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319发布日期:2018-11-09 20:13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968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曳引机机架装置,包含曳引机、曳引机座、上减震板、承重梁、导向轮、承重板、钢丝绳,所述的曳引机座设置为倒“凸”字形,导向轮位于曳引机座的外侧,钢丝绳从曳引机座的外侧绕行导向轮;所述机架装置还设置有下减震板。

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不足:当导向轮安装存在偏差时,钢丝绳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之间存在扭力,使得钢丝绳传输过程中对导向轮磨损较大,影响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使得导向轮安装时与曳引轮对齐,减小钢丝绳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主梁上的支撑座,在支撑座上方固定有机座,曳引机安装在机座上,在机座下方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通过调节机构与机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横梁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水平设置的长条形的支撑孔,在支撑孔中支撑有支杆,在横梁下方靠近固定板设置有固定块,支杆通过调节组件与固定块连接,调节组件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两侧向内弯折形成滑槽并使得底板的横截面呈C形,滑槽与主梁顶面配合,在底板以及主梁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沿着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支杆固定连接的丝杆和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丝套,丝杆与丝套螺纹连接,在丝套靠近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旋转件可以是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在丝杆上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的转轴两端连接有侧板,导向轮的转轴与侧板内侧转动连接,侧板外侧与机座固定连接,在侧板上固定有U形的防跳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横梁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与主梁之间安装有减震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向轮安装后能够进行微调,使其与曳引轮对齐,减小钢丝绳在轴向的分力;

2.曳引机安装时后通过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即可进行调平,操作简单;

3.防跳架能够防止钢丝绳从导向轮上跳出,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曳引机与机座安装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显示导向轮与机座安装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显示支撑座与主梁连接结构轴测图;

图4为显示减震机构结构的轴测图;

图5为显示减震机构与主梁和支撑座连接关系在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图6为显示减震机构内部结构在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图7为显示导向轮和调节机构连接结构的轴测图;

图8为显示调节组件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主梁;11、支撑梁;2、减震机构;21、底板;211、滑槽;22、顶板;23、螺杆;231、上调节螺母;232、下调节螺母;24、减震垫;25、减震弹簧;3、支撑座;4、机座;41、横梁;42、连接杆;5、曳引机;51、曳引轮;52、钢丝绳;6、调剂机构;61、固定板;611、支撑孔;62、支杆;63、调节组件;631、丝杆;632、丝套;633、旋转件;634、弹簧;64、固定块;7、导向轮;71、侧板;72、防跳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在主梁1上的支撑座3,支撑座3与主梁1之间安装有减震机构2,在支撑座3上方固定有机座4,曳引机5安装在机座4上,在机座4下方安装有导向轮7。

参考图1,主梁1为工字形钢,两根平行的主梁1之间固定有支撑梁11,支撑梁11的两端可以是通过焊接与主梁1固定。

支撑座3有两个,可以采用槽钢制作。其中一个支撑座3的两端固定在主梁1上,另一个支撑座3固定在支撑梁11上,减震机构2位于支撑座3的两端。

参考图1,机座4包括固定在两个支撑座3之间的四根横梁41和设置在横梁41两端的连接杆42,横梁41可以采用槽钢制作,横梁41的两端与支撑座3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也可以是焊接固定。四根横梁41平行设置,连接杆42与每根横梁4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四根横梁41连接成为整体。

参考图1和图2,曳引机5包括曳引轮51和缠绕在曳引轮51上的钢丝绳52,钢丝绳52的另一端绕在导向轮7上。

参考图3和图4,减震机构2分别固定在主梁1和支撑梁11上,减震机构2包括与主梁1连接的底板21,在底板21上方平行设置有顶板22,顶板22与底板21之间竖直设有螺杆23,螺杆23的顶端与顶端22底面铰接,螺杆23底端穿过底板21,在顶板22上固定有弹性的减震垫24,减震垫24可以是橡胶垫。

参考图5和图6,底板21的两侧向内弯折形成滑槽211并使得底板21的横截面呈C形,滑槽211与主梁1顶面配合,使得底板21能够相对主梁1滑移。在底板21以及主梁1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沿着主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23穿过底板21和主梁1上的条形孔,在螺杆23上螺纹连接有上调节螺母231和下调节螺母232,上调节螺母231位于底板21上方,下调节螺母232位于底板下方。

为了提高减震机构2的减震效果,在底板21和顶板22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25。

参考图7,导向轮7通过调节机构6安装在横梁41下方。调节机构6包括与横梁41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61,在固定板6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长条形的支撑孔611,在支撑孔611中支撑有支杆62,在横梁41下方靠近固定板61设置有固定块64,支杆62通过调节组件63与固定块64连接,调节组件63水平设置。

参考图8,调节组件63包括与支杆63固定连接的丝杆631和与固定块64固定连接的丝套632,丝杆631与丝套632螺纹连接,在丝套632靠近丝杆6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633,旋转件633可以是与丝杆631螺纹连接的螺母,在丝杆631上套设有弹簧634。

参考图7,导向轮7的转轴两端连接有侧板71,导向轮7的转轴与侧板71内侧转动连接,侧板71外侧与支杆61固定连接。为了防止钢丝绳52在导向轮7上沿径向方向跳动,在侧板71上固定有U形的防跳架72。

该导向轮安装调整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底板21预先套设在主梁1以及支撑梁11上,安装时先在螺杆23上套设上调节螺母231,然后将螺杆23穿过底板21和主梁1或支撑梁11上的条形孔,并套设下调节螺母232。通过旋转上调节螺母231和下调节螺母232调节螺杆23的高度,使得四个减震机构2顶部的减震垫24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把支撑座3用螺栓固定在减震机构2上,再安装机座4和曳引机5。由于减震机构2上方承重增加,重新确认曳引机5的水平度,通过旋转上调节螺母231和下调节螺母232使得曳引机5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然后在机座4下方焊接固定板61和固定块64,将支杆62支撑在支撑孔611中,调节旋转件63改变支杆62的轴向位置,从而能够微调导向轮7的轴向,使得导向轮7与曳引轮51对齐,避免绕在二者之间的钢丝绳存在扭力可能造成导向轮7在工作中被严重磨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