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697发布日期:2019-01-08 22:1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



背景技术:

溜井是地下采矿中用于存储溜放采场运移矿石的主要通道,原矿分别从每条进路搬运或铲运到采场溜井,继而经过下一步溜放、破碎、提运等一系列工序,到达地面。

龙首矿采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溜井深度一般为60-100m,溜井掘进施工一般采用从下挖的方式施工,人员和毛石采用提升绞车提升。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淘汰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推动金属非金属矿山设备和工艺的改善,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保障能力,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其中Φ1.2m以下(不含Φ1.2m)的绞车卷筒4用于升降人员的提升绞车(自发布之日起一年后禁止使用);根据《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要求:保证设备在安装以后不会发生咬绳,钢丝绳缠绕整齐,设备布置合理,绞车卷筒4的布置必须满足地轮1中心与绞车卷筒4上的钢丝绳的最大偏角小于1°30′的要求(见图1)。

根据溜井施工方式,提升绞车在溜井施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用Φ1.2m的提升卷筒4的宽度最小为0.8m,要满足钢丝绳与地轮1中心小于1°30′夹角的要求,稳车间至少要布置在距离地轮1为15.3m外,才能保证安全需要,考虑到常规施工工艺,需安装2台提升绞车来提升吊桶,根据设备安全规程,稳车间要留有0.8m安全距离,再加上稳车3的自身的宽度2.0m,地轮1与井筒中心距离至少需2m,则卷扬硐室联络道的长度至少需有22.9m,实际施工中设备间距往往在1m以上,再考虑到卷扬前方盘型制动器和深度指示器的位置,实际卷扬硐室联络道距离要达到25m,卷扬硐室联络道断面在10m2左右,施工一条溜井措施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卷扬硐室联络道过长,不但增加掘进、支护工程量,而且掘进的毛石还影响矿区环境。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慕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溜井掘进工程中为保证绞车卷筒上的钢丝绳与地轮中心之间的最大偏角要求而造成卷扬硐室联络道过长,不但造成掘进、支护工程量增加,而且造成掘进的毛石影响矿区环境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包括地轮、绞车卷筒轴,绞车卷筒轴上连接有驱动装置,绞车卷筒轴上装有绞车卷筒,绞车卷筒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绞车卷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绞车卷筒上还装有挡绳板,且挡绳板位于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间,挡绳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焊接有两块对称的弧形板,且两块弧形板套装在绞车卷筒上后与绞车卷筒紧固,挡绳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绞车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地轮后连接有吊桶。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中装有螺栓,弧形板套装在绞车卷筒上后与绞车卷筒通过螺栓紧固。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与绞车卷筒轴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地,挡绳板为厚度10mm的钢板。

进一步地,挡绳板与第一挡板的中间位置与地轮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钢丝绳之间的水平偏角α小于1°30′。

进一步地,挡绳板安装在绞车卷筒的中部。

进一步地,弧形板的宽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通过将钢丝绳缠绕在挡绳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绞车卷筒上,由于满足规定要求的绞车卷筒的最小直径为1.2米,对应的绞车卷筒的宽度为0.8米,所以绞车卷筒的宽度不可减小。所以通过改变绞车卷筒的有效宽度,继而在保证绞车卷筒两端缠绕绳与地轮中心的夹角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缩短地轮与绞车卷筒之间的距离,既缩短了卷扬硐室联络道长度,实现了溜井掘进措施工程量减少,减低了溜井措施工程量及投资费用,有效提高了掘进效率。且挡绳板通过与它焊接的弧形板紧固在绞车卷筒上,可以根据溜井深度调整弧形挡绳板在绞车卷筒上的位置,实现缩小溜井措施工程量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中装有螺栓,弧形板套装在绞车卷筒上后与绞车卷筒通过螺栓紧固。方便拆卸,可以根据挡绳板在绞车卷筒上的实际位置而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挡绳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绞车卷筒的中心以及地轮的中心之间形成连线,连线与钢丝绳之间的水平偏角α小于1°30′。

可以保证安装以后不会发生咬绳,钢丝绳缠绕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挡绳板安装在绞车卷筒的中部,可以有效缩短一半地轮与绞车卷筒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 地轮;2. 钢丝绳;3. 稳车;4. 绞车卷筒;5. 吊桶;6. 第一挡板;7. 第二挡板;8. 挡绳板;9. 弧形板;10.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3所示,一种应用于溜井施工中的提升绞车装置,包括地轮1、绞车卷筒轴,绞车卷筒轴上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连接有电机。

绞车卷筒轴上装有绞车卷筒4,绞车卷筒4的两端设有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绞车卷筒4上还装有挡绳板8,挡绳板8为厚度为10mm的钢板切割制成。且挡绳板8位于第一挡板6及第二挡板7之间,挡绳板8靠近第二挡板7的一侧焊接有两块对称的弧形板9,两块弧形板9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中装有螺栓10,弧形板9套装在绞车卷筒4上后与绞车卷筒4通过螺栓10紧固,弧形板9为宽度为20mm的钢板。挡绳板8与第一挡板6之间的绞车卷筒4上缠绕有钢丝绳2,钢丝绳2绕过地轮1后连接有吊桶5。挡绳板8与第一挡板6的中间位置与地轮1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钢丝绳2之间的水平偏角α小于1°30′。绞车卷筒4与地轮1之间设有稳车3,稳车的作用是是吊吊盘,绞车的作用是吊吊桶5,吊桶5用来上下人,提升毛石,在溜井进行其他作业时人利用吊盘进行作业,吊盘是人进行其他作业的工作平台,溜井中既有吊桶5,又有吊盘,吊盘的直径比溜井小10cm左右,绞车钢丝绳在稳车上部运行。

当挡绳板8安装在绞车卷筒4的中部时。当直径为1.2米时,挡绳板8的内弧直径为1.2m,挡绳板8的外弧直径为1.5m。绞车卷筒4的最小宽度为0.8米。在本实施例中的改进前的绞车卷筒4的宽度B为1米,则改进后的绞车卷筒4的有效宽度既挡绳板8与第一挡板6之间的距离B1为0.5米,取α为1°30′,则绞车卷筒4与地轮1之间的距离L=(B1/2)/ tanα=9.55(米)。加上地轮与井筒中心距离2m共11.55m,相比改进前,卷扬硐室联络道工程量缩短了13.45m。且挡绳板8的位置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缩短不同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