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料机料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514发布日期:2018-12-14 22:21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取料机料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料机料耙。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成本和降本增效,在水泥制造行业,一般常利用石灰石尾矿废渣、石灰石粉末代替部分石灰石,导致料堆粉料增加。因现有技术的取料机料耙多为菱形柱形料齿,结构设计不合理,致使取料机刮料面积小、取料量少,难以满足生产系统的需求,同时也延长了取料机的工作时间,增加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取料机料耙,其具有较大的刮料面积而提高了取料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取料机料耙,包括料耙梁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料耙梁上的多个主耙齿,所述主耙齿为矩形钢板,且所述主耙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料耙梁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α布置;于所述料耙梁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以及间隔固连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与所述主耙齿呈交错布置的多个辅耙齿。

进一步的,所述主耙齿为长250cm,宽15cm的矩形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为50°~75°。

进一步的,所述辅耙齿为菱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主耙齿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辅耙齿外突于所述主耙齿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螺杆,对应于所述螺杆,于所述料耙梁的两端构造有供所述螺杆穿出的安装孔;且对应于所述辅耙齿,于所述料耙梁上构造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为长形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取料机料耙,通过采用矩形钢板作为主耙齿,并将主耙齿的宽度方向与料耙梁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α布置,可增大主耙齿在料耙梁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也即增加了取料时的刮料面积,从而可增大取料量,而提高取料效率;另外,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取料机各耙齿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使取料机适用于不同粒度的物料。

(2)将夹角α设为50°~75°范围内,可避免因夹角α太大而造成的刮料阻力巨大。

(3)辅耙齿为菱形柱状结构,可降低取料阻力。

(4)辅耙齿外突于主耙齿设置,可利用辅耙齿预先在料堆上刮出横沟,并破坏物料的安息角,从而便于主耙齿刮料。

(5)采用螺杆和安装孔的结构形式来安装调节组件,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6)贯通孔为长形孔,可便于将调节组件的辅耙齿插装于料耙梁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取料机料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取料机料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料机料耙拆下调节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耙梁,11-安装孔,12-贯通孔,2-主耙齿,3-调节组件,31-固定杆,32- 螺杆,33-辅耙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取料机料耙,其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同,也具有三角形的骨架,本实施例仅对改进之处进行详细阐述,其他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取料机料耙包括料耙梁1以及间隔布置于料耙梁1上的多个主耙齿2,该主耙齿2具体为矩形钢板,且主耙齿2的宽度方向与料耙梁1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α布置。通过采用矩形钢板作为主耙齿2,并将主耙齿2的宽度方向与料耙梁1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α布置,可增大主耙齿 2在料耙梁1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也即增加了取料时的刮料面积,从而可增大取料量,而提高取料效率。

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主耙齿2采用长250cm,宽15cm的矩形钢板,其厚度视具体情而定。而为避免因增大刮料面积而导致的刮料阻力太大,夹角α设为50°~75°,本实施例的夹角α优选采用60°。

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如图3中所示,于料耙梁1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组件3。结合图4所示,该调节组件3具体包括固定杆31以及间隔固连于固定杆31上、且与主耙齿2呈交错布置的多个辅耙齿33。如此设置,可在物料粒度较大时,将调节组件3拆下而降低刮料阻力;而在物料粒度较小时,安装调节组件3,以使主耙齿2和辅耙齿33交错布置,而减小各耙齿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对粒度较小物料的刮料效果。

为降低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的辅耙齿33为菱形柱状结构,其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耙齿,以充分利用原取料机料耙而降低制造成本。为解决耙齿进入料堆时因初始阻力较大而导致取料困难,结合图3所示,于主耙齿2的高度方向上,辅耙齿33外突于主耙齿2设置,由此,取料时,可利用辅耙齿33预先在料堆上刮出横沟,并破坏物料的安息角,从而便于主耙齿2刮料。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示,为便于拆装调节组件3,于固定杆31 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螺杆32,对应于螺杆32,于料耙梁1的两端构造有供螺杆 32穿出的安装孔11;且对应于辅耙齿33,于料耙梁1上构造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贯通孔12。该贯通孔12具体采用图5中所示的长形孔,以便于辅耙齿33于料耙梁1上的插装。

本取料机料耙在具体使用时,若物料粒度较小,则将调节组件3安装于料耙梁1上,具体操作时,先将螺杆32及辅耙齿33对应插入料耙梁1的安装孔 11及长形孔中,然后再用螺栓与螺杆32螺接紧固即可;若物料粒度较大,则将螺母拆下,然后将调节组件3取下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