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415发布日期:2019-01-29 18:27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物,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到。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编织袋主要受到包装物体的重力作用一直呈受拉状态,由于编织采用纵横交错传递,使得编织袋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性及防刺穿性能,不会轻易的破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袋不可循环使用,易受潮,强度有待提升,抗冲击性差,封装操作复杂,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袋不能循环使用,易受潮,抗冲击性差,封装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环保编织袋,包括外袋、封舌、内袋和防潮袋;

所述外袋由第一前片、第一后片、第一粘结条和透明薄片组成,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分别对应的固定在一起,外袋顶端开口;透明薄片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均固定在第一前片的前表面上,形成顶端开口的防水袋,透明薄片的外表面上涂有荧光胶水;第一粘结条由第一粘结层和第一覆盖层组成,第一粘结层的长度与第一前片的长度相等,固定在第一前片的前表面的上部,且两端与第一前片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一覆盖层的长度大于第一前片的长度,其覆盖在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右端与第一粘结层的右侧对齐,左端从第一前片的左侧伸出;

所述封舌固定在第一后片的顶端,封舌的长度与第一后片的顶端长度相等;封舌的前表面的上部设有由第二粘结层和第二覆盖层组成的第二粘结条,第二粘结层的长度与封舌的长度相等,且两端与封舌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二覆盖层的长度大于封舌的长度,其覆盖在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右端与第二粘结层的右侧对齐,左端从封舌的左侧伸出;

所述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在外袋封口时,拉住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的连接处,同时将第一覆盖层从第一粘结层上撕下,第二覆盖层从第二粘结层上撕下;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彼此粘结,封舌封住外袋的开口;

所述内袋套装在外袋内,内袋为气泡袋,由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组成,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对应固定在一起,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材料为聚乳酸;第二前片的内壁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定第三粘结条、易撕线和第四粘结条;第三粘结条由第三粘结层和第三覆盖层组成,第三粘结层的长度与第二前片的长度相等,且两端与第二前片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三覆盖层的长度大于第二前片的长度,覆盖在第三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左端与第三粘结层的左侧对齐,右端从第二前片的的右侧伸出;第四粘结条由第四粘结层和第四覆盖层组成,第四粘结层和第四覆盖层的长度均与第二前片的长度相等,第四覆盖层覆盖在第四粘结层上;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完全相同,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固定在一起后,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第三粘结条、易撕线和第四粘结条皆相对,且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的右端固定在一起;

在内袋封口时,拉住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的连接处,同时将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从对应的第一粘结层上撕下;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粘结层彼此粘结,实现封口;

所述内袋能够沿易撕线撕开,拆分为两部分;下部的内袋需要封口时,撕开第二后片和第二前片的第四覆盖层,将第二后片和第二前片的第四粘结层彼此粘结;

所述防潮袋为条形,长度为内袋长度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防潮袋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前片内壁的中下部和第二后片内壁的中下部,且两个防潮袋相互垂直;防潮袋内填充有干燥剂包。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的外表面上未被防水袋覆盖的位置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封舌和外袋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和封舌的材料均为PE或聚丙烯。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薄片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环保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内袋采用可降解材料不污染环境。

3、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设有泡沫层,抗冲击性好。

4、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设有防潮层,防潮性好。

5、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采用一体式粘结条设计,易封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的外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的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袋,11、第一粘结条,12、防水袋,2、封舌,21、第二粘结条,3、内袋,31、第三粘结条,32、第四粘结条,33、易撕线,4、防潮袋, 41、干燥剂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编织袋包括外袋1、封舌2、内袋3和防潮袋4。

如图1所示,外袋1为袋状,顶端开口,由第一前片、第一后片、第一粘结条11和透明薄片组成。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均为长方形,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的左侧、右侧和下侧的边缘固定在一起,可一体成型。透明薄片也为长方形,左侧、右侧和下侧的边缘均固定在外袋1的前表面上,形成顶端开口的防水袋 12,用于存放编织袋承装的物品的标贴;透明薄片的材料常为聚氯乙烯。第一粘结条11由第一粘结层和第一覆盖层组成,第一粘结层的长度与第一前片的长度相等,固定在第一前片的前表面的上部,且两端与第一前片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一覆盖层的长度大于第一前片的长度,其覆盖在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右端与第一粘结层的右侧对齐,另一端从第一前片的左侧伸出。

封舌2为片状,底端固定在第一后片的顶端上,封舌2的长度与第一后片顶端的长度相等。封舌2的上部设有由第二粘结层和第二覆盖层组成的第二粘结条21;第二粘结层的长度与封舌2的长度相等,固定在封舌2的前表面的上部,且两端与封舌2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二覆盖层的长度大于封舌2的长度,其覆盖在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右端与第二粘结层的右侧对齐,另一端从封舌2的左侧伸出。

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在需要将外袋1封口时,拉住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的连接处,同时将第一覆盖层从第一粘结层上撕下,第二覆盖层从第二粘结层上撕下;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彼此粘结,封舌2 恰好能够封住外袋1的开口。

封舌2和外袋1可以一体成型,通常外袋1和封舌2的材料均为PE、聚丙烯等等。

内袋3套装在外袋1内,如图2所示(为便于观察,图2将内袋的前后内壁展开),内袋3的材料为气泡袋,由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组成,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左侧、右侧和下侧的边缘固定在一起,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材料为聚乳酸。第二前片的内壁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三粘结条31、易撕线33和第四粘结条32。第三粘结条31由第三粘结层和第三覆盖层组成,第三粘结层的长度与第二前片的长度相等,固定在第二前片的上部,且两端与第二前片的左右两侧对齐;第三覆盖层的长度大于第二前片的长度,其覆盖在第三粘结层的表面上,且左端与第三粘结层的左侧对齐,右端从第二前片的的右侧伸出。第四粘结条32由第四粘结层和第四覆盖层组成,第四粘结层和第四覆盖层的长度均与第二前片的长度相等,第四粘结层固定在第二前片的上部,第四覆盖层覆盖在第四粘结层上。

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完全相同,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固定后,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第三粘结条31、易撕线33和第四粘结条32皆相对,且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的右端固定在一起。

在需要将内袋3封口时,拉住在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的连接处,同时将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覆盖层从对应的第三粘结层上撕下;第二后片与第二前片的第三粘结层彼此粘结,实现封口。

内袋3能够沿易撕线33撕开,拆分为两部分。下部的内袋3可以循环使用,当需要时,撕开第二后片和第二前片的第四覆盖层,将第二后片和第二前片的第四粘结层彼此粘结。

防潮袋4为条形,长度为内袋3长度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防潮袋4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前片内壁的中下部和第二后片内壁的中下部,且两个防潮袋4相互垂直。防潮袋4内填充有干燥剂包。

为增强编织袋的防水性,优选外袋1的外表面上未被防水袋覆盖的位置均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材料可采用防水涂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