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0994发布日期:2018-10-30 23:5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包装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油桶。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食用油是人们一种必需的营养品,食用油中的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和提高脂溶性维生素,其中必须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对人体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食用油还能促进食欲;另外,在在炒菜时,食用油还可以帮助菜品快速、均匀地受热,不粘锅。不可否认食用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食用油的包装当然也重要。目前,食用油均由塑料桶包装,其容积为5升或2.5升。这些装有食用油的塑料桶由桶体和桶盖构成,桶体的上方设有桶口,供进出油使用,桶盖拧在桶口上对其密封,别无附加设施;人们在炒菜用油时,先将桶盖取下,将桶体倾斜,油由桶口倒入炒锅中。这种油桶的弊端是:在向炒锅中倒油之后,最后的一点油挂在桶口外,回不到油桶中,挂在桶口外的油顺着桶体外壁向下流,时间稍长,桶体外挂满了油渍,加之空气中的粉尘落在上面,不仅使得桶体外的油渍变油垢,油桶脏兮兮的看上去很不卫生,而且也浪费了食用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倒油后挂在桶口外的油能顺利回到油桶中,不会浪费油,还能保持油桶清洁卫生,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一种食用油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食用油桶由桶体、桶颈、卡圈和桶盖构成。其特征在于:桶颈的下端与桶体连接,桶颈的上端为桶口,桶颈外的中下部设有卡圈,桶颈在卡圈以上露出的部分设有螺纹,桶口上设有桶盖,桶盖的内径与桶颈的外径相适应,桶盖的外径与卡圈的外径相同,桶盖内的结构与桶颈外的螺纹相适应;卡圈的上部设有环形接油槽,卡圈的下部与桶颈连接;桶颈上还设有套环,套环设在卡圈下面,套环的内径稍大于桶颈的外径,提系的两端连接在套环一直径的两端边沿。

为了使桶口外挂的油畅通地流回油桶中,往外倒油又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接油槽为倾斜底面,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倾斜底面的最低处设有进油孔,进油孔的下面连接进油管,进油管的下端为敞口,并与桶体的里面齐平,进油管的下部设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食用油桶解决了在向外倒油时挂在桶口外的一点油回不到油桶中去而致使桶体污染的难题,同时避免了食用油的浪费,保障了油桶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卫生,且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植物油生产厂、分装机构及家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食用油桶由桶体1、桶颈12、卡圈3和桶盖4构成,桶颈12的下端与桶体1连接,桶颈12的上端为桶口2,桶颈12外的中下部设有卡圈3,桶颈12在卡圈3以上露出的部分设有螺纹7,桶口2上设有桶盖4,桶盖4的内径与桶颈12的外径相适应,桶盖4的外径与卡圈3的外径相同,桶盖4内的结构与桶颈12外的螺纹7相适应;卡圈3的上部设有环形接油槽8,卡圈3的下部与桶颈12连接;桶颈12上还设有套环6,套环6设在卡圈3下面,套环6的内径稍大于桶颈12的外径,提系5的两端连接在套环6一直径的两端边沿;接油槽8为倾斜底面13,倾斜底面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倾斜底面13的最低处设有进油孔9,进油孔9的下面连接进油管10,进油管10的下端为敞口,并与桶体1的里面齐平,进油管10的下部设有单向阀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