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834发布日期:2018-10-19 21: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铜包铝线芯生产过程中及完成镀铜工序后续进行收卷操作,而收卷过程中线芯的张力过大,易造成铜包铝线芯的断裂,线芯的张力过小,易造成铜包铝线芯未密实缠绕在收卷轴上,而现有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无法做到实时调节线芯的张力从而到达最佳的张力值。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铜包铝线芯收卷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铜包铝线芯收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实时调节铜包铝线芯的张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包括:

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支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的第一导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为圆柱形且旋转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扭转弹簧;

第二导线组,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导线组的所述第一导轮的铜包铝线芯导向收卷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为弯折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主体部分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挡板及连接并固定两块所述挡板的上横梁,其中所述旋转轴固定设置在两块所述挡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线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两组所述第二导轮和所述第三导轮的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上,且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由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架组成,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组所述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固定端部呈弯折状,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二扭转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线组与所述第二导线组对应的并排设置有多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当经过第一导轮的铜包铝线芯张力过大时,第一导轮在铜包铝线芯向下的作用力下带动第一安装座的转动,此时第一扭转弹簧给第一安装座反向扭转力,促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一扭转弹簧可以消耗部分铜包铝线芯的张力,以免其张力过大发生断裂,通过设置的第一扭转弹簧实现铜包铝线芯张力的实时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

其中,1-第一安装座,2-第一支架,21-端部,3-第一导轮,4-第一固定支架,41-挡板,42-上横梁,5-第二固定支架,6-第二导轮,7-第三导轮,8-铜包铝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包铝线芯的导线装置,包括:

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安装座1、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上的第一支架2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2的端部21的第一导轮3,其中,第一安装座1为圆柱形且旋转设置在旋转轴上,第一安装座1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扭转弹簧,当经过第一导轮3的铜包铝线芯8张力过大时,第一导轮3在铜包铝线芯8向下的作用力下带动第一安装座1的转动,此时第一扭转弹簧给第一安装座1反向扭转力,促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一扭转弹簧可以消耗部分铜包铝线芯8的张力,以免其张力过大发生断裂;

第二导线组,用于将经过第一导线组的第一导轮3的铜包铝线芯8导向收卷轴,通过第二导线组进一步将铜包铝线芯8导向收卷轴,增加了铜包铝线芯8的行进路程。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架2的端部21为弯折状,与第一支架2的主体部分垂直设置,呈弯折状设置的端部21便于安装第一导轮3及其旋转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4,第一固定支架4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挡板41及连接并固定两块挡板41的上横梁42,其中旋转轴固定设置在两块挡板41上,第一安装座1可绕固定设置在两组挡板41上的旋转轴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导线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轮6和第三导轮7,从而张紧铜包铝线芯8,使其与第二导线组的导轮接触面积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5,两组第二导轮6和第三导轮7的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5上,且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支架5由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架组成,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组支架上。两个支架固定旋转轴,有效防止第二导轮6和第三导轮7的晃动,影响导线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支架5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二扭转弹簧,第二扭转弹簧的扭力较第一扭转弹簧的扭力大,第二扭转弹簧的设置为微调张力。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第二固定支架5的固定端部呈弯折状,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5上。单一支架固定旋转轴,方便第二固定支架5的安装定位,防止两个支架之间预设孔未平行造成的安装错位,方便安装。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对应的并排设置有多组,多组导线组的设置可同时实现多组铜包铝线芯8的收卷,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