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士帽盖合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6100发布日期:2018-11-27 23:35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博士帽盖合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博士帽盖合盖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容器中有许多产品都采用了博士帽盖,博士帽盖是一种翻盖式容器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一侧具有连接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连接部相连。在博士帽盖安装于包装容器之前,需要将展开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压紧盖合。

现有技术中多为人工进行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合盖工作,工人直接用手翻转并盖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工人劳动强度大,手动盖合中还容易出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盖合不严的情况,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的博士帽盖合盖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博士帽盖合盖机,包括:

机架;

操作台,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盖合的工件;

翻盖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工件的第一盖体翻转至与工件的第二盖体相扣合;

压盖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已扣合在第二盖体上的第一盖体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操作台上设置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用于将第二盖体吸附固定在操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的翻盖装置包括翻盖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翻盖件绕一旋转轴摆动,所述的翻盖件能够与工件的第一盖体抵接以将第一盖体翻转至与工件的第二盖体相扣合。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活动设置有活动台,所述压盖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动台上,所述活动台能够在一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机架活动以使压盖装置移动至与所述翻盖装置对齐或者相错开。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限位件,当所述的压盖装置移动至与所述翻盖装置对齐时,所述限位件能够与活动台的上壁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盖装置或活动台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能够同时放置若干个工件,所述的压盖装置包括压板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压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的数量及分布与操作台上的工件相同,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板使其向下移动以使各压头同时抵接于各工件的第一盖体并将第一盖体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将所述操作台上的工件移出操作台。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回收通道,所述下料装置能够将所述操作台上的工件移至所述的回收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由机械手等上料设备或由工人手动将工件置于操作台上,翻盖装置能够将工件的第一盖体翻转至与工件的第二盖体相扣合,压盖装置将已扣合在第二盖体上的第一盖体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上,由此即可完成合盖工作,无需工人手动翻转并盖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减少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盖合不严的情况,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翻盖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盖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博士帽盖合盖机,包括:机架10;操作台60,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放置待盖合的工件80;翻盖装置20,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将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翻转至与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相扣合;压盖装置30,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将已扣合在第二盖体82上的第一盖体81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82上。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0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翻盖装置20及压盖装置30,该控制装置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通常采用单片机,在此不另作详述。在实际使用中,首先由机械手等上料设备或由工人手动将工件80置于操作台60上,翻盖装置20能够将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翻转至与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相扣合,压盖装置30将已扣合在第二盖体82上的第一盖体81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82上,由此即可完成合盖工作,无需工人手动翻转并盖合第一盖体81和第二盖体82,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减少第一盖体81和第二盖体82盖合不严的情况,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台60上设置有吸附口61,吸附口61能够连接真空发生器等气体控制结构,通过真空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将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吸附固定在操作台60上,避免翻盖装置20工作时因第一盖体81翻转而使工件80移位甚至从机架10上掉落,压盖装置30将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压紧固定于第二盖体82后,可消除吸附口61中的负压,以便从操作台60上移除及更换工件80,本实施例中,吸附口61采用吸盘,结构简单,可以吸附住下表面不平滑的第一盖体81,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吸槽等其他形式的吸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他常用固定结构来将工件80固定在操作台60上,例如可在操作台60上设置与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相适配的插槽,将第二盖体82插设在插槽中,以使第二盖体82固定在操作台60上,并不局限于此。

翻盖装置20包括翻盖件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第一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翻盖件21绕一旋转轴摆动以使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翻转至与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相扣合,结构简单可靠,本实施例中,翻盖件21采用拨杆,拨杆拨动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使其翻转至与工件80的第二盖体82相扣合,拨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当然,实际应用中,翻盖件21也可以采用拨板等其他适宜的翻盖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气缸和传动系统,气缸结构紧凑体积小,通过传动系统可以将气缸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翻盖件21的摆动,动作迅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传动系统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传动平稳精准,气缸连接有齿条25,机架10上设置有传动轴23,传动轴23和翻盖件21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齿轮24,气缸驱动齿条25直线运动,传动轴23上的齿轮24与齿条25相啮合发生转动,带动传动轴23及其上的齿轮24一起转动,传动轴23上的各个齿轮24与翻盖件21上的齿轮24相啮合以使翻盖件21绕一旋转轴发生摆动,当然,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电机等常见驱动结构代替气缸,传动系统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等其他常用的传动方式。

本实施例中,机架10上活动设置有活动台90,压盖装置30设置在活动台90上,本实施例中,活动台90能够在一第二驱动装置91的驱动下相对机架10左右移动以使压盖装置30左右移动至与翻盖装置20对齐或者相错开,对齐时,压盖装置30进行压盖工作,压盖工作完成后压盖装置30移动至与翻盖装置20相错开,不占据翻盖装置20的工作空间,当然,实际应用中,活动台90也可以摆动至与翻盖装置20对齐或者相错开,或者将活动台90固定在翻盖装置20上方并与翻盖装置20上下间隔有一段可供机械手伸入并放置工件80于操作台60上的距离,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91采用了气缸,操作简单,动作迅速,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二驱动装置91也可以采用电机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活动台90通过滑块34与导轨33相配合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机架10上,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丝杆结构等其他常用的移动机构使活动台90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机架10上,并不局限于此。

压盖装置30进行压盖工作时,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使活动台90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和第二盖体82盖合不严,因此,机架10上设置有限位件40,当压盖装置30移动至与翻盖装置20对齐时,限位件40能够与活动台90的上壁相抵接,分担活动台90受到的反作用力,防止活动台90产生偏移,保证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0为滚轮,结构简单,当然,实际应用中,限位件40也可以采用弹性限位块等其他常用限位结构。

机架10上设置有检测装置50,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压盖装置30或活动台90的位置,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检测装置50检测到的检测数据控制压盖装置30的移动距离,保证压盖装置30与工件80准确对应,防止压盖装置30与工件80出现偏移导致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与第二盖体82盖合不紧影响产品质量,该检测装置50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通常采用位移传感器,在此不另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台60上能够同时放置若干个工件80,压盖装置30包括压板31和第三驱动装置32,压板31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机架10上,压板31上设置有压头311,压头311的数量及分布与操作台60上的工件80相同,第三驱动装置32能够驱动压板31使其向下移动以使各压头311同时抵接于各工件80的第一盖体81并将第一盖体81压紧固定在第二盖体82上,即可同时完成多个工件80的合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32采用了气缸,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驱动装置32也可以采用电机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

机架10上设置有下料装置70,下料装置70用于将操作台60上的工件80移出操作台60,无需工人手动从操作台60上取出工件80,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70采用推板71,推板71能够在一第四驱动装置72的驱动下推离操作台60上的工件80,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当然,实际应用中,下料装置70也可以采用吹风机构将工件80从操作台60上吹离,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装置72采用了气缸,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当然,实际应用中,第四驱动装置72也可以采用电机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

机架10上设置有回收通道11,下料装置70能够将操作台60上的工件80移至回收通道11,约束工件80不往外撒落,可以对接生产流水线或其他回收设备,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