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915发布日期:2019-01-13 17:2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散状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现代化的输送机系统对防尘具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各转接处设有洒水集尘的装置,在胶带输送机沿线会设有防风罩或挡风板,系统是由单机组成的,对在整机系统中工作的操作和修理者来说,既要立足于自己分管的单机,又要了解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单机又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只有做好各个部件的日常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一般会根据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场所,工作环境,技术性能及输送物料种类等多方面的不同,以满足多种作业工况的形式,除较多采用的通用皮带输送机外,还有多种新型结构的特种胶带输送机。但是,现有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存在以下缺点:

1、当前设备工作时采用挡住后续的纸箱的办法进行限位,可能导致产品堆积。

2、容易导致前端的生产线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以解决当前设备工作时采用挡住后续的纸箱的办法进行限位,可能导致产品堆积,容易导致前端的生产线故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其结构包括间隔限位控制装置、控制面板、工作状态显示屏、右部支撑架、传送辊、下部连接架、左右连接架、下部支撑杆、左部支撑架,所述左右连接架的上部设有下部连接架,所述下部连接架通过螺栓与左右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架的左部通过焊接与左部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左部支撑架的下部设有下部支撑杆,所述下部支撑杆一共设有4个,所述下部支撑杆通过焊接与左部支撑架、右部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架的右部与右部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右部支撑架、左部支撑架的中间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通过轴承与右部支撑架、左部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传送辊的间隔为3cm,所述左部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设有间隔限位控制装置,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通过螺栓与左部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的左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工作状态显示屏,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纸箱检测装置、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电源接触盘、主动力系统、动力输出控制装置、接触齿轮组、后部传动装置、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控制装置外壳,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的发射端设在控制装置外壳的下方,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的接受端与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连接,所述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与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连接,所述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接触盘连接,所述电源接触盘的后部与动力输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主动力系统与接触齿轮组连接,所述接触齿轮组的左端与后部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后部传动装置的下端通过皮带与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头、发射器电源连接线、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器电源连接线、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的上部设有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头,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通过发射器电源连接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器电源连接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与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杠杆支撑架、杠杆复位弹簧、支撑杠杆主体、感应磁铁、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固定电源接触底座,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在电信号转换器底座的右部,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与电磁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旁边设有杠杆支撑架,所述杠杆支撑架的旁边设有杠杆复位弹簧,所述杠杆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支撑杠杆主体连接,所述杠杆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杠杆主体的中部与杠杆支撑架连接,所述杠杆支撑架通过轴承与支撑杠杆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感应磁铁块配合,所述感应磁铁通过胶水与支撑杠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内部设有感应铁柱,所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设在支撑杠杆主体的前端,所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与固定电源接触底座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电源接触盘包括电源接触盘支架、接触盘主体、电源接触电刷、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所述接触盘主体通过螺栓与电源接触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盘主体上设有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所述电源接触电刷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配合,所述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动力输出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主动力系统包括主动力电动机、前级输出传动皮带、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传动杆主体、传动杆输出辊、第一传动滚轮、第二传动滚轮、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所述主动力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前级输出传动皮带与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连接,所述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通过螺栓与传动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主体的下部设有传动杆输出辊,所述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传动杆主体、传动杆输出辊为刚体结构,所述传动杆输出辊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滚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滚轮通过传动连接线与第二传动滚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滚轮通过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与接触齿轮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传动齿轮仓、动力电机、输出支撑杆支撑仓、可调节输出支撑杆、上部传动齿轮,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传动齿轮仓,所述传动齿轮仓通过螺栓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仓上设有动力电机、输出支撑杆支撑仓,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输出支撑杆支撑仓内部的可调节输出支撑杆通过传动齿轮仓内部的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可调节输出支撑杆通过螺纹与输出支撑杆支撑仓啮合,所述输出支撑杆支撑仓与动力电机均通过螺栓与传动齿轮仓固定连接,所述可调节输出支撑杆通过上部传动齿轮与接触齿轮组配合,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接触齿轮组包括动力输出连接齿轮、动力输入连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滚轮通过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与动力输出连接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连接齿轮与后部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连接齿轮、动力输入连接齿轮与上部传动齿轮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方案,所述后部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变速连接齿轮、下部连接辊、后端连接皮带,所述动力输入连接齿轮与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通过皮带与变速连接齿轮连接,所述变速连接齿轮通过皮带与下部连接辊连接,所述下部连接辊通过后端连接皮带与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方案,通过设有间隔限位控制装置,设备在工作时,设备的后端与输入设备连接,当纸箱输入时,纸箱挡住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时,输出电信号至电磁感应线圈,之后电磁感应线圈带动支撑杠杆主体、感应磁铁、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转动,当支撑杠杆主体、感应磁铁、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转动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与固定电源接触底座连接时,连通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的电源,之后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带动电源接触电刷在接触盘主体上转动,当电源接触电刷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接触时,可连通动力电机的电源,之后可调节输出支撑杆、上部传动齿轮向上运动与动力输出连接齿轮、动力输入连接齿轮连接,主动力电动机可以带动前级输出传动皮带、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转动,当前级输出传动皮带、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传动杆主体、传动杆输出辊转动,传动杆主体、传动杆输出辊转动晒可以带动后部的第一传动滚轮、第二传动滚轮、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转动,第一传动滚轮、第二传动滚轮、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转动时可以带动动力输出连接齿轮、动力输入连接齿轮转动,之后可以带动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变速连接齿轮、下部连接辊、后端连接皮带转动,当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变速连接齿轮、下部连接辊、后端连接皮带转动时可以带动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转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的稳定性,防止纸箱积压和挤压,有效的防止纸箱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间隔限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间隔限位控制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间隔限位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控制面板-2、工作状态显示屏-3、右部支撑架-4、传送辊-5、下部连接架-6、左右连接架-7、下部支撑杆-8、左部支撑架-9、红外纸箱检测装置-11、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电源接触盘-14、主动力系统-15、动力输出控制装置-16、接触齿轮组-17、后部传动装置-18、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19、控制装置外壳-110、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111、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头-112、发射器电源连接线-113、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接收器电源连接线-115、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116、电磁感应线圈-121、杠杆支撑架-122、杠杆复位弹簧-123、支撑杠杆主体-124、感应磁铁-125、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固定电源接触底座-127、电源接触盘支架-141、接触盘主体-142、电源接触电刷-143、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主动力电动机-151、前级输出传动皮带-152、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传动杆主体-154、传动杆输出辊-155、第一传动滚轮-156、第二传动滚轮-157、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固定底座-161、传动齿轮仓-162、动力电机-163、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上部传动齿轮-166、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变速连接齿轮-182、下部连接辊-183、后端连接皮带-1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技术方案:

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其结构包括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控制面板2、工作状态显示屏3、右部支撑架4、传送辊5、下部连接架6、左右连接架7、下部支撑杆8、左部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连接架7的上部设有下部连接架6,所述下部连接架6通过螺栓与左右连接架7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架7的左部通过焊接与左部支撑架9固定连接,所述左部支撑架9的下部设有下部支撑杆8,所述下部支撑杆8一共设有4个,所述下部支撑杆8通过焊接与左部支撑架9、右部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架7的右部与右部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右部支撑架4、左部支撑架9的中间设有传送辊5,所述传送辊5通过轴承与右部支撑架4、左部支撑架9活动连接,所述传送辊5的间隔为3cm,所述左部支撑架9的上部固定设有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通过螺栓与左部支撑架9固定连接,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的左部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有工作状态显示屏3,所述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包括红外纸箱检测装置11、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电源接触盘14、主动力系统15、动力输出控制装置16、接触齿轮组17、后部传动装置18、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19、控制装置外壳110,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11的发射端设在控制装置外壳110的下方,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11的接受端与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连接,所述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与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连接,所述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接触盘14连接,所述电源接触盘14的后部与动力输出控制装置16连接,所述主动力系统15与接触齿轮组17连接,所述接触齿轮组17的左端与后部传动装置18连接,所述后部传动装置18的下端通过皮带与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19连接,所述红外纸箱检测装置11包括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111、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头112、发射器电源连接线113、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接收器电源连接线115、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116,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111的上部设有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头112,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发射器111通过发射器电源连接线113与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通过接收器电源连接线115与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通过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116与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连接,所述电动机工作控制继电器12包括电磁感应线圈121、杠杆支撑架122、杠杆复位弹簧123、支撑杠杆主体124、感应磁铁125、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固定电源接触底座127,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1设在电信号转换器底座的右部,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通过接收器信号输出连接线116与电磁感应线圈121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1的旁边设有杠杆支撑架122,所述杠杆支撑架122的旁边设有杠杆复位弹簧123,所述杠杆复位弹簧123的顶端与支撑杠杆主体124连接,所述杠杆复位弹簧123的底部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杠杆主体124的中部与杠杆支撑架122连接,所述杠杆支撑架122通过轴承与支撑杠杆主体124活动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1与感应磁铁125块配合,所述感应磁铁125通过胶水与支撑杠杆主体124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1的内部设有感应铁柱,所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设在支撑杠杆主体124的前端,所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与固定电源接触底座127配合,所述电源接触盘14包括电源接触盘支架141、接触盘主体142、电源接触电刷143、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所述接触盘主体142通过螺栓与电源接触盘支架141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盘主体142上设有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所述电源接触电刷143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配合,所述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动力输出控制装置16连接,所述主动力系统15包括主动力电动机151、前级输出传动皮带152、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传动杆主体154、传动杆输出辊155、第一传动滚轮156、第二传动滚轮157、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所述主动力电动机151的输出轴通过前级输出传动皮带152与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连接,所述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通过螺栓与传动杆主体15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主体154的下部设有传动杆输出辊155,所述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传动杆主体154、传动杆输出辊155为刚体结构,所述传动杆输出辊155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滚轮15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滚轮156通过传动连接线与第二传动滚轮157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滚轮157通过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与接触齿轮组17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控制装置16包括固定底座161、传动齿轮仓162、动力电机163、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上部传动齿轮166,所述固定底座161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61上设有传动齿轮仓162,所述传动齿轮仓162通过螺栓与固定底座16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仓162上设有动力电机163、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所述动力电机163的输出轴与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内部的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通过传动齿轮仓162内部的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通过螺纹与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啮合,所述输出支撑杆支撑仓164与动力电机163均通过螺栓与传动齿轮仓162固定连接,所述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通过上部传动齿轮166与接触齿轮组17配合,所述动力电机163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连接,所述接触齿轮组17包括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所述第二传动滚轮157通过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与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与后部传动装置18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与上部传动齿轮166配合,所述后部传动装置18包括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变速连接齿轮182、下部连接辊183、后端连接皮带184,所述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与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通过皮带与变速连接齿轮182连接,所述变速连接齿轮182通过皮带与下部连接辊183连接,所述下部连接辊183通过后端连接皮带184与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1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的,其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连接电源,调节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之后即可开始正常工作,通过设有间隔限位控制装置1,设备在工作时,设备的后端与输入设备连接,当纸箱输入时,纸箱挡住红外检测信号接收器114接收信号时,输出电信号至电磁感应线圈121,之后电磁感应线圈121带动支撑杠杆主体124、感应磁铁125、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转动,当支撑杠杆主体124、感应磁铁125、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转动到从动活动电源接触头126与固定电源接触底座127连接时,连通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的电源,之后电源接触盘工作控制电动机13带动电源接触电刷143在接触盘主体142上转动,当电源接触电刷143与工作电源接触金属板144接触时,可连通动力电机163的电源,之后可调节输出支撑杆165、上部传动齿轮166向上运动与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连接,主动力电动机151可以带动前级输出传动皮带152、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转动,当前级输出传动皮带152、传动杆动力输入齿轮153转动时可以带动传动杆主体154、传动杆输出辊155转动,传动杆主体154、传动杆输出辊155转动晒可以带动后部的第一传动滚轮156、第二传动滚轮157、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转动,第一传动滚轮156、第二传动滚轮157、接触齿轮组连接皮带158转动时可以带动动力输出连接齿轮171、动力输入连接齿轮172转动,之后可以带动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变速连接齿轮182、下部连接辊183、后端连接皮带184转动,当动力输入齿轮连接辊181、变速连接齿轮182、下部连接辊183、后端连接皮带184转动时可以带动传送棍链条传动齿轮19转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的稳定性,防止纸箱积压和挤压,有效的防止纸箱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当前设备工作时采用挡住后续的纸箱的办法进行限位,可能导致产品堆积,容易导致前端的生产线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的稳定性,防止纸箱积压和挤压,有效的防止纸箱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