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018发布日期:2018-11-20 21: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瓶,特别是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品通常是预先调配好后灌装在普通的瓶子中,由于饮品中配料已经和水溶为一体,其保质期也随之确定,长时间放置后口感也会降低,同时为了延长饮品的保质期,大部分饮品中都会添加防腐剂,进一步降低了饮品的口感。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需求,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即配式饮料,通过将调味品装在带容置腔室的即配式饮料瓶盖中,饮用时与瓶身内的水混合调配而成,实现即饮即配。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需求,市场中出现了各种结构的即配式饮料瓶盖。现有的即配式液体溶质饮料瓶盖均采用刺破隔挡片或封膜等来实现即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刺破隔挡片或封膜麻烦,有时甚至无法刺破,使用不方便;其二:刺破的隔挡片或封膜容易掉进饮料中,对饮料造成污染,并影响胃口;其三:一些即配式饮料瓶盖,在破除隔挡片时,破除起来不够便捷且费力。

也有一些即配式饮料瓶采用多个垂直脚固定在凹槽内起固定作用,通过设计螺旋滑槽在旋转瓶盖时提升隔挡片进行导通,该种结构在旋转过程中隔挡片随之旋转,此时固定在凹槽内垂直脚会旋转,在没脱离凹槽时会掰歪,同时该种方式也是一种不可逆的旋转提升方式,在旋转混合即配后,隔挡片难以复位,结构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新颖的、方便混合和容易复位的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中:所述瓶盖包括主轴、上盖、旋转盖体和固定盖体;所述旋转盖体和固定盖体通过所述主轴同轴心连接;所述旋转盖体外部设有第一阶级圆形转盘和第二阶级圆形转盘;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旋转盖体内部设有若干个以主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储料腔;所述第二阶级圆形转盘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储料腔同轴连接;所述储料腔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储料腔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主要由若干片圆弧形闭合片和圆弧形闭合片容纳腔组成;所述圆弧形闭合片容纳腔内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螺栓与所述圆弧形闭合片末端连接;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通过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与所述圆弧形闭合片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顶端设有螺纹;所述上盖与所述旋转盖体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所述主轴为空心结构。通过空心结构的主轴连通瓶盖和瓶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盖体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出料口旋转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盖体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瓶体连接;所述固定盖体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瓶体上设有“V”型花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外侧设有若干小凸条花纹;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和第二阶级圆形转盘外侧均设有若干小凸条花纹。所述小凸条花纹用于增强旋转时与手部接触的摩擦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盖体内侧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储料腔同轴心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盖体和固定盖体的分隔式设计,通过旋转第二阶级圆形转盘将储料腔旋转至固定盖体上的进料孔并对准配合连接,再通过旋转第一阶级圆形转盘,控制圆弧形闭合片开启或闭合状态,从而连通出料口和进料孔,不同的饮料通过进料孔进入瓶体内的空间,使多种饮料即时混合,达到混合即配功能。同时旋转盖体的旋转传动设计新颖,操作方便,省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实现多种饮料混合即配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盖体A-A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固定盖体B-B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储料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限位槽和瓶盖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6,一种即配式混合饮料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其中:所述瓶盖2包括主轴21、上盖22、旋转盖体23和固定盖体24;所述旋转盖体23和固定盖体24通过所述主轴21同轴心连接;所述旋转盖体23外部设有第一阶级圆形转盘231和第二阶级圆形转盘232;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231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2311;所述旋转盖体23内部设有若干个以主轴21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储料腔233;所述第二阶级圆形转盘231通过所述主轴21与所述储料腔233同轴连接;所述储料腔233顶端设有进料口2331;所述储料腔233底端设有出料口2332;所述出料口2332主要由若干片圆弧形闭合片2333和圆弧形闭合片容纳腔2334组成;所述圆弧形闭合片容纳腔2334内部设有从动齿轮2335;所述从动齿轮2335通过螺栓与所述圆弧形闭合片2333末端连接;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231通过所述主动齿轮2311和所述从动齿轮2335啮合,与所述圆弧形闭合片2333传动连接。

所述主轴21顶端设有螺纹;所述上盖22与所述旋转盖体23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所述主轴21为空心结构。

所述固定盖体24设有进料孔241;所述进料孔241与所述出料口2332旋转配合连接。

所述固定盖体24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瓶体1连接;所述固定盖体24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瓶体1上设有“V”型花纹11。

所述上盖22外侧设有若干小凸条花纹;所述第一阶级圆形转盘231和第二阶级圆形转盘232外侧均设有若干小凸条花纹。

所述旋转盖体23内侧还设有限位槽234;所述限位槽234与所述储料腔233同轴心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盖体和固定盖体的分隔式设计,当需要即配混合饮料时,将不同的液体溶质饮料或粉状饮料分别放入多个储料腔里,通过旋转第二阶级圆形转盘将环形阵列的储料腔旋转至固定盖体上的进料孔并对准配合连接,此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再通过正向旋转第一阶级圆形转盘,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动,控制圆弧形闭合片开启,从而连通出料口和进料孔,不同的饮料通过进料孔进入瓶体内的空间,使多种饮料即时混合,达到混合即配功能。当反向旋转第一阶级圆形转盘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控制圆弧形闭合片关闭,可以再次向储料腔放入不同的液体溶质饮料或粉状饮料,实现饮料瓶可以重复多次即配混合饮料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