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的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693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的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装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由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的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建筑年代比较长的老式小区普遍为六层(及以下)高度,在设计初期都没有安装电梯。而目前老式小区的居民老龄化严重,对于居住在高层的居民而言,上下楼的出行越发不便,亟待政府协助解决。

在老式已有建筑物上加装电梯成为当前的一种解决方式,由于建筑物已有空间不足,往往将电梯的井道安装在室外。这种室外的加装电梯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占用空间小、施工速度快、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等。对于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结构主要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钢框架结构配合焊接四面的围板来搭建电梯井道,第二种是采用中空筒式结构的预制件上下连接而成。对于第一种结构,钢材用量较大,装配速度慢,施工现场需要高空焊接作业难度大;对于第二种结构,由于受运输环节和起吊安装环节的制约,每一段的筒式预制件高度与单层楼层等高,现场施工速度受影响,施工占用场地面积大,预制件的成本也较高。

对老式小区加装电梯的改造项目,本身就因为经济问题以及施工扰民问题令项目难以落地,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仍然无法很好的解决瓶颈中的问题,故此,发明人通过对电梯井道结构上的改进设计,令施工速度得以提高,成本有所降低,为该项目的市场化推广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施工快捷、装配简单和成本低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由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的电梯井道,包括具有多个围合面的半封闭预制件,预制件的多个围合面一体连接,所述预制件的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组双列连接耳板,双列连接耳板从预制件内部向外伸出,双列连接耳板沿纵向设置并在每块连接耳板上开设圆孔,同一组双列连接耳板彼此相对的面上圆孔处焊接螺母,多个预制件的开口端相对共同围合成电梯井道,每个预制件相邻的连接耳板通过外加连接钢板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每组双列连接耳板的外侧用预制扣件封堵,预制扣件的两侧缝隙用泡沫条和耐候胶防水密封。

所述预制件包括三个围合面,预制件的断面为槽型结构,开口端的双列连接耳板设置在竖向端面处。

所述预制件包括两个围合面,预制件的断面为L型结构,其中一个开口端在竖向端面处设置双列连接耳板,另一个开口端在围合面的边缘竖向设置双列连接耳板。

所述预制件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对接企口,上端面的对接企口与下端面的对接企口成中心对称设置;预制件的上边缘或下边缘设有凹部,凹部处设有连通凹部的贯通孔,预制件的下端面或上端面预埋螺母;上下两块预制件的纵向连接是通过对接企口的对插,并用螺栓穿过贯通孔后与预埋螺母连接固定。

所述预制件上下边缘处设置的贯通孔沿预制件的厚度方向设置。

所述预制件上下边缘设置的贯通孔沿预制件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预制件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双列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双列连接耳板彼此相对的面上的通孔处焊接螺母;上下两块预制件的纵向连接是通过在双列连接耳板的外侧设置连接钢板,并用螺栓将连接钢板与上下预制件端面的连接耳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连接耳板的外侧设置预制扣件,并在预制扣件的上下端面与预制件的连接处用泡沫条和耐候胶密封,双列连接耳板的内部浇筑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围合成电梯井道,施工现场装配速度明显快于板式结构的装配速度,相对于采用完全封闭的筒式结构而言,其运输更加方便,施工现场占用场地较小,吊装也相对方便,预制件的加工相对简单,其制造成本也可下降。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结构预制件横向连接的电梯井道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结构预制件横向连接的电梯井道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纵向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纵向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采用第三种纵向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由半封闭式预制件通过双耳板连接的电梯井道,其构成电梯井道的预制件以及多个预制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分别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预制件1具有三个围合面,三个围合面一体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预制件1的断面为槽型结构,在预制件1两个开口端的竖向端面上分别设置一组双列连接耳板2,双列连接耳板2从预制件1的内部向外伸出并沿竖向设置,并在每块连接耳板3上纵向开设若干供螺栓穿过的圆孔。每组双列连接耳板2彼此相对的面上的圆孔处均焊接螺母3。用两个具有上述结构的预制件1将其开口端相连,共同围合成电梯井道。相互连接的开口端通过在双列连接耳板2的外侧加装连接钢板4,并用螺栓将连接钢板4与两个预制件1上的连接耳板2固定在一起。最后在连接面处的连接钢板4的外侧用预制扣件7将连接面与预制件表面拉平,实现整体上的美观度,并在预制扣件7与预制件1的连接缝隙处用泡沫条5和耐候胶进行防水密封。还需要在双列连接耳板2之间浇筑填充物6加强连接强度。这样就将两个预制件横向围合成一段上下开口的筒式结构,将多个筒式结构彼此纵向连接即可形成符合高度要求的电梯井道,最后在电梯井道的上下开口端分别安装屋盖与预制件基础即可。

采用实施例1方式形成的筒式结构,其上下预制件之间的纵向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下三种:

第一种:如图4所示,在每一块预制件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对接企口,上端面的对接企口与下端面的对接企口成中心对称设置,以图4中所示的为例,位于上部的预制件其下端面的对接企口9与下部的预制件其上端面的对接企口10可以互相对插。并在其中一块预制件的上边缘或者是下边缘横向设置若干凹部12,而在另一块预制件的下端面或上端面的对接企口处预埋螺母11。在凹部12处开设连通凹部12的贯通孔,并令贯通孔沿预制件的厚度方向设置,将上下预制件对接企口对插后,用螺栓穿过贯通孔后与预埋螺母11锁紧固定。

第二种:如图5所示,连接结构与第一种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连通凹部12的贯通孔沿预制件的高度方向设置,螺栓的连接方向为竖向连接,设置在另一块预制件上端面或下端面的预埋螺母13位于平面结构处,上下预制件的连接处还设置止水条14进行防水处理。第一种和第二种结构受力点不同,抗剪效果也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指标来选用。

第三种:如图6所示,需要上下连接的两块预制件,其上下端面上各自设置有双列连接耳板2,并且连接耳板2上开设若干通孔,在两列连接耳板2彼此相对的面上的通孔处焊接螺母3,在双列连接耳板2的外侧加装一块连接钢板4,用螺栓将连接钢板4固定于连接耳板2上,在双列连接耳板2的外侧分别用预制扣件7来封堵,并在预制扣件7上下端与预制件的连接处用泡沫条5和耐候胶防水密封,在双列连接耳板2的内部浇筑填充物6。这种结构连接强度更好,更适用于较高的电梯井道使用。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预制件8具有两个围合面,两个围合面一体连接,预制件的断面成L型结构,在每个预制件8的其中一个开口端的竖向端面上设置一组双列连接耳板2,而在另一个开口端的围合面的边缘竖向设置另一组双列连接耳板2,每组双列连接耳板2均从预制件1的内部向外伸出,并在每块连接耳板2上纵向开设若干供螺栓穿过的圆孔。每组双列连接耳板2彼此相对的面上的圆孔处均焊接螺母3。用两个具有上述结构的预制件8将其开口端相连,共同围合成电梯井道,每组双列连接2的外侧封堵同实施例1给出的结构,此处不详述。本实施例中预制件之间的纵向连接,仍然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给出的三种方式,此处不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给出的预制件结构,相对于实施例1的结构,制造更加简单,成本也更加低廉,在运输和吊装安装上都更加便利。

上述结合附图给出了几种结构装配而成的电梯井道,其中使用到的预制件结构可以如图所示根据连接节点的需要而设置其凹部或预埋螺母的位置,当然,为了统一预制件的结构或者便于制造,以及在装配时无需区分左右端面、上下端面、前后面,可以将上述提及到的凹部12同时在上下边缘设置,预埋螺母11或13同时在上下端面设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