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332发布日期:2018-12-28 19:28阅读:2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成品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在电梯轿厢内,对轿厢四周侧轿壁起到成品保护作用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梯正以极快的速度在普及,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梯按大类分,可分为手扶电梯和厢式电梯两类,其中厢式电梯被广泛用于高层住宅、商务楼、酒店和宾馆等场所。

如图1、2所示,传统的厢式电梯,其轿厢包括轿顶1、侧轿壁2以及轿底3,轿顶1上设有照明和通风设备,侧轿壁2中的前侧轿壁201设有电梯门4,其他侧轿壁2有时会按应用场所的需求做装饰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当大楼内处于装修阶段时,电梯经常需要装运建筑材料或家具,难免会对轿厢的内表面带来损坏,而现有的针对电梯轿厢内部的成品保护措施是使用细木工板对轿厢内部的各个面进行装设隔离,此措施虽然能有效保护轿厢,但成本高、寿命短且装设不便,甚至经常出现由于工人安装野蛮而导致轿厢内表面发生永久损伤。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其中,

所述侧板包括多块,各所述侧板均与所述轿厢的侧壁间隙配合;

所述顶板对应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且顶板的四边均向下翻折形成一矩形环状的翻折边,该翻折边贴合于所述轿厢的侧壁上部;

所述底板对应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

其中,各所述侧板的上端对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侧板上端的侧部贴合于所述翻折边的内侧面,并与所述翻折边固定连接;各所述侧板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且插接定位于一对限位条之间形成的一定位槽中,两限位条固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通过各所述侧板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的翻折边定位,各所述侧板的下端均通过一对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底板连接定位,构成各所述侧板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通过“各所述侧板均与所述轿厢的侧壁间隙配合”,以让位轿厢的踢脚线以及侧壁中部的扶手。

2.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3.上述方案中,两所述限位条之间的定位槽的槽宽等于所述侧板的厚度,且其中一所述限位条贴合于所述轿厢的侧壁下部。其中,该贴合于轿厢侧壁下部的限位条也可由轿厢侧壁的踢脚线取代。

4.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多个支撑块,各所述支撑块支撑定位于各所述侧板与所述轿厢侧壁的间隙中,以提高所述侧板定位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5.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均至少由两块板体水平拼接而成,方便加工、运输、进入轿厢进行拆装。

6.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至少于对应所述轿厢的入口处包覆有铁皮,或其它类似的耐磨材质。

7.上述方案中,至少一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一窗口,该窗口让位所述轿厢的按键区和显示屏。

8.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上对应所述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开设有通孔。

9.上述方案中,所述侧板可采用瓦伦板材质,也可以使用蜂窝纸板、泡沫板或复合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侧板包括多块,各侧板均与轿厢侧壁间隙配合;顶板对应轿厢顶部设置,顶板四边向下翻折形成一环状翻折边,该翻折边贴合于轿厢侧壁上部;底板对应轿厢底部设置;各侧板上端对应顶板下表面,侧板上端的侧部贴合于翻折边内侧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各侧板下端抵靠于底板上表面,并插接定位于一对限位条之间形成的定位槽中;通过各侧板的上端均与顶板翻折边定位,下端均通过一对限位条与底板连接定位,构成各侧板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轿厢内。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让位轿厢壁结构件,具有支撑强度高、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便于仓储运输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梯轿厢的俯视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电梯轿厢中前侧轿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板连接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轿顶;2.侧轿壁;201.前侧轿壁;3.轿底;4.电梯门;6.侧板;7.顶板;8.底板;9.侧壁;10.翻折边;11.支撑块;12.限位条;13.定位槽;14.板体;15.铁皮;16.通孔;17.窗口;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3~5所示,一种电梯轿厢内部的新型保护罩,包括侧板6、顶板7和底板8。

其中,所述侧板6包括多块,各所述侧板6均与所述轿厢的侧壁间隙配合,以让位轿厢的踢脚线以及侧壁中部的扶手。所述顶板7对应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且顶板7的四边均向下翻折形成一矩形环状的翻折边10,该翻折边10贴合于所述轿厢的侧壁9上部;所述底板8对应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

其中,各所述侧板6的上端对应所述顶板7的下表面设置,侧板6上端的侧部贴合于所述翻折边10的内侧面,并与所述翻折边10通过螺栓18固定连接;各所述侧板6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并且插接定位于一对限位条12之间形成的一定位槽13中,该定位槽13的槽宽等于所述侧板6的厚度,且其中一所述限位条12贴合于所述轿厢的侧壁下部,该贴合于轿厢侧壁下部的限位条12也可由轿厢侧壁的踢脚线取代。两所述限位条12通过粘贴固设于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

通过各所述侧板6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7的翻折边10定位,各所述侧板6的下端均通过一对所述限位条12与所述底板8连接定位,构成各所述侧板6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内。

其中,还包括多个支撑块11,各所述支撑块11支撑定位于各所述侧板6与所述轿厢侧壁的间隙中,以提高所述侧板6定位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其中,所述顶板7及所述底板8均至少由两块板体14水平拼接而成,以方便加工、运输、进入轿厢进行拆装。另外,所述顶板7上对应所述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可开设有通孔16。所述底板8至少于对应所述轿厢的入口处包覆有铁皮15,或其它类似的耐磨材质。

其中,至少一所述侧板6上可开设有一窗口17,该窗口17让位所述轿厢的按键区和显示屏。所述侧板6可采用瓦伦板材质,也可以使用蜂窝纸板、泡沫板或复合板等。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让位轿厢壁结构件,具有支撑强度高、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便于仓储运输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