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359发布日期:2018-11-30 19: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封口机。



背景技术:

真空包装封口装置可以将包装容器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密封,维持袋内处于高度减 压状态,空气稀少相当于低氧效果,使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以达到食品新鲜、无病腐发生 的目的。

目前的真空包装封口装置一般包括一底座、一盖体、一真空泵和一封口机构,底座 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装有产品的包装袋的凹腔,盖体用于盖合在底座上以将凹腔密封,真空 泵的抽气口通过管路与凹腔相连通,封口机构设置在凹腔内,真空包装封口装置使用时,将 包装袋放置到凹腔内,然后盖上盖体,然后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将凹腔内的空气抽出,真空 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封口机构将包装袋的开口端密封,以完成产品的真空包装。

但是,目前真空封口机的盖体与底座之间通常没有设置锁合结构,一般通过操作者按压在盖体上,使得盖体盖合在底座上进行抽真空和封口,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在封口机抽真空封口期间,占用了操作者的双手,操作者难以进行其他操作,减低了工作效率,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真空封口机,在盖体与底座之间增加了锁合结构,解放了双手,增加了操作者的操作体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了利用了真空封口机需要抽真空进行封口的操作,通过封口机内的真空腔室控制锁合结构的锁芯运动,从而达到通过按压放气阀控制真空腔室泄气,盖体就能自动开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封口机,包括底座、盖体和真空泵,所述底座与盖体之间配合形成有腔室,所述真空泵用于将腔室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腔室相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内设置有放气阀;

所述底座与盖体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锁座和设置在盖体上的锁钩,所述锁座包括壳体、锁芯和弹性件,所述锁芯滑移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弹性件抵接于壳体与锁芯之间,使得锁芯始终具有向壳体外运动的趋势;

所述锁芯包括位于端部的一对夹片,一对所述夹片能够滑入壳体内并在壳体的约束下并拢;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锁定位和脱离位,所述脱离位位于锁定位的下方,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限位件;

通过闭合所述盖体,所述锁钩作用于锁芯上使得锁芯向壳体内运动,所述限位件滑入限位槽进入锁定位,一对所述夹片并拢实现对锁钩的夹持固定,使盖体与底座保持闭合;

在盖体闭合状态下,再次按压盖体,所述限位件进入脱离位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出限位槽,盖体开启;

或者,在盖体闭合状态下,通过真空泵对腔室内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得腔室内产生负压使得盖体向下运动,同时锁芯继续向壳体内运动,限位件进入脱离位,通过按压放气阀对腔体进行放气,所述限位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出限位槽,盖体开启。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与锁芯转动连接的转轴部、用于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部、以及连接转轴部与限位部的连接部,对应的,所述锁芯上设置有转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配合形成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壳体内表面的中部,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滑入通道和滑出通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引导限位部进入滑入通道的第一导引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包括用于引导限位部从滑入通道进入锁定位的第二导引面、用于引导限位部从锁定位进入脱离位的第三导引面、以及用于引导限位部从脱离位进入滑出通道的第四导引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导向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导向筋嵌入并引导导向筋竖直运动的导向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约束夹片并拢的约束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部设置有始终使限位件具有呈竖直设置趋势的扭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盖体与底座之间增加锁合结构,通过锁合结构,有效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提高了操作体验,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的锁合结构充分利用了封口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腔体进行抽真空操作,通过抽真空操作过程中,盖体与底座之间的腔室发生负压,从而盖体下移推动锁芯向下运动至脱离位,通过按压放气阀对腔室进行放气,从而腔室内的负压消失,在弹性件的推动下锁芯向上运动,夹片打开,盖体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封口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打开);

图2是真空封口机的剖面示意图(闭合);

图3是锁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锁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座的剖面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底座;2、盖体;3、锁座;31、壳体;311、限位槽;3111、锁定位;3112、脱离位;3113、第二导引面;3114、第三导引面;3115、第四导引面;312、滑入通道;313、滑出通道;314、第一导引面;315、约束面;316、导向槽;32、锁芯;321、夹片;322、导向筋;323、限位件;3231、转轴部;3232、限位部;3233、连接部;324、转孔;33、弹性件;4、锁钩;5、腔室;6、放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封口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盖体2、真空泵、锁座3、锁钩4和放气阀6,该底座1与盖体2盖合配合形成有腔室5,真空泵用于将腔室5内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真空;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腔室5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放气阀6设置在出气通道处,通过开启放气阀6能够使得腔室5与外界相连通,使腔室5内外压强平衡;锁座3设置在底座1横向的两端,锁钩4设置在盖体2上且与锁座3一一对应,盖体2与底座1相盖合时,锁钩4与锁座3相勾连,实现盖体2与底座1的稳固连接,便于封口机进行抽真空和封口操作,有效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提高了操作效率。

如图3所示,锁座3包括壳体31、锁芯32和弹性件33,锁芯32上下滑移设置在壳体31内,弹性件33抵接连接于锁芯32与壳体31之间,使得锁芯32始终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向壳体31外运动);锁芯32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夹片321,该对夹片321在锁芯32滑入壳体31内时,能够被壳体31约束并拢。

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3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槽311,该限位槽311包括锁定位3111和脱离位3112,脱离位3112位于锁定位3111的下方且两者呈错位设置;锁芯32上设置有限位件323,该限位件323包括与锁芯32转动连接的转轴部3231、与限位槽311相配合的限位部3232、以及连接转轴部3231与限位部3232的连接部3233,对应的,锁芯32上设置有与转轴部3231相配合的转孔324;当限位部3232位于锁定位3111时,夹片321在外壳的约束下并拢对锁钩4进行夹紧固定;当限位部3232位于脱离位3112时,撤去作用力,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限位部3232能够滑出限位槽311,锁芯32向上运动,夹片321打开,盖体2开启。

如图6所示,限位槽311由若干凸起结构配合形成并位于壳体31下端内表面的中部,从而在限位槽311的左、右两侧形成供限位槽311滑移的滑出通道313和滑入通道312;壳体31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引导限位部3232进入滑入通道312的、倾斜的第一导引面314;锁芯32在沿着壳体3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限位部3232与第一导引面314相抵接在并第一导引面314的引导下进入滑入通道312,此过程中转轴部3231在转孔324内转动以适应限位部3232在运动过程中的角度变化,优选的,转轴部3231设置有使其始终具有呈竖直状态设置的扭簧;限位槽311还包括用于引导限位部3232从滑入通道312进入锁定位3111的第二导引面3113、用于引导限位部3232从锁定位3111进入脱离位3112的第三导引面3114、以及用于引导限位槽311从脱离位3112进入滑出通道313的第四导引面3115,从而方便了限位槽311滑入和滑出限位槽311。

如图3所示,壳体31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316,锁芯32上设置有导向筋322,导向筋322设置在导向槽316内且可沿着导向槽316竖直上、下滑移,从而有效限位了锁芯32在壳体31内的滑移,保证了滑移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壳体31相向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约束夹片321并拢的约束面315,两侧的约束面315形成上大小下的喇叭口结构,从而在约束面315的约束下,两侧的夹片321能够可靠的并拢。

当闭合盖体2与底座1时,盖体2上的锁钩4向下运动,从而推动锁芯32向壳体31下运动(向壳体31内),弹性件33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限位件323的限位部3232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与第一导引面314相抵接并沿着第一导引面314滑移,进入滑入通道312,在此过程中,转轴部3231在转孔324内作适应性转动;并在第二导引面3113的作用下进入锁定位3111,撤去作用力后,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限位部3232稳固位于锁定位3111内,此时,第一夹片321在壳体31的约束下并拢对锁钩4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使得底座1与盖体2稳固闭合,从而有效的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当未进行抽真空操作需要开启盖体2时,只需在此按压盖体2,使得锁芯32继续向下运动,限位部3232在第三导引面3114的作用下进入脱离位3112,当施加在盖体2上的作用力消失后,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限位部3232在第四导引面3115的引导下进入滑出通道313,脱离限位槽311,锁芯32向上运动,夹片321打开,盖体2开启;当在闭合状态封口机进行真空封口操作后,由于真空泵对腔室5内进行了抽真空操作,使得腔体内产生负压,从而盖体2向下运动,联动阀芯继续向下运动,限位部3232在第三导引面3114的作用下进入脱离位3112且稳定的保持在脱离位3112,当需要打开盖体2时,只需按压放气阀6,使得腔室5内的真空状态消失,内外压强平衡,从而施加在锁芯32上的向下作用力消失,在弹性件33在作用下,限位部3232在第四导引面3115的引导下进入滑出通道313,脱离限位槽311,锁芯32向上运动,夹片321打开,盖体2开启,合理了利用了真空封口机本身的特性,大大优化了盖体2闭合和打开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盖体与底座之间增加锁合结构,通过锁合结构,有效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提高了操作体验,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的锁合结构充分利用了封口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腔体进行抽真空操作,通过抽真空操作过程中,盖体与底座之间的腔室发生负压,从而盖体下移推动锁芯向下运动至脱离位,通过按压放气阀对腔室进行放气,从而腔室内的负压消失,在弹性件的推动下锁芯向上运动,夹片打开,盖体自动打开。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