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664发布日期:2018-12-14 22: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提拉带、吸管内包装的饮料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料盒使用时必须用手握住饮料盒,人手无法一次搬运较多散装的饮料盒。另外,现有附吸管的饮料盒上的插管口直接暴露在外界的空气当中,当饮料盒长期放在货架上时插管口难免积有灰尘,顾客挑选时也会进行触摸,十分不卫生,即使使用时擦拭也 很难擦拭干净,而且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饮料盒,人们只需几根手指便能拿起,更加便于携带、卫生,且更容易将饮料倾倒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饮料盒,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一侧面贴附有具有弹性的长条状提拉带,所述的提拉带上、下两端固定粘贴在盒体上,所述的提拉带中部与盒体侧面之间具有容纳手指穿过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盒体为长方形体,盒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封装盒体的粘合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提拉带上端沿着盒体侧壁向上延伸弯折直至穿过盒体顶面的粘合带形成提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盒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的开口表面覆盖有一层易撕带,易撕带下方设置有一层隔离层,所述的开口内插装有吸管,吸管呈倒置L形,吸管的上段位于易撕带与隔离层之间,吸管的下段插装在隔离层以下的盒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开口设置在盒体顶面的一直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开口所在的直角的侧边上设置有便于倾倒的导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盒体侧面贴附的提拉带类似杯把,人们饮用时只需几根手指,便能拿起饮料盒,顶面设置有提拉环,便于人手一次携带更多的盒的饮料,另外吸管内置,更加卫生,开口设置在边角处且设置有导流槽,便于将盒中的饮料倾倒出 。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提拉带;3.粘合带;4.提拉环;5.开口;6.易撕带;7.隔离层;8.吸管;9.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饮料盒,人们只需几根手指便能拿起,更加便于携带、卫生,且更容易将饮料倾倒出。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的如图1-2所示,揭示了一种新型饮料盒,包括盒体1,所述的盒体1一侧面贴附有具有弹性的长条状提拉带2,所述的提拉带2上、下两端固定粘贴在盒体1上,所述的提拉带2中部与盒体1侧面之间具有容纳手指穿过的间隙。手指穿过提拉带2与盒体1之间,提拉带2类似于杯把作用,便于携拿,更加省力。

优选地,所述的盒体1为长方形体,盒体1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封装盒体1的粘合带3。该盒体1为常见的饮品包装盒,对盒体1无特殊要求,便于取得,无需增加成本,提拉带设置在盒体四个侧面的任一侧面上均可。

另外,所述的提拉带2上端沿着盒体1侧壁向上延伸弯折直至穿过盒体1顶面的粘合带3形成提拉环4。提拉环4与提拉带2为一体成型,提拉带2穿过粘合带3后,自由端再粘接在粘合带3上形成提拉环4,提拉环4便于人手一次携拿更多盒的饮料。

还有,所述的盒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开口5,所述的开口5表面覆盖有一层易撕带6,易撕带6下方设置有一层隔离层7,所述的开口5内插装有吸管8,吸管8呈倒置L形,吸管8的上段位于易撕带6与隔离层7之间,吸管8的下段插装在隔离层7以下的盒体1内。吸管8设置在盒体1内更加卫生。

所述的开口5设置在盒体1顶面的一直角处。所述的开口5所在的直角的侧边上设置有便于倾倒的导流槽9。开口5设置顶面直角处,且设置导流槽9,便于倾倒出饮料。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撕开易撕带6即可,L形吸管8即可使用,当盒体1内饮料量无法通过吸管8吸出,撕开隔离层7,将饮料从开口5处经由导流槽9倒出,减少饮料残留在饮料盒内产生浪费。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