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490发布日期:2018-12-14 22:2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电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居世界第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民众对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便携先进检测仪设备,对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所存在的一些故障进行检测,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以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

目前电梯检测使用的检测仪器,传统的检测仪器大多是独立的功能,对于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的工具种类较多,所以造成了工作人员携带的不方便,并且传统的检测仪安装的传感器的数量较少,因此要全面的检测电梯的一些数据,需要动用多个仪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检测仪器种类繁多、功能单一,为工作人员携带仪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包括:提手、外壳、活动门、控制开关、显示屏、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控制开关、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USB接口、压力传感器、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锂电池、数据采集盒。

所述提手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的顶端,所述外壳的一侧卡接有检测室开口,所述开口的上下两端卡接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接有活动门,所述外壳一侧下方镶嵌有控制开关,所述外壳的前端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镶嵌有控制面板。

所述外壳的内部卡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卡接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一侧卡接有数据采集盒,所述锂电池的另一侧卡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USB接口镶嵌在控制面板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盒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实用新型将多个传感器综合安装,实现了多个检测装置的一体化,既能够快速、全面的采集到检测的数据,为工作人员携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述数据采集盒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处理等技术对传感器传达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通过特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检测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USB数据接口连接计算机做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或储存,具有计算精准的优点,实现了智能处理数据,对工作人员对电梯安全性能的检测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手;2、外壳;3、活动门;4、控制开关;5、显示屏;6、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7、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控制开关;8、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9、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10、USB接口;11、压力传感器;12、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13、速度传感器;14、加速度传感器;15、锂电池;16、数据采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传感器的安全性能检测仪设置有:提手1、外壳2、活动门3、控制开关4、显示屏5、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6、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控制开关7、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8、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开关9、USB接口10、压力传感器11、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12、速度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4、锂电池15、数据采集盒16。

所述提手1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2的顶端,所述外壳2的一侧卡接有检测室开口,所述开口的上下两端卡接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接有活动门3,所述外壳2一侧下方镶嵌有控制开关4,所述外壳2的前端镶嵌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的下方镶嵌有控制面板。

所述外壳2的内部卡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卡接有锂电池15,所述锂电池15一侧卡接有数据采集盒16,所述锂电池15的另一侧卡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11、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12、速度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压力传感器(T113)主要用于动力驱动门系统冲击力的测试,测量数据通过USB数据接口传递给计算机,通过专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对于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判断,所述钢丝绳张紧力传感器(DYZHL)通过径向力的测量来推算纵向力的大小,再通过数据采集盒采集数据,通过USB接口传递给计算机,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计算绳张力的均匀度情况,所述速度传感器(SH-D6/6)、加速度传感器(IEPE)用于检测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启制动加速度,采用三路传感器同时对扶手带和踏板进行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