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6090发布日期:2018-11-27 23:3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板收口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



背景技术:

碳板为碳板箱的简称,需要封闭碳板箱,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人工来封闭碳板箱,这样会导致碳板箱封闭后的质量较差,而且碳板箱的封闭效率也比较低。故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可以实现机械化的封闭碳板箱的设备,来提供标准化、机械化的碳板箱封闭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通过顶部升降气缸驱动压板顶持住碳板箱的盖板以封住碳板箱的顶部开口,然后通过碳板箱两侧的底部升降气缸分别驱动摆臂连杆机构上升运动,实现第一连杆第二端的上下摆动以折叠封板,让封板牢牢固定限位住盖板,这样就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的碳板箱封闭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包括框体、顶部升降气缸、底部升降气缸和摆臂连杆机构,所述框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所述顶部升降气缸设于顶板顶部,所述顶部升降气缸具有升降杆B,所述顶部升降气缸的升降杆B贯穿顶板置于框体中;所述框体中设有底部升降气缸,所述底部升降气缸具有升降杆A,升降杆A顶部设有摆臂连杆机构;所述摆臂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升降杆A顶端通过第一滑动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滑动轴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三滑动轴,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开有与第一滑动轴相对应的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为垂直升降槽,所述第一滑动轴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的第一升降槽与右侧板的第一升降槽中;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开有与第二滑动轴相对应的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为斜向升降槽,所述第二滑动轴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的第二升降槽与右侧板的第二升降槽中;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开有与第三滑动轴相对应的第三升降槽,所述第三升降槽为垂直升降槽,所述第三滑动轴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的第三升降槽与右侧板的第三升降槽中;所述底部升降气缸驱动摆臂连杆机构在三个升降槽限位下做连杆运动以实现第一连杆第二端升降叠合封板运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框体中设有两个底部升降气缸,两个底部升降气缸分别设置框体中前后两个位置,两个底部升降气缸分别对应安装一个摆臂连杆机构,两个摆臂连杆机构结构完全相同,两个摆臂连杆机构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B底部固定有压板。

作为优选,两个摆臂连杆机构之间形成有碳板箱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升降气缸驱动压板顶持住碳板箱的盖板以封住碳板箱的顶部开口,然后通过碳板箱两侧的底部升降气缸分别驱动摆臂连杆机构上升运动,实现第一连杆第二端的上下摆动以折叠封板,让封板牢牢固定限位住盖板,这样就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的碳板箱封闭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碳板箱封闭操作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碳板箱封闭后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臂连杆机构折叠碳板箱前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臂连杆机构折叠碳板箱后的结构简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底部升降气缸,2-升降杆A,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一滑动轴,6-第二滑动轴,7-第三滑动轴,8-第一升降槽,9-第二升降槽,10-第三升降槽,11-左侧板,12-右侧板,13-顶板,14-摆臂连杆机构,15-顶部升降气缸,151-升降杆B,16-压板,17-碳板箱,171-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碳板专用收口机,包括框体、顶部升降气缸15、底部升降气缸1和摆臂连杆机构14,框体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2、顶板13和底板,顶部升降气缸15设于顶板13顶部,顶部升降气缸15具有升降杆B151,升降杆B151底部固定有压板16。顶部升降气缸15的升降杆B151贯穿顶板13置于框体中。框体中设有底部升降气缸1,底部升降气缸1具有升降杆A2,升降杆A2顶部设有摆臂连杆机构14。框体中设有两个底部升降气缸1,两个底部升降气缸1分别设置框体中前后两个位置,两个底部升降气缸1分别对应安装一个摆臂连杆机构14,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结构完全相同,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之间形成有碳板箱安装空间。

如图2、图3所示,摆臂连杆机构14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与升降杆A2顶端通过第一滑动轴5铰接,第二连杆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滑动轴6铰接于第一连杆3中部,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三滑动轴7,左侧板11与右侧板12分别开有与第一滑动轴5相对应的第一升降槽8,第一升降槽8为垂直升降槽,第一滑动轴5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11的第一升降槽8与右侧板12的第一升降槽8中。左侧板11与右侧板12分别开有与第二滑动轴6相对应的第二升降槽9,第二升降槽9为斜向升降槽,第二滑动轴6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11的第二升降槽9与右侧板12的第二升降槽9中。左侧板11与右侧板12分别开有与第三滑动轴7相对应的第三升降槽10,第三升降槽10为垂直升降槽,第三滑动轴7两端端部分别滑动安装于左侧板11的第三升降槽10与右侧板12的第三升降槽10中。底部升降气缸1驱动摆臂连杆机构14在三个升降槽限位下做连杆运动以实现第一连杆3第二端升降叠合封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碳板箱17放置于框体的碳板箱安装空间中,碳板箱17顶部具有开口,碳板箱17的顶部开口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封板171,碳板箱17顶部先通过盖板进行封闭顶部开口,然后通过碳板专用收口机将碳板箱17两侧边缘的封板171折叠封闭固定限位盖板。启动顶部升降气缸15,顶部升降气缸15驱动升降杆B下降运动以使得压板16紧密顶持住盖板。碳板专用收口机在框体中的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分别对应位于碳板箱17两侧,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分别一一对应折叠碳板箱17边缘的封板171,下面以一个摆臂连杆机构14对应折叠碳板箱17边缘的封板171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底部升降气缸1的升降杆A2处于最低位置,启动底部升降气缸1,底部升降气缸1驱动升降杆A2上升运动,升降杆A2顶部的第一滑动轴5在第一升降槽8中上升运动,这样第一连杆3第一端上升运动,第一连杆3带动第二滑动轴6在第二升降槽9中斜向上运动,同时第一连杆3带动第二连杆4运动并驱动第三滑动轴7在第三升降槽10中上升运动,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共同做连杆运动,如图2所示,最后第二连杆4第二端就做升降摆动以实现对碳板箱17边缘的封板171的折叠操作。两个底部升降气缸1通过两个摆臂连杆机构14实现碳板箱17边缘两个封板171的折叠操作完毕后,两个底部升降气缸1分别驱动升降杆A2下降运动恢复到如图1所示的原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