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892发布日期:2018-12-07 22: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



背景技术:

升降梯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能够实现人员和物料的运输,由于升降梯在高空运行,因此,工作可靠性成为升降梯的重要指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超载、不按规程操作、设备损坏等原因导致升降梯罐体坠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升降梯上安装防坠装置,避免罐体的坠落。现有使用的升降梯提升方式不同,如齿轮齿条传动、液压传动、牵引钢丝绳提升等,从而采用的防坠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同,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的是钢丝绳牵引的升降梯,由于钢丝绳断股或超载造成其断裂导致罐体坠落, 因此,设计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解决上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避免升降梯牵引钢丝绳断裂时罐体的坠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包括罐体、防坠架、制动架、阻拦装置、弹簧、螺栓和提升装置,所述罐体包括下安装盘和上安装盘以及用于连接下安装盘和上安装盘的槽钢,下安装盘两侧和上安装盘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放置防坠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防坠架之间设有间隙,下安装盘的一端和上安装盘一端分别开设有提升装置安装孔,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安装孔安装在罐体上;所述防坠架包括导轨以及通过铆钉对称铆接在导轨两侧的外连接板,所述防坠架还包括焊接在外连接板内侧且对称设置内连接板,所述导轨朝向罐体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轨位于对称设置内连接板之间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与所述导向槽相互贯通,所述内连接板和所述外连接板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阻拦装置的定位安装孔;所述阻拦装置包括安装壳以及安装在安装壳一端的电磁铁,所述阻拦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安装壳内且与电磁铁对应设置的伸缩杆;所述阻拦装置安装在两对称设置的内连接板之间,所述螺栓穿过定位安装孔与螺纹孔相连接;上安装盘顶部安装有用于连接制动架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杆的连接孔,所述制动架包括连杆、限位套和横担,横担底部安装有连杆,连杆底端设有限位套,所述弹簧套装在连杆圆周且设置在限位套顶部,横担两端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沿导向槽滑动。

具体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牵引钢丝绳、绞车和制动器,所述牵引钢丝绳一端与罐体相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绳另一端与绞车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伸缩杆与电磁铁之间安装有压簧,伸缩杆通过电磁铁向安装壳内移动,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压簧向安装壳外移动,伸缩杆安装在矩形孔内并且能够沿矩形孔向导向槽内延伸。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孔位于连接盘顶部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位于连接盘底部为锥孔,所述阶梯孔大直径端与锥孔小直径端相连接,所述限位套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能够与所述锥孔配合安装,所述弹簧安装在阶梯孔内,并且弹簧自由长度大于阶梯孔深度。

具体的,所述连杆与横担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并且连杆与横担采用点焊式焊接进行固定。

具体的,所述防坠架上安装多组阻拦装置,并且相邻阻拦装置之间设置的距离为1.2m-1.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和反应灵敏可靠的优点,并且具有制动力大,升降梯牵引钢丝绳断裂时能够对电梯起到制动的作用,避免了罐体的坠落,进而避免人员伤亡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罐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坠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 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坠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罐体,110.下安装盘,111.定位槽,112.提升装置安装孔,120.上安装盘,130.连接盘,131.连接孔,140.槽钢,200.防坠架,210.导轨,211.矩形孔,212.导向槽,220.外连接板,230.内连接板,231.定位安装孔,240.铆钉,300.制动架,310.连杆,320.限位套,330.横担,400.阻拦装置,410.电磁铁,420.安装壳,421.螺纹孔,430.伸缩杆,500.弹簧,6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图6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罐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坠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 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坠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施工用安全升降梯,包括罐体100、防坠架200、制动架300、阻拦装置400、弹簧500、螺栓600和提升装置,所述罐体100包括下安装盘110和上安装盘120以及用于连接下安装盘110和上安装盘120的槽钢140,下安装盘110两侧和上安装盘120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放置防坠架200的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111与防坠架200之间设有间隙,下安装盘110的一端和上安装盘120一端分别开设有提升装置安装孔112,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安装孔112安装在罐体100上;所述防坠架200包括导轨210以及通过铆钉240对称铆接在导轨210两侧的外连接板220,所述防坠架200还包括焊接在外连接板220内侧且对称设置内连接板230,所述导轨210朝向罐体100端设有导向槽212,所述导轨210位于对称设置内连接板230之间设有矩形孔211,所述矩形孔211与所述导向槽212相互贯通,所述内连接板230和所述外连接板220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阻拦装置400的定位安装孔231;所述阻拦装置400包括安装壳420以及安装在安装壳420一端的电磁铁410,所述阻拦装置400还包括安装在安装壳420内且与电磁铁410对应设置的伸缩杆430;所述阻拦装置400安装在两对称设置的内连接板230之间,所述螺栓600穿过定位安装孔231与螺纹孔421相连接;上安装盘120顶部安装有用于连接制动架300的连接盘130,所述连接盘130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杆310的连接孔131,所述制动架300包括连杆310、限位套320和横担330,横担330底部安装有连杆310,连杆310底端设有限位套320,所述弹簧500套装在连杆310圆周且设置在限位套320顶部,横担330两端安装在导向槽212内且能够沿导向槽212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牵引钢丝绳、绞车和制动器,所述牵引钢丝绳一端与罐体100相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绳另一端与绞车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430与电磁铁410之间安装有压簧,伸缩杆430通过电磁铁410向安装壳420内移动,所述伸缩杆430通过所述压簧向安装壳420外移动,伸缩杆430安装在矩形孔211内并且能够沿矩形孔211向导向槽212内延伸,当牵引钢丝绳断裂后,罐体100和安装其顶部的制动架300会同时下落,同时电磁铁410断电,伸缩杆430通过压簧向安装壳420外快速弹出,并且一端置于导向槽212内,横担330沿导向槽212向下滑动时被伸缩杆430阻止,因此,能够对罐体100起到制动作用,避免罐体100发生坠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孔131位于连接盘130顶部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131位于连接盘130底部为锥孔,所述阶梯孔大直径端与锥孔小直径端相连接,所述限位套320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能够与所述锥孔配合安装,所述弹簧500安装在阶梯孔内,并且弹簧500自由长度大于阶梯孔深度,当横担330沿导向槽212向下滑动被伸缩杆430阻止时,由于罐体100和载荷质量大,制动瞬间产生较大冲击和振动,人员容易造成不适或设备故障,通过弹簧500在阶梯孔内被压缩能够对罐体100制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限位套320进入锥孔内,并且使限位套320楔入锥孔内,避免罐体100二次弹跳,因此,能够实现罐体100平稳制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310与横担330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并且连杆310与横担330采用点焊式焊接进行固定,能够便于连杆310的安装并且梯形螺纹连接能够提高连接强度,焊接能够防止连杆310与横担330相对转动,避免横担330与导向槽212发生摩擦或卡死现象,降低焊接应力,提高制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防坠架200上安装多组阻拦装置400,并且相邻阻拦装置400之间设置的距离为1.2m-1.5m,能够减小制动距离,实现罐体100快速制动,避免罐体100下落时加速度带来的弊端,提高制动可靠性。

具体工作过程,当牵引钢丝绳断裂后,罐体100和安装其顶部的制动架300会同时下落,同时电磁铁410断电,伸缩杆430通过压簧向安装壳420外快速弹出,并且一端置于导向槽212内,横担330沿导向槽212向下滑动时通过伸缩杆430被阻止,通过弹簧500在阶梯孔内被压缩能够对罐体100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限位套320进入锥孔内,并且使限位套320楔入锥孔内,避免罐体100二次弹跳,实现罐体100平稳制动,因此,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