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防漏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5422发布日期:2018-12-21 19:1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环保防漏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及洗浴用品的出液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环保防漏乳液泵。



背景技术:

乳液泵由于其设计精美,使用方便,盛有乳液的容器上都会安装乳液泵,这样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压按头获得乳液,既方便了人们使用,也节约了原料,不会造成浪费,而且还能保证容器内乳液的干净卫生,这种乳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家用、医用、工业用等场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液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乳液泵一般包括按头、锁盖、螺牙外盖、泵体、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螺牙外盖套装在泵体上端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设于泵体内,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副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按头中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依次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设有第二止回阀;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主柱上,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下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环形凹槽,活塞的上端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活塞相对于主柱上升时,其上端可嵌入环形凹槽中);压缩弹簧上端与副柱接触、下端与泵体接触(压缩弹簧可对副柱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副柱、主柱和活塞上升复位)。上述螺牙外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通常,上述锁盖中心部位设有螺孔,按头下端设有可旋入该螺孔的外螺纹段,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按头下端的外螺纹段旋入锁盖中心部位的螺孔中。

上述乳液泵中,主柱、活塞都需要具有较大的高度,泵体同样需要具有较大的高度,用料量较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防漏乳液泵,这种环保防漏乳液泵改变主柱和活塞的配合方式,节省材料,生产成本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防漏乳液泵,包括按头、锁盖、螺牙外盖、泵体、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螺牙外盖套装在泵体上端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设于泵体内,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副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按头中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依次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设有第二止回阀;压缩弹簧上端与副柱接触、下端与泵体接触;其特征是:所述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副柱上,活塞的内侧壁与副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主柱下端设有环形端面,所述副柱中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限位部,活塞处于主柱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之间。

上述活塞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上升至高位时活塞的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端面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副柱之间的密封;下降至低位时活塞的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端面分离,活塞的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副柱之间的密封。

上述螺牙外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

通常,上述锁盖中心部位设有螺孔,按头下端设有可旋入该螺孔的外螺纹段,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按头下端的外螺纹段旋入锁盖中心部位的螺孔中。

使用前,旋转按头,使按头下端的外螺纹段脱离锁盖中心部位的螺孔,此时压缩弹簧伸展,带动副柱往上移动,因为活塞和泵体之间有摩擦力,此摩擦力大于副柱和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副柱往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活塞可相对于副柱下降至低位,此时副柱上面的圆台状限位部与活塞下端密封配合;随后副柱带动活塞一起往上移动,由于活塞的内侧壁与副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以及主柱的第二止回阀将第二流道封闭,因此在活塞以下的泵体腔体达到真空状态,在副柱及活塞往上移动的过程中,乳液从进液口流到泵体内。当按头下压时,活塞组件沿着泵体的内侧壁向下运动,此时压缩弹簧受压缩,活塞相对于副柱上升至高位,活塞的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端面密封配合,泵体底部的第一止回阀受乳液压力而封闭进液口,使得乳液不能回流,乳液只能依次从副柱中的第一流道、主柱中的第二流道和按头中的第三流道流出。

上述乳液泵还可包括吸液管,泵体下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管,吸液管上端与连接管插接(通常吸液管上端插装在连接管中),吸液管与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连通。利用吸液管可增加乳液泵伸入液体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下端的内侧壁设有多圈环形凹槽,所述副柱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多圈环形凸块,环形凸块与环形凹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环形凸块处于对应的环形凹槽中。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副柱上端的环形凸块与主柱下端的环形凹槽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配合,使副柱和主柱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包括外圈、环形连接部和内圈,外圈、环形连接部和内圈一体制成,外圈的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内圈的内侧壁与副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上升至高位时活塞的内圈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端面密封配合;活塞下降至低位时活塞的内圈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端面分离,活塞的内圈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的外侧面密封配合。

通常,上述第一止回阀包括第一玻璃球和形成于泵体底部的第一阀座,第一阀座具有上大下小的第一圆台形腔体(第一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进液口),第一玻璃球处于第一圆台形腔体中。第二止回阀包括第二玻璃球和形成于主柱顶部的第二阀座,第二阀座具有上大下小的第二圆台形腔体(第二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连通第三流道),第二玻璃球处于第二圆台形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环保防漏乳液泵通过减短活塞、主柱和副柱的高度,只要活塞和副柱相互配合就能实现密封作用,无需主柱的配合,改变了现有乳液泵主柱和活塞的配合方式,简化了密封结构;随着活塞、主柱和副柱的高度减短,泵体的高度也变短,使得整个乳液泵的总重量减少,从而节省材料,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环保防漏乳液泵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环保防漏乳液泵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环保防漏乳液泵,包括按头1、锁盖2、螺牙外盖3、泵体4、活塞组件5和压缩弹簧6;锁盖2安装在泵体4上端,螺牙外盖3套装在泵体4上端的外侧;泵体4底部设有进液口41,进液口41处设有第一止回阀42;活塞组件5和压缩弹簧6设于泵体4内,活塞组件5包括主柱51、活塞52和副柱53,副柱53上端与主柱51下端连接,按头1与主柱51上端连接,副柱53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531,主柱51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511,按头1中设有第三流道11,第一流道531、第二流道511和第三流道11依次连通,第二流道511顶部设有第二止回阀512;压缩弹簧6上端与副柱53接触、下端与泵体4接触;活塞52呈环状并且套装在副柱53上,活塞52的内侧壁与副柱53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52的外侧壁与泵体4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51下端设有环形端面513,副柱53中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限位部532,活塞52处于主柱51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532之间。

活塞52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上升至高位时活塞52的上端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端面513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52与副柱53之间的密封;下降至低位时活塞52的上端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端面513分离,活塞52的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532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52与副柱53之间的密封。

螺牙外盖3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

如图1所示,锁盖2中心部位设有螺孔21,按头1下端设有可旋入该螺孔的外螺纹段12,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按头1下端的外螺纹段12旋入锁盖2中心部位的螺孔21中。

乳液泵还可包括吸液管7,泵体4下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管43,吸液管7上端与连接管43插接(通常吸液管7上端插装在连接管43中),吸液管7与泵体4底部的进液口41连通。利用吸液管7可增加乳液泵伸入液体的深度。

主柱51下端的内侧壁设有多圈环形凹槽514,副柱53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多圈环形凸块533,环形凸块533与环形凹槽514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环形凸块533处于对应的环形凹槽514中。副柱53上端与主柱51下端连接,副柱53上端的环形凸块533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凹槽514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配合,使副柱53和主柱51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作用。

活塞52包括外圈521、环形连接部522和内圈523,外圈521、环形连接部522和内圈523一体制成,外圈521的的外侧壁与泵体4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内圈523的内侧壁与副柱53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52上升至高位时活塞52的内圈523上端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端面513密封配合;活塞52下降至低位时活塞52的内圈523上端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端面513分离,活塞52的内圈523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532的外侧面密封配合。

第一止回阀42包括第一玻璃球421和形成于泵体4底部的第一阀座422,第一阀座422具有上大下小的第一圆台形腔体(第一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进液口41),第一玻璃球421处于第一圆台形腔体中。第二止回阀512包括第二玻璃球5121和形成于主柱51顶部的第二阀座5122,第二阀座具5122有上大下小的第二圆台形腔体(第二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第二流道511、顶部连通第三流道11),第二玻璃球5121处于第二圆台形腔体中。

下面简述一下这种环保防漏乳液泵的工作过程:

如图2所示,使用前,旋转按头1,使按头1下端的外螺纹段12脱离锁盖2中心部位的螺孔21,此时压缩弹簧6伸展,带动副柱53往上移动,因为活塞52和泵体4之间有摩擦力,此摩擦力大于副柱53和活塞5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副柱53往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活塞52可相对于副柱53下降至低位,此时副柱53上面的圆台状限位部532与活塞52下端密封配合;随后副柱53带动活塞52一起往上移动,由于活塞52的内侧壁与副柱53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52的外侧壁与泵体4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以及主柱51的第二止回阀512将第二流道511封闭,因此在活塞52以下的泵体4腔体达到真空状态,在副柱53及活塞52往上移动的过程中,乳液从进液口41流到泵体4内。

如图3所示,当按头1下压时,活塞组件5沿着泵体4的内侧壁向下运动,此时压缩弹簧6受压缩,活塞52相对于副柱53上升至高位,活塞52的上端与主柱51下端的环形端面513密封配合,泵体4底部的第一止回阀42受乳液压力而封闭进液口41,使得乳液不能回流,乳液只能依次从副柱53中的第一流道531、主柱51中的第二流道511和按头1中的第三流道11流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