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268发布日期:2019-01-04 23: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料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容,且衣排在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的行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染整工艺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布料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展开的布料重新卷成一卷,以此便于布料的存储和运输。

目前,公告号为CN2041736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布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的一端固接在支架上,另一端设有立柱,所述斜撑板通过立柱支撑在支架底部;所述斜撑板一侧设有直径相同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间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辊辊面设有摩擦层,所述主动辊一侧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两个沿导杆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阻挡板。上述技术方案中,布料与主动辊上的摩擦层接触,以此实现布料的传输和卷取,又在导杆上安装横杆和阻挡板,阻挡板位于布料两侧,用于限制布料在卷绕过程中偏移。但上述的阻挡板通过横杆安装在导杆上,而横杆端部套设在导杆上,阻挡板和横杆的重力会造成横杆的歪斜,导致阻挡板底部与主动辊、从动辊抵触,影响主动辊的转动以及布料的卷取。为此,亟需一种布料收卷装置,能有效限制布料偏移,确保布料顺利卷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收卷装置,能有效限制布料偏移,确保布料顺利卷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布料收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机构、传输机构和卷绕机构以收卷布料,所述卷绕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用于限制布料偏移的限位板以及固定所述限位板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安装进料机构和传输机构以便布料进入,并设置由主动辊和从动辊组成的卷绕机构以收卷布料;又安装由限位板和滑动部件组成的限位组件以限制布料卷绕过程中的位置;而滑动部件包括横杆、滑槽、滑块和支撑杆,横杆与机架固定,滑槽开设在横杆上,支撑杆将限位板和滑块相连利用滑块在滑槽内的滑移实现限位板的调节,且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使得支撑杆对限位板的支撑更为稳固,从而有效限制布料偏移,确保布料顺利卷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中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槽底部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中部安装滑轮,滑轮与滑槽底部滚动连接,利用滑轮与滑槽之间的滚动连接代替原始的滑移连接,既实现了滑块的滑移又减小了滑移的阻力,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调节限位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顶部开设有螺孔,螺孔上螺纹配合有限位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顶部开设螺孔,螺孔上螺纹连接有限位钉,利用螺纹连接调节限位钉的位置,当限位钉底部与横杆表面抵紧时,限位钉加强了滑块与横杆之间的连接,从而进一步确保限位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延伸架和竖杆,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延伸架上的进料辊和导向辊,所述竖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展开辊,所述机架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展开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安装延伸架和竖杆,延伸架和竖杆均与机架一体成型,又将进料机构设置成进料辊、导向辊、第一展开辊和第二展开辊的组合,进料辊和导向辊均与延伸架转动连接,第一展开辊与竖杆顶部转动连接,第二展开辊与机架底部转动连接,利用第一展开辊与第二展开辊之间的高度差增加布料的张力,以此便于布料的卷取和传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展开辊上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移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展开辊抵触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展开辊上安装限位环,限位环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当限位块与第二展开辊抵紧时,限位环得以固定在第二展开辊上,以此对传输中的布料进行限制,避免布料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凹槽端部固定的弹簧,且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延伸至所述限位环外侧的拨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与凹槽之间固定弹簧,并在限位块上固定拨片,拨片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移动限位块,而弹簧的存在使得限位块得以自动复位并抵紧第一展开辊,从而便于限位环的调节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和第三传输棍,所述第一传输棍与所述第二传输棍之间安装有与机架固定的检验台,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照射所述检验台的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输机构设置成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和第三传输棍的组合,并在第一传输棍和第二传输棍之间安装检验台,检验台与机架固定,又在机架顶部固定灯管,布料经过检验台时,灯管发出的灯光将布料照亮,以此便于操作人员检验布料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传输棍固定,且所述第三传输棍与所述主动辊之间安装有传动部件以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安装由电机和传动部件组成的传输组件,利用电机驱动第三传输棍转动,从而为布料的传输提供动力;传动部件的设置使得卷绕机构得以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的主动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且所述从动轮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啮合有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所述左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辊同轴固定,所述右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辊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动部件设置成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主动齿轮以及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的组合,主动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从动轮与机架转动连接并通过皮带实现与电机之间的传动,且主动齿轮与从动轮同轴固定,而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当主动齿轮随从动轮转动时,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带动主动辊和传动辊转动,从而确保布料的顺利卷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机架上安装进料机构和传输机构以便布料进入;并设置由主动辊和从动辊组成的卷绕机构以收卷布料;又安装由限位板和滑动部件组成的限位组件以限制布料的位置;利用滑块与滑槽的滑移实现限位板的调节,且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使支撑杆对限位板的支撑更为稳固,从而有效限制布料偏移,确保布料顺利卷取;

2、在滑块底部安装滑轮,利用滑轮与滑槽之间的滚动连接代替原始的滑移连接,既实现了滑块的滑移又减小了滑移的阻力,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调节限位板的位置;

3、在第一展开辊上安装限位环,限位环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当限位块与第一展开辊抵紧时,限位环得以固定在第一展开辊上,以此对传输中的布料进行限制,避免布料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延伸架;12、竖杆;2、进料机构;21、进料辊;22、导向辊;23、第一展开辊;24、第二展开辊;241、限位环;242、凹槽;243、限位块;244、弹簧;245、拨片;3、传输机构;31、第一传输辊;32、第二传输棍;33、第三传输棍;34、检验台;35、灯管;4、卷绕机构;41、主动辊;42、从动辊;5、驱动组件;51、电机;52、传动部件;521、主动轮;522、从动轮;523、皮带;524、主动齿轮;525、左从动齿轮;526、右从动齿轮;6、限位组件;61、限位板;62、滑动部件;621、横杆;622、滑槽;623、滑块;624、支撑杆;625、滑轮;626、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布料收卷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分为左右两部分,且两部分对称设置。两部分的机架1一侧顶部均连接有延伸架11。延伸架11呈长方体形,延伸架11安装在机架1顶部一侧并与机架1一体成型。延伸架11上还安装有竖杆12,竖杆12呈竖直的杆状结构,且竖杆12与延伸架11一体成型。

机架1上安装有进料机构2,结合图2所示,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辊21、导向辊22、第一展开辊23和第二展开辊24。进料辊21和导向辊22均与延伸架11转动连接,其中,进料辊21位于延伸架11远离机架1的一端,导向辊22位于延伸架11中部,且导向辊22的轴线高度高于进料辊21的轴线高度。第一展开辊23与竖杆12顶部转动连接,位于收卷装置的高处;第二展开辊24与机架1底部转动连接,位于收卷装置的最低处。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展开辊23与第二展开辊24之间的高度差增加布料的张力,以便布料的卷取和传输。

如图2所示,第二展开辊24上套设有两个限位环241,限位环241位于第二展开辊24两端,且限位环241与第二展开辊24滑移连接。结合图3所示,限位环241呈圆环状,其顶部开设有一个凹槽242,凹槽242沿机架1高度方向延伸。凹槽242内安装有限位块243,限位块243与凹槽242滑移连接。当限位块243与第二展开辊24抵紧时,限位环241得以固定在第二展开辊24上,以此对传输中的布料进行限制,避免布料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限位块243与凹槽242之间安装有弹簧244,弹簧244一端与凹槽242顶部固定,另一端与限位块243顶部固定。限位块243一侧还安装有拨片245,拨片245与限位块243一体成型,且拨片245由与限位块243相连的一端延伸至限位环241外侧以便操作人员调节限位环241的位置,而弹簧244的存在使得限位块243得以自动复位并抵紧第一展开辊23,从而便于限位环241的调节和固定。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还安装有传输机构3,传输机构3包括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32和第三传输棍33,结合图2所示,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32和第三传输棍33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第一传输棍和第二传输棍32之间还安装有检验台34。检验台34呈长方体形板状结构,且两端与机架1焊接在一起,且检验台34倾斜设置。机架1顶部还固定有一根灯管35,灯管35通电后产生灯光并照射在检验台34上,以此便于操作人员检验经过检验台34的布料的质量。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还安装有卷绕机构4,卷绕机构4包括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排列分布,以便布料卷绕在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之间。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之间还安装有限位组件6,结合图4所示,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板61和滑动部件62。限位板61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底部呈圆弧形,且限位板61有两块,分别安装在布料两侧以便限位布料的偏移。滑动部件62包括横杆621、滑槽622、滑块623和支撑杆624,其中,横杆621为水平的杆状结构,且横杆621两端与机架1固定;滑槽622开设在横杆621上,且滑槽622的长度方向与横杆62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块623截面为“E”形,其中部与滑槽622滑移连接,且滑块623中部还安装有滑轮625;滑轮625与滑块623转动连接,且滑轮625与滑槽622底部滚动连接。支撑杆624呈弯折的杆状结构,其一端与滑块623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限位板61焊接在一起,以此对限位板61进行支撑。滑块623顶部还开设有一个螺孔(未示出),螺孔上螺纹连接有限位钉626,本实施例利用螺纹连接调节限位钉626的位置,当限位钉626底部与横杆621表面抵紧时,限位钉626加强了滑块623与横杆621之间的连接,从而进一步确保限位板61的稳定性。

如图2、图5所示,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组件5以驱动卷绕机构4和传输机构3运行,驱动组件5包括电机51和传动部件52,电机51固定在机架1一侧,且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三传输棍33固定,以此驱动第三传输棍33转动,从而为布料的传输提供动力。传动部件52包括主动轮521、从动轮522、皮带523、主动齿轮524、左从动齿轮525和右从动齿轮526。主动轮521套设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并与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从动轮522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皮带523套设在主动轮521和从动轮522之间以带传动的形式实现主动轮521与从动轮522之间的传动。主动齿轮524与从动轮522同轴固定;左从动齿轮525、右从动齿轮526分别位于主动齿轮524两侧并与主动齿轮524啮合,且左从动齿轮525与主动辊41同轴固定,右从动齿轮526与从动辊42同轴固定。当主动轮521在电机51的驱动下转动时,从动轮522通过皮带523实现与电机51之间的传动,此时主动齿轮524随从动轮522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主动齿轮524转动,主动齿轮524的转动带动了左从动齿轮525、右从动齿轮526的转动,以此带动主动辊41和传动辊转动,从而确保布料的顺利卷绕。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将布料依次穿过进料辊21、导向辊22、第一展开辊23和第二展开辊24以实现布料的进料;再将布料以此穿过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32和第三传输棍33,最终从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之间穿出并卷绕成卷。当收卷装置通电时,电机51启动并带动主动轮521和第三传输棍33转动,此时布料在第三传输棍33的转动下不断向前传输;同时,从动轮522通过皮带523与主动轮521相连,在电机51作用下开始转动,此时与从动轮522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524随从动轮522的转动而转动,主动齿轮524的转动带动了左从动齿轮525、右从动齿轮526的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41和传动辊转动,布料在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之间得以不断卷绕。

机架1上安装了限位板61以便防止布料卷绕过程中发生偏移,限位板61通过滑动部件62安装在机架1上,而滑动部件62包括横杆621、滑槽622、滑块623和支撑杆624,横杆621与机架1固定,滑槽622开设在横杆621上,支撑杆624将限位板61和滑块623相连利用滑块623在滑槽622内的滑移实现限位板61的调节,且滑块623与滑槽622的配合使得支撑杆624对限位板61的支撑更为稳固,从而有效限制布料偏移,确保布料顺利卷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