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系统载运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529发布日期:2018-11-20 22: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输送系统载运货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如成衣系统或超市、仓储送货系统等输送系统中所应用到的载运货架。



背景技术:

输送系统用于对货物进行远距离传输,在现代仓储物流管理或超市人工智能送货系统中,通常需要应用到输送系统,以实现货物的分发或仓储。制衣吊挂系统作为一种输送系统,其用于实现布料裁片的远距离运输。输送系统上需要应用到载运货架,通过载运货架而把商品或布料运送到目标位置。载运货架的结构包括联接在一起的本体和吊杆,吊杆的上端部设有挂接部,挂接部可以为钩状结构,也可以是滚轮结构;本体可以是带有指夹的筢状体,也可以是篮体或杆体。现有的载运货架上,吊杆与本体之间的联接方式为固定不动的,而对于所夹持的货物,其外形千差万别,而输送系统对载运货架的挂接方向有要求,因此,现有的在对货物进行挂接时,对货物的挂接方向和夹持部位有要求,否则,有可能导致载运货架在输送系统上运行时,易发生卡滞或者载运货架的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载运货架,可以很方便地把货物夹挂到本载运货架上,对货物的夹挂部位要求低,能够有效提高货物的夹挂装载速度。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送系统载运货架,包括吊杆和本体,吊杆的上端设有挂接部,吊杆的下端通过联接结构与本体相联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结构包括间隙地插接在一起的联接套和联接杆,在联接杆和联接套之间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定位配合结构,弹簧的弹力分别沿轴向作用在联接杆与联接套上,而使得定位配合结构配合在一起。

作用在联接套和联接杆上的有效弹力是在联接套的轴向上的,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定位配合结构稳定地配合在一起。定位配合结构除了下述的插头与定位口结构外,还可以是定位销与定位槽的配合结构。本载运货架中,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可以使得挂接部与本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吊杆可以相对于本体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配合结构包括固定在联接杆上的定位头,在联接套的端部设有定位口,定位头上与定位口相适配的插头用于沿轴向插接配合在定位口内。这种定位配合结构紧凑性好,便于实现吊杆和本体与联接结构的联接固定。

进一步地,本体与联接套联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联接杆为吊杆的下端侧段,所述的定位头固定在吊杆的下端部。联接结构的该种布置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联接的稳定性和结构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口成对设置在联接套的下端部,吊杆的下端穿过联接套,定位头上的插头至少为一对。通过成对设置的插头和定位口,使得定位配合结构的接触稳定性好,便于定位配合结构对吊杆与本体之间的稳定定位。

进一步地,本体通过联接件与联接套相联接,弹簧套接在吊杆上,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吊杆上,另一端支承在联接套上。这种结构便于对弹簧的设置,使得弹簧的设置位置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联接件具有联接部,联接套穿接固定在联接部上,联接部的两端下垂而分别形成一吊挂部,一吊挂部上联接固定有一本体。这种联接件是由片材通过折弯后而成型的,这种联接件可以实现双本体的联接,能够有效增加本体对货物的夹持容量。

进一步地,一吊挂部的长度大于另一吊挂部的长度,而使得联接件上的两本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两只本体在载运货架上的位置有差别,从而在本体上能够形成差异化的夹持位,便于对多种规格货物进行夹持,能够有效拓展载运货架对货物的夹持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载运货架的吊杆与本体之间通过设置联接杆联接套式的联接结构,使得吊杆上的挂接部通过吊杆的转动而实现相对位置的改变,在实现货物的挂接时,不需要根据挂接部的位置来确定对货物的夹持挂接位置。本载运货架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货物的挂接夹持要求,可以根据本体对货物的挂接夹持情况,而来改变挂接部与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载运货架在输送线上的挂接要求。本载运货架对货物的挂接方位要求低,对货物的挂接速度快。本载运货架在输送系统上行进过程中,即使发生碰撞时,也由于有联接结构和弹簧的存在,本体与吊杆之间能够有一定的相对角度偏转,而能够有效抵消这些碰撞,使得本载运货架在输送系统上的运行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输送系统载运货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输送系统载运货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以应用在制衣吊挂系统中的衣架为例来对本输送系统载运货架作进一步的说明,实际上,载运货架还可以是吊篮或者是挂钩式的货架。本载运货架的主体结构包括吊杆2和本体4,吊杆2的上端设有挂接部,吊杆2的下端通过联接结构与本体4相联接在一起。图中显示,挂接部为滚轮1,滚轮1用于挂接在制衣吊挂系统中的环轨上;本体4为筢状体,本体4上具有指夹,用于对布料裁片进行夹持。

联接结构包括间隙地插接在一起的联接套6和联接杆,在联接杆和联接套6之间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定位配合结构,它们的位置可调,主要是体现在吊杆2可在本体4上发生转动。弹簧3的弹力分别沿轴向作用在联接杆与联接套6上,而使得定位配合结构配合在一起。相应地,要实现定位配合结构的位置可调,首先需要反向克服弹簧3的弹力,松开定位配合结构而实现吊杆2相对于本体4发生转动。

定位配合结构起作用的部分包括固定在联接杆上的定位头7,在联接套6的端部设有定位口,定位头7上设置有与定位口相适配的插头71,在定位头7与联接套6相配合时,插头71插接在定位口内而实现定位头7与联接套6的配合。图中显示,插头71和定位口两者的形状均近似呈三角形,在实际的应用中,插头71可在定位口内相对转动。

本体4与联接套6联接固定在一起,吊杆2的下端侧段插接在联接套6内而构成了联接杆,所述的定位头7固定在吊杆2的下端部。

所述定位口成对设置在联接套6的下端部,吊杆2的下端穿过联接套6,定位头7上的插头71至少为一对。在实际的应用中,定位口为两对,它们呈“十”字分布在联接套6的下端部,而插头71为一对,两插头71呈“一”字分布在定位头7的径向上。因此,滚轮1可相对于本体4以90度的相对角度幅度进行稳定定位。

本体4通过联接件5与联接套6相联接,弹簧3套接在吊杆2上,弹簧3的一端支承在吊杆2上,另一端支承在联接套6上。联接件5为片状体,具有联接部51,联接套6穿接固定在联接部51上,联接部51的两端下垂而分别形成一吊挂部52,一吊挂部52上联接固定有一本体4。一吊挂部52的长度大于另一吊挂部52的长度,而使得联接件5上的两本体4之间具有高度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