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布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469发布日期:2018-12-18 21:1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布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布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垃圾袋作为收集、处理垃圾的便携袋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生活垃圾中也有可以进行回收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现有的垃圾袋只具有盛放垃圾的功能,所有的垃圾统一扔在同一垃圾袋中,并没有分类功能。

现有的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将各种垃圾统一扔在同一个垃圾袋中,将给后期垃圾的分类处理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现有的垃圾袋为一次性的塑料材料,由此在使用垃圾袋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布袋,该垃圾布袋能够实现垃圾多类别分类存放,便于垃圾的后续分类处理,且该垃圾布袋能够多次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布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袋体内设置有多个存放腔,各所述存放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所述袋体外侧设置有多个口袋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前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长袋,各所述第一长袋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一短袋。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一长袋呈排列分布于所述袋体的前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排列分布的第二长袋,各所述第二长袋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二短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左右两侧沿所述袋体的高度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短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袋、所述第二长袋、所述第一短袋、所述第二短袋和所述第三短袋均为方形口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包括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间隔设置有多块布料面板,所述布料面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各所述存放腔。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布料面板之间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顶侧连接有提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袋体的材料为无纺布。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袋体顶侧的开口投放垃圾至袋体内,而袋体内的多个存放腔能够放置多种类型的垃圾,袋体侧部设置的多个口袋单元进一步提高该垃圾布袋的垃圾存放容量,且使得垃圾的分类存放更加细化,满足多类别垃圾的暂存需求;此外,垃圾布袋的结构强度高,能够多次循环使用,实现节能环保。

2、袋体的前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长袋,各第一长袋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一短袋;袋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排列分布的第二长袋,各第二长袋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二短袋,袋体的左右两侧沿袋体的高度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短袋。长袋和短袋的组合结构使得口袋单元的占用空间小,且使得该袋体的垃圾容量及垃圾存放类别增加,由此充分利用了袋体的外侧空间。

3、袋体的顶侧连接有提手,由此使得该垃圾布袋拿持方便,而该提手也可以悬挂固定,进而使得垃圾布袋设计合理。

4、袋体的材料为无纺布,而无纺布为环保材料,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从而使得该垃圾布袋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布袋的俯视图。

图中:1、袋体,2、第一长袋,3、第二长袋,4、第三短袋,5、布料面板,6-提手;11、存放腔,21、第一短袋,31、第二短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布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顶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袋体1内设置有多个存放腔11,各所述存放腔11与所述开口相连通,所述袋体1外侧设置有多个口袋单元。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袋体1顶侧的开口投放垃圾至袋体1内,而袋体1内的多个存放腔11能够放置多种类型的垃圾,袋体1侧部设置的多个口袋单元进一步提高该垃圾布袋的垃圾存放容量,且使得垃圾的分类存放更加细化,满足多类别垃圾的暂存需求;此外,垃圾布袋的结构强度高,能够多次循环使用,实现节能环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的前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长袋2,各所述第一长袋2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一短袋21。第一长袋2和第一短袋21的组合结构使得口袋单元的占用空间小,且使得该袋体1的垃圾容量及垃圾存放类别增加,而为了使得第一长袋2的设置更加合理,各所述第一长袋2呈排列分布于所述袋体1的前侧,由此充分利用了袋体1的外侧空间。

优选地,所述袋体1的后侧设置有多个排列分布的第二长袋3,各所述第二长袋3的底侧均设置有第二短袋31。所述袋体1的左右两侧沿所述袋体1的高度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短袋4,基于上述结构,最大化地利用了袋体1的外侧空间,使得该垃圾布袋能够暂存大量的垃圾,且使得垃圾的存放类别更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袋2、所述第二长袋3、所述第一短袋21、所述第二短袋31和所述第三短袋4均为方形口袋,方形口袋有利于垃圾的固定及存放,避免垃圾溢出。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口袋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形状,只不过方形口袋为一优选方案。

此外,所述袋体1包括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间隔设置有多块布料面板5,所述布料面板5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各所述存放腔11,由此使得存放腔11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减少该垃圾布袋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各所述布料面板5之间相互平行,由此使得容纳腔内能够稳定地存放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的顶侧连接有提手6,由此使得该垃圾布袋拿持方便,而该提手6也可以悬挂固定,进而使得垃圾布袋设计合理。

具体地,所述袋体1的材料为无纺布,而无纺布为环保材料,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从而使得该垃圾布袋结构稳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布袋,通过袋体1顶侧的开口投放垃圾至袋体1内,而袋体1内的多个存放腔11能够放置多种类型的垃圾,袋体1侧部设置的多个口袋单元进一步提高该垃圾布袋的垃圾存放容量,且使得垃圾的分类存放更加细化,满足多类别垃圾的暂存需求;此外,垃圾布袋的结构强度高,能够多次循环使用,实现节能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