性弹性体材,增强输送带的耐磨性,但尼龙由于自身的特性,长时间摩擦后表面容易出现静电,静电在运输环境下对产品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输送带,利用TPU及平面聚酯织物制成骨架层,配合导电纤维,使得该输送带具备抗静电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静电输送带,包括骨架层,所述骨架层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布和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布,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为TPU材质,所述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均采用平面聚酯织物制成,且所述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的纱线包含有导电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层采用抗静电TPU和平面聚酯织物共同制成,其自身的强度和抗拉强度更高,不易发生断裂;同时,由于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选用抗静电性能相对较好的TPU,且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的纱线均包含有导电纤维,能够极大提高该输送带抗静电的性能,杜绝输送过程中静电对产品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纤维是涤纶基导电纤维或者尼龙基导电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纶基导电纤维或者尼龙基导电纤维,使得集聚的静电荷能够及时被排出,提高输送带抗静电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层背离第一底布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加强纹,所述加强纹呈井字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面层上设置井字形的加强纹,不仅能够提高该输送带的美观性,还能提高该骨架层的结构强度;同时,该加强纹还能增大第一面层表面胶的粘着性,降低输送带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层背离第一底布的一侧均匀成型有第一波浪纹,所述第一面层在第一波浪纹的波谷处凸起成型有定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面层上设置第一波浪纹和定位凸起,能够增大第一面层与第一底布之间的黏着力,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该输送带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布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设定位凸起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凸起与定位孔的穿接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面层与第一底布之间的黏着力,在增大该输送带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输送带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面层靠近第一底布的一侧对应成型有用于与第一波浪纹啮合配合的第二波浪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面层上设置第二波浪纹,借助第一波浪纹与第二波浪纹的咬合,在能够提高骨架层的结构强度,降低骨架层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骨架层的一侧设有上覆盖层,所述上覆盖层背离骨架层的一侧均匀成型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覆盖层上设置防滑纹,防滑纹不仅能够对该输送带的表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能提高该输送带的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覆盖层背离骨架层的一侧贴附有防油膜,所述防油膜在上覆盖层上呈粘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生产完成后,防油膜能够对该输送带起到有效防护作用,避免油污等异物粘附在输送带的表面,有助于提高输送带的美观性,保证该输送带在正式交付用户之前完好无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呈交替设置的TPU及平面型聚酯织物制成该输送带的骨架层,配合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纱线中的导电纤维,在保证该输送带具有较高断裂强度的同时,使得该输送带具有抗静电的优点,杜绝输送带使用中静电对产品的危害,极大提高用户满意度;

2、通过在第一面层的两侧分别设置加强纹和第一波浪纹,配合带有第二波浪纹的第二面层,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该输送带的美观性,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该输送带开裂的风险,进而极大延长该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该输送带具体构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输送带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定位凸起和定位孔;

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织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覆盖层;101、防滑纹;2、骨架层;21、第一面层;211、加强纹;212、第一波浪纹;22、第一底布;221、定位孔;23、第二面层;231、第二波浪纹;24、第二底布;3、下覆盖层;4、防油膜;5、定位凸起;6、纱线;61、导电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抗静电输送带,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包括上覆盖层1、骨架层2和下覆盖层3。其中,上覆盖层1背离骨架层2的一侧构成该输送带的工作面,而下覆盖层3背离骨架层2的一侧则构成该输送带的非工作面;骨架层2分别与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3贴合固定,它能够提高该输送带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该输送带抗静电的效果。

参见附图1,上述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3均采用合成橡胶制成,其材质优选为丁腈橡胶。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能够提高该输送带抗静电的效果。

结合附图2,上述上覆盖层1背离骨架层2的一侧成型有防滑纹101,该防滑纹101不仅能够对该输送带的表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能提高该输送带的防滑性能。同时,在输送带生产完成后,上覆盖层1背离骨架层2的表面贴附有防油膜4;该防油膜4能够对该输送带起到有效防护作用,避免油污等异物粘附在输送带的表面,有助于提高输送带的美观性,保证该输送带在正式交付用户之前完好无损。

参见附图1-2,上述骨架层2依次包括第一面层21、第一底布22、第二面层23和第二底布24;其中,第一面层21位于骨架层2靠近上覆盖层1的一侧,而第二底布24位于骨架层2靠近下覆盖层3的一侧。第一面层21和第二面层23均为TPU材质,而第一底布22和第二底布24均采用平面聚酯织物制成。

结合附图3,第一面层21优选采用抗静电TPU制成,其背离第一底布22的一侧成型有加强纹211,加强纹211呈井字形结构,并均匀布满第一面层21的表面;加强纹211能够增大第一面层21的抗撕裂强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输送带的物理性能。第一面层21靠近第一底布22的一侧成型有第一波浪纹212,该第一波浪纹212均匀布满第一面层21的表面;同时,第一波浪纹212的各波谷内均设有定位凸起5,且定位凸起5在相应波谷内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至少间隔设有两组。

第二面层23采用抗静电TPU制成,其靠近第一底布22的一侧成型有第二波浪纹231,且第二波浪纹231与上述第一波浪纹212恰好能够相互啮合。同时,第二波浪纹231的各组波谷内同样设有定位凸起5。

参见附图3,对应上述各定位凸起5,第一底布22上贯穿开设有定位孔221,定位孔221与定位凸起5呈一一对应设置;在该骨架层2彻底成型后,各定位凸起5恰好穿设对应定位孔221。同时,上述第一底布22和第二底布24优选采用平面三向聚酯织物制成;如附图4所示,平面三向聚酯织物是指在1个平面内,由3组互成60°左右角度的纱线6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理论上,如果3组纱线6的材料相同,该平面三向聚酯织物在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强度和刚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带的结构强度。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该输送带的抗静电效果,用于织成第一底布22和第二底布24的纱线6包含有导电纤维61,该导电纤维61可选用涤纶基导电纤维或者尼龙基导电纤维;具体地说,其相邻3组纱线6中至少带有一组导电纤维61,导电纤维61的具体比例可根据用户对于抗静电效果的要求来确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呈交替设置的TPU及平面型聚酯织物制成该输送带的骨架层2,配合第一底布22和第二底布24纱线6中的导电纤维,在保证该输送带具有较高断裂强度的同时,使得该输送带具有抗静电的优点,杜绝输送带使用中静电对产品的危害,极大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