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梯结构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346发布日期:2018-11-09 20:1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梯结构框架。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在高层电梯框架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阶段式安装,将多个电梯框架拼接在一起,完成安装,在各个电梯框架的拼接连接处,往往留有缝隙,然而这些因为拼接所留下的缝隙,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电梯的抖动,不利于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梯结构框架,具备在电梯框架拼接的过程中,将拼接缝隙进行连接,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在高层电梯框架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阶段式安装,将多个电梯框架拼接在一起,完成安装,在各个电梯框架的拼接连接处,往往留有缝隙,然而这些因为拼接所留下的缝隙,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电梯的抖动,不利于用户的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梯结构框架,包括底部安装杆、桥厢、中部安装杆和顶部安装杆,所述底部安装杆、中部安装杆和顶部安装杆上均安装有预留钉,所述底部安装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表面通过安装螺栓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安装钉,且四个底部安装杆之间通过下连接杆相互连接,且底部安装杆、中部安装杆和顶部安装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且四个顶部安装杆之间通过上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上均安装有滑杆,滑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桥厢通过滑槽滑动安装在滑杆上,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底端安装有弹片。

优选的,所述底板共四个,单个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安装钉,四个安装钉在底板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底部安装杆共四个,单个底部安装杆上安装有两个预留钉,两个预留钉相对于底部安装杆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槽共四条,两条滑槽为一组,两组滑槽相对于桥厢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内共有两个限位槽,且两个限位槽相对于连接件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电梯结构框架通过设置连接件、限位槽和弹簧,在使用时,通过安装钉将底部安装杆固定在地面上,且通过预留钉将底部安装杆、中部安装杆、顶部安装杆定在电梯井内壁,且滑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内壁,当底部安装杆、中部安装杆、顶部安装杆和滑杆在进行拼接时,通过连接件进行安装,对拼接间隙进行填补,在电梯框架拼接的过程中,将拼接缝隙进行连接,方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电梯结构框架通过弹片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在较大温差的作用下,电梯框架产生形变,在弹片弹力的作用下,也不会导致电梯框架连接处产生挤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安装钉;3、下连接杆;4、安装螺栓;5、底座;6、预留钉;7、底部安装杆;8、连接件;9、桥厢;10、中部安装杆;11、顶部安装杆;12、上连接杆;13、滑杆;14、滑槽;15、弹片;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电梯结构框架,包括底部安装杆7、桥厢9、中部安装杆10和顶部安装杆11,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和顶部安装杆11上均安装有预留钉6,通过预留钉6将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顶部安装杆11定在电梯井内壁,底部安装杆7共四个,单个底部安装杆7上安装有两个预留钉6,两个预留钉6相对于底部安装杆7对称分布,底部安装杆7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5,底座5的下表面通过安装螺栓4安装有底板1,底板1共四个,单个底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安装钉2,四个安装钉2在底板1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安装钉2将底部安装杆7固定在地面上,底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安装钉2,且四个底部安装杆7之间通过下连接杆3相互连接,且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和顶部安装杆11之间通过连接件8相互连接,且四个顶部安装杆11之间通过上连接杆12相互连接,下连接杆3和上连接杆12上均安装有滑杆13,滑杆1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内壁,滑杆13之间通过连接件8相互连接,桥厢9通过滑槽14滑动安装在滑杆13上,滑槽14共四条,两条滑槽14为一组,两组滑槽14相对于桥厢9对称分布,当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顶部安装杆11和滑杆13在进行拼接时,通过连接件8进行安装,对拼接间隙进行填补,在电梯框架拼接的过程中,将拼接缝隙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连接件8内开设有限位槽16,连接件8内共有两个限位槽16,且两个限位槽16相对于连接件8对称分布,限位槽16的底端安装有弹片15,通过弹片15的设计,即使在较大温差的作用下,电梯框架产生形变,在弹片15弹力的作用下,也不会导致电梯框架连接处产生挤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起到保护的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电梯结构框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安装钉2将底部安装杆7固定在地面上,且通过预留钉6将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顶部安装杆11定在电梯井内壁,且滑杆1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内壁,当底部安装杆7、中部安装杆10、顶部安装杆11和滑杆13在进行拼接时,通过连接件8进行安装,对拼接间隙进行填补,通过弹片15的设计,即使在较大温差的作用下,电梯框架产生形变,在弹片15弹力的作用下,也不会导致电梯框架连接处产生挤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