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可拆卸式粉料均匀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369发布日期:2018-10-31 00:0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加湿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安装在料仓下的可拆卸式的粉料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转底炉是目前处理炼钢副产物的先进产线,通过炉内直接还原脱除碱金属等有害元素,综合利用原料中含有的Fe、C等资源,主要产品为金属化球团、金属化球团粉(以下称成品粉)及锌灰。成品粉温度约200-300℃,粒度约在0.1mm以下;由于成品仓卸料口与翻斗车间距有限(350mm),无法增设加湿机,造成粉料装车过程产生扬尘极大;成品粉倒运采用汽车倒运,卸至敞开式料场,成品粉颗粒较小,卸车过程受卸料冲击和外界风影响,扬尘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严重制约转底炉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角度可拆卸式粉料均匀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角度可拆卸式粉料均匀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罩、腭式阀、筛棍和喷头;所述的加湿罩上设有与粉料料仓相适应的安装结构;加湿罩上设有腭式阀,腭式阀的下方设有筛棍,所述的筛棍包括多根,平行均匀排列;加湿罩内壁上位于筛棍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各设有一组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向从筛棍落下的粉料喷水雾;每组雾化喷头个包括三个,中间的雾化喷头水平喷雾,两侧的喷头分别向上、下方向偏转一定角度;加湿罩上设有与雾化喷头相连接的水管,水管上设有水管阀门。

上述筛棍的长度为12cm,数量为10根,筛棍间隔为4cm。

上述两侧的雾化喷头竖直方向上与水平线夹角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改进后完全解决成品粉卸车扬尘环保问题,保证卸车不扬尘环保达标;

2、改进后料仓卸粉规避扬尘现象,成品粉全部收入车中,料场卸粉过程也减少物料浪费,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人员清灰、清料工作量;

3、改进后改善因环保不达标导致限产现象,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时整体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中,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加湿罩1、腭式阀2、筛棍3和喷头4。

所述的加湿罩1上设有与粉料料仓相适应的安装结构,例如螺栓、孔等常规连接方式。加湿罩1上设有腭式阀2,腭式阀2的下方设有筛棍3,所述的筛棍3包括多根,平行均匀排列。优化方案中筛棍3的长度为12cm,数量为10根,筛棍3间隔为4cm。加湿罩1内壁上位于筛棍3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各设有一组雾化喷头4,通过雾化喷头4向从筛棍3落下的粉料喷水雾。每组雾化喷头4个包括三个,中间的雾化喷头4水平喷雾,两侧的喷头4分别向上、下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优化方案中偏转角度为15°。加湿罩1上设有与雾化喷头4相连接的水管,水管上设有水管阀门,通过调整水管阀门的开口度,使其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

当腭式阀2打开后粉料从腭式阀2内落下,落进筛棍3上,通过筛棍3的作用使粉料下落时能够均匀散开,防止其成股下落造成粉料湿不透,不均匀,导致汽车到料场卸料时干燥的粉料产生粉尘造成扬尘污染。各喷头4通过不同角度的排列使粉料能够均匀被加湿。

实施例2中,有些车斗较低的运输车辆,与成品仓的间距较大,因此可以成品仓下方安装其他的结构,以便能够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在本实施例中仅叙述增加的技术特征。

如图4所示,所述的筛棍3下方设有叶轮5,所述的叶轮5上设有一系列的围绕轴心呈放射状排列的叶片。叶轮5的一侧位于筛棍3的正下方,因此当筛棍3上的粉料落下时,落在叶轮5上,驱动叶轮5旋转,叶轮5旋转时,旋转的叶片的碰撞在下落粉料上,将粉料向一侧抛出。从而能够粉料充分分散开,在粉料分散路径的两侧各设有一组雾化喷头4,从而能够将粉料充分均匀打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