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037发布日期:2018-12-05 19:3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其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以及方便防护的特点。



背景技术:

造纸厂生产出来的原纸一般都是大直径的纸卷,为了能将大直径的原纸变成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卷纸,一般都需要采用复卷机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复卷机基本都是一座一座设备组件间隔排列,每组设备组件实现一个具体的功能,使得整个复卷机需要占据很大的空间,而当整个复卷机暂停使用需要防护时,也非常难防护,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苦心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其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以及方便防护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其中,包括第一大侧板、第二大侧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之间的若干个辊轴组件,所述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分别设置在复卷机的两侧,所述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均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分别错开设置有不同的辊轴组件。

进一步,所述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盖设在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还包括边板、小卷纸辊轴、切刀组件以及喷胶组件,所述边板具有上表面、靠近小卷纸卷轴一侧的外侧面以及远离小卷纸卷轴一侧的内侧面,所述切刀组件的切刀对应于所述边板的外侧面,所述喷胶组件的喷头位于边板外侧面与小卷纸辊轴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其通过设置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然后在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上匹配形成若干个轴孔,通过这些轴孔可以让若干个辊轴组件形成在第一大侧板和第二大侧板之间,让整个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接着通过让不同的辊轴组件分别错开设置在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从而更好地利用空间,达到立式的效果,并降低了整个复卷机的占地面积,并且由于比较集中,也具有方便防护的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以及方便防护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上防护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第一大侧板-1;第二大侧板-2;辊轴组件-3;

防护罩-4;边板-5;上表面-51;

内侧面-52;外侧面-53;切刀组件-6;

喷胶组件-7;上部区域-S1;下部区域-S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包括第一大侧板1、第二大侧板2以及设置在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之间的若干个辊轴组件3,所述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分别设置在复卷机的两侧,所述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均分为上部区域S1和下部区域S2,所述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的上部区域S1和下部区域S2分别错开设置有不同的辊轴组件3。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其通过设置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然后在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上匹配形成若干个轴孔,通过这些轴孔可以让若干个辊轴组件3形成在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之间,让整个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接着通过让不同的辊轴组件3分别错开设置在上部区域S1和下部区域S2,从而更好地利用空间,达到立式的效果,并降低了整个复卷机的占地面积,并且由于比较集中,也具有方便防护的特点。

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以及方便防护的特点。

如图3所示,所述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还包括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盖设在第一大侧板1和第二大侧板2上方,如此起到保护辊轴组件3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高速立式卫生纸复卷机还包括边板5、小卷纸辊轴(图中未示出)、切刀组件6以及喷胶组件7,所述边板5具有上表面51、靠近小卷纸卷轴一侧的外侧面53以及远离小卷纸卷轴一侧的内侧面52,所述切刀组件6的切刀对应于所述边板5的外侧面53,所述喷胶组件7的喷头位于边板5外侧面53与小卷纸辊轴之间。如此在小卷纸辊轴完成当前小卷纸所需要的卷绕时,所述切断组件会将连续运行的纸张切断,并且在靠近小卷纸辊轴一侧的纸张上涂上胶水,由于所述切刀组件6的切刀对应于所述边板5的外侧面53,如此胶水将不会直接渗透到边板5上,而直接掉落到地面上,如此不仅确保了下一卷的顺利进行,而且无需操作工人不定期清理边板5。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