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3755发布日期:2019-05-24 21:57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粘铝浇注料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不粘铝浇注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高温铝水,通常操作人员会将烧制好的铝水运输到浇注的地方进行浇注;操作人员通常都是将熔化炉直接用行吊直接吊起运输,这样可以快速的将高温铝水运输到浇注的地方,但是运输过程不平稳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人们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高温铝水快速平稳的运输到指定位置,提高运输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整体不粘铝浇注料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具有罐体,所述的罐体上端设置罐颈,所述的罐颈的上端设置罐口,所述的罐体的下端设置排料管,所述的罐颈上套设支架,所述的支架成圆环状结构,所述的支架下端面上两侧均固定设置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的下方设置滚动槽,所述的罐体通过万向轮在滚动槽内滚动实现传动运输。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罐口上端面一端还铰接挡盖;这样可以通过翻盖有效防止铝水运输过程中出现泄露现象。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下端面还垂直设置若干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下端固定半环状定位套;可以起到罐体在运输过程中的有效定位,防止出现晃动现象,提高运输过程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半环状定位套高度位于罐体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半环状定位套与罐体之间还设置隔热保温套,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罐体内高温铝水热量的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高温铝水快速平稳的运输到指定位置,提高运输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整体不粘铝浇注料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罐颈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罐体,2、罐颈,3、罐口,4、排料管,5、支架,6、万向轮,7、滚动槽,8、挡盖,9、连接杆,10、半环状定位套,11、隔热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两侧”、“之间”、“中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高温铝水运输装置,具有罐体1,罐体1上端设置罐颈2,罐颈2的上端设置罐口3,罐体1的下端设置排料管4,罐颈2上套设支架5,支架5成圆环状结构,支架5下端面上两侧均固定设置万向轮6,万向轮6的下方设置滚动槽7,罐体1通过万向轮6在滚动槽7内滚动实现传动运输。

其中,罐口3上端面一端还铰接挡盖8。支架5下端面还垂直设置若干连接杆9,连接杆9下端固定半环状定位套10。半环状定位套10高度位于罐体1高度的一半。半环状定位套10与罐体1之间还设置隔热保温套11。

该高温铝水运输装置的操作原理如下:

首先,当熔化炉中熔化好的高温铝水可以直接通过罐口3进入,当高温铝水装好后,盖上挡盖8,将支架5套在罐颈2上,通过下端连接杆9的半环状定位套10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固定,通过支架5下端的万向轮6进行滚动运输,可以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操作安全性,实现高温铝水的快速运输。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