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132发布日期:2018-12-05 19:2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品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纳箱。



背景技术:

医疗用品是针对处理伤口或者处理疾病所用的物品的总称。从小的方面来说,包扎伤口所需要的物品,如药瓶、塑料、透明瓶、塑料瓶、眼水瓶、及液体药瓶都是医疗用品的范畴。从大的方面来说,手术所需要的大型器械产品,平时健身的一些器械产品也包含之内。总体而言,医疗用品就是医学所用的辅助性器械或物品。有些医疗用品如使用过的纱布、棉球、胶布和注射物品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丢弃,这些物质统称为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是指由医院产生出的污染性垃圾,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性污染的特征,其病菌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的医疗垃圾在处理时,多将医疗垃圾放置在传统的垃圾箱内。

垃圾箱,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存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成,用时,将垃圾袋放在垃圾箱内,当垃圾装满垃圾袋时,将垃圾袋从垃圾箱内拿出一起扔掉即可,方便快捷。垃圾箱是人们生活中的“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箱都有盖子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箱可以以脚踏开启。

但是,传统的垃圾箱不能对医疗垃圾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而且人们较容易的将医疗垃圾与日常生活的垃圾放置在一起,不利于垃圾的回收与利用;而单个垃圾箱放置不稳定易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将医疗垃圾与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及医疗垃圾无法分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纳箱,包括箱体、盖板、第一垃圾箱和第二垃圾箱;

所述盖板的一端与箱体的一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一端的另一侧能够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垃圾箱与第二垃圾箱并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垃圾投放口和第二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一垃圾投放口与第一垃圾箱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垃圾箱入口与第二垃圾箱入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垃圾箱包括锐器箱体和遮挡盖;

所述锐器箱体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遮挡盖的一侧与所述锐器箱体的一侧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遮挡盖的另一侧与所述锐器箱体的另一侧能够闭合,所述遮挡盖用于在第二垃圾箱装满后,封闭第二垃圾箱。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盖的另一侧设有卡合件,所述锐器箱体的另一侧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件与卡合槽连接,以使遮挡盖的另一侧与锐器箱体的另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锐器箱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部和遮挡部;

所述遮挡盖用于遮挡开口部,所述遮挡部的一侧与锐器箱体的一侧连接,所述遮挡盖的一侧与遮挡部的另一侧连接,所述遮挡盖的另一侧与锐器箱体的另一侧能够闭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部上设有阻止遮挡盖移动的止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可回收消毒医疗用品的侧箱。

进一步的,所述侧箱为可折叠式。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另一端上设有卡紧所述第一垃圾箱与第二垃圾箱的凹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箱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盖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与箱体的另一侧能够闭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打开盖板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箱,所述盖板的后端与箱体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前端与箱体的前侧能够打开或者闭合,实现对箱体内部的封闭,所述第一垃圾箱与第二垃圾箱并列设置在容纳槽内,实现对第一垃圾箱与第二垃圾箱的固定,避免垃圾箱的移动,同时第一垃圾箱与第二垃圾箱的同时放置,实现对不同垃圾的分类收集;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一垃圾箱入口对应的第一垃圾投放口,实现从外侧将垃圾投入所述第一垃圾箱的目的,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二垃圾箱入口对应的第二垃圾投放口,实现从外侧将垃圾投入所述第二垃圾箱的目的,实现对不同垃圾的分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箱的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箱的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箱的箱体与盖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箱的第二垃圾箱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箱的第二垃圾箱的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箱体;200-盖板;300-第一垃圾箱;400-第二垃圾箱;500-连接件;101-容纳槽;102-侧箱;201-第一垃圾投放口;202-第二垃圾投放口;203-把手;401-锐器箱体;402-遮挡盖;403-卡合件;404-卡合槽;405-开口部;406-遮挡部;407-止挡部;501-第一连接件;50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纳箱,包括箱体100、盖板200、第一垃圾箱300和第二垃圾箱400;所述盖板200的一端与箱体100的一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00的另一端与箱体100的一端的另一侧能够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箱体100内设有容纳槽101,所述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并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01内;所述盖板200上设有第一垃圾投放口201和第二垃圾投放口202,所述第一垃圾投放口201与第一垃圾箱300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垃圾投放口202与第二垃圾箱400入口对应设置。

如图1-3所示,所述盖板200的后端与箱体100的上端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00的前端与箱体100的上端的前侧能够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并列设置在容纳槽101内,所述盖板200上设有与第一垃圾箱300入口相对应的第一垃圾投放口201和与第二垃圾箱400入口相对应的第二垃圾投放口202。正常使用时,如图2所示,第一垃圾箱300内套装上塑料袋,第二垃圾箱400的上端处于打开状态,将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并列放在容纳槽101内,之后将盖板200盖合在箱体100上端,且第一垃圾投放口201与第一垃圾箱300入口对应设置,第二垃圾箱400入口与盖板200上的第二垃圾投放口202对应设置,将生活垃圾通过第一垃圾投放口201投放在第一垃圾箱300内,将医疗用品如锐器之类的易对人产生危险的物件通过第二垃圾投放口202投放到第二垃圾箱400内,实现对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分类放置;将盖板200盖合在箱体100上方,能够实现对第一垃圾箱300及第二垃圾箱400内的垃圾进行部分遮挡,避免由于第一垃圾箱300或者第二垃圾箱400内的垃圾对视觉造成冲突;将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并列放置在容纳槽101内,避免单个垃圾箱放置时易移动的问题;将不同类型的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同时放置在箱体100内,方便对不同类型垃圾箱的同时移动,搬运及放置方便;当第一垃圾箱300或第二垃圾箱400内的垃圾装满后,将盖板200打开,此时,收纳箱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将第一垃圾箱300内的塑料袋拿出,替换上新的塑料袋继续使用,将第二垃圾箱400封闭直接替换新的第二垃圾箱400,实现对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内的垃圾的处理,垃圾处理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垃圾箱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垃圾箱300并列设在容纳槽101内,盖板200上设有与多个第一垃圾箱300对应的多个第一垃圾投放口201,实现对不同垃圾的分类,多个所述第一垃圾箱300的类型、形状或者容量可相同也可不同;所述第二垃圾箱40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多个第二垃圾箱400并列设在容纳槽101内,盖板200上设有与多个第二垃圾箱400对应的多个第二垃圾投放口202,多个第二垃圾箱400的容量、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实现对锐器的收集,方便实现对不同种类的垃圾的分类。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垃圾投放口201与第二垃圾投放口202的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形,只要能实现对垃圾的投放即可;所述第一垃圾投放口201的开口的截面面积可以与第一垃圾箱300入口的截面面积相同也可不同,只要能实现对垃圾的收集即可;第二垃圾投放口202的开口的截面面积可以与第二垃圾箱400入口的截面面积相同也可不同,只要能实现对锐器的收集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体100可采用可折叠的纸张或者塑料材质进行生产,方便运输和存储,方便拿取及使用。第一垃圾投放口201和第二垃圾投放口202可根据需求直接在盖板200上进行开口即可,制造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垃圾箱400包括锐器箱体401和遮挡盖402;所述锐器箱体401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01内,所述遮挡盖402的一侧与所述锐器箱体401的一侧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遮挡盖402的另一侧与所述锐器箱体401的另一侧能够闭合,所述遮挡盖402用于在第二垃圾箱400装满后,封闭第二垃圾箱400。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遮挡盖402的前侧与锐器箱体401的前侧可转动连接,遮挡盖402的后侧与锐器箱体401的后侧能够闭合,在正常使用时,如图5所示,所述遮挡盖402处于折叠状态,锐器箱体401的上端处于打开状态,方便锐器类垃圾的投放;当第二垃圾箱400内的垃圾存放满后,为避免锐器对处理人员的划伤,直接将遮挡盖402盖合在锐器箱体401的上端,实现对第二垃圾箱400的封闭,方便对第二垃圾箱400的垃圾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盖402的另一侧设有卡合件403,所述锐器箱体401的另一侧设有卡合槽404,所述卡合件403与卡合槽404连接,以使遮挡盖402与锐器箱体401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遮挡盖402的后侧上设有卡合件403,所述锐器箱体401上设有与卡合件403配合的卡合槽404,所述卡合件403与卡合槽404连接,实现对锐器箱体401的封闭。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遮挡盖402与锐器箱体401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实现遮挡盖402与锐器箱体401的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锐器箱体401的一端设有开口部405和遮挡部406;所述遮挡盖402用于遮挡开口部405,所述遮挡部406的一侧与锐器箱体401的一侧连接,所述遮挡盖402的一侧与遮挡部406的另一侧连接,所述遮挡盖402的另一侧与锐器箱体401的另一侧能够打开或者闭合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锐器箱体401的上端设有开口部405和遮挡部406,所述遮挡部406的左侧与锐器箱体401的左侧连接,所述遮挡盖402的左侧与遮挡部406的右侧连接,所述遮挡盖402的右侧与锐器箱体401的右侧能够闭合,遮挡盖402在打开时,能够折叠放置在遮挡部406上,避免出现遮挡盖402无处放置易丢失的问题,同时,方便对锐器箱体401实现封闭,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部405上设有阻止遮挡盖402移动的止挡部407,所述止挡部407与锐器箱体401的内壁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开口部405的侧壁上设有止挡部407,止挡部407能够对封闭后的遮挡盖402的底端进行止挡,避免出现遮挡盖402掉落进锐器箱体401内的现象,保证遮挡盖402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00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可回收消毒医疗用品的侧箱102。

如图1-3所示,所述箱体100的侧面上设有侧箱102,实现对可回收消毒医疗用品的放置,如止血带、镊子和鸭舌板等。

进一步地,所述侧箱102为可折叠式。

所述侧箱102为可折叠式,所述侧箱102为纸板折叠而成,可根据使用需求决定侧箱102的打开或者折叠,满足不同使用状况下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00的另一端上设有卡紧所述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的凹槽。

所述箱体100的底端面设有凹槽,用于将第一垃圾箱300及第二垃圾箱400的底端卡紧,实现对第一垃圾箱300及第二垃圾箱400的固定,避免出现第一垃圾箱300及第二垃圾箱400在箱体100内部晃动的现象,保证第一垃圾箱300及第二垃圾箱400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500;所述连接件500包括第一连接件501和第二连接件502,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的一端与箱体100连接,所述连接件500的一端与盖板2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502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盖板200的另一侧与箱体100的另一侧能够闭合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为卡合扣,所述卡合扣设在箱体100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为卡紧件,卡紧件与卡合扣连接,实现盖板200与箱体100的闭合连接,当需要两者之间打开时,直接按压卡合扣的两侧,实现对卡紧件的松开,控制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501还可为粘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为粘贴件,粘接件与粘贴件连接,实现盖板200与箱体100的连接,连接方便,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200上设有用于打开盖板200的把手203。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200的上端设有把手203,方便对盖板200的打开,实现对第一垃圾箱300与第二垃圾箱400内垃圾的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