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950发布日期:2019-03-13 23:4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作为一种混凝土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公路、铁路、水利、港口码头等领域。为便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混凝土预制桩的两端需要安装端板。制作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前,需先将端板与带钢(抱箍皮)进行铆接或焊接。无论是自动铆接还是自动焊接,都需要将端板逐块搬运到铆接工位或焊接工位,目前端板上料仍需要人工逐块搬运,人工搬运劳动强度极大,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其自动上料,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其中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前部设有向后上方倾斜的端板传输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后部设有上表面向后下方倾斜的端板溜架,所述底架与端板传输架上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端板通过提升机构提升至端板溜架上端后从端板溜架上滑落。

优选地,所述端板传输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腔沿纵向设有多个支承杆,所述端板放置于支承杆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支承杆由两个第一支承杆和两个第二支承杆组成,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杆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承杆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承杆的后部。

优选地,所述框架内腔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滑道。

优选地,所述滑道与所述支承杆平行设置,所述滑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º~80º。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及驱动装置带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端板支撑架连接,所述端板支撑架滑动设置于两条所述滑道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由所述驱动装置带动的 ,两个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分别通过设置于端板传输架上端的两个定滑轮后与所述端板支撑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板支撑架上连接有两个滚轮支架,两个所述滚轮支架上分别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所述滑道上。

优选地,所述端板传输架的上部设有感应端板传输至预定位置的检测开关。

一种端板上料流水线,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及一输送机,所述端板自动上料装置的端板溜架正对着输送机上表面,所述输送机为辊筒线或皮带机。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端板上料装置及端板上料流水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易于维护;

2、本实用新型将多片成摞的端板放在端板支承架上,通过提升、检测,实现端板逐片分离、逐片输送,解决了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3、四条支承杆的巧妙布置,实现了该端板自动上料装置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端板,适用范围广;

4、提升机构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底架上,有效减少了本自动上料装置的空间,其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小规格端板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小规格端板的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大规格端板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大规格端板的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板上料流水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端板上料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底架1,底架1由位于上部的水平设置的矩形架体2及位于矩形架体2下端的多个支脚3连接组成。底架1的上表面前部位置设置有向后上方倾斜的端板传输架4。

端板传输架4包括矩形框架5,框架5内腔沿纵向设有多个支承杆,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多个支承杆由两个第一支承杆6和两个第二支承杆7组成,两个第一支承杆6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二支承杆7之间的间距,两个第一支承杆6位于两个第二支承杆7的后部。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端板8为小规格尺寸的端板,多个端板8放置于两个第一支承杆6上,多个端板8不与两个第二支承杆7接触。框架5的内腔的左、右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滑道9,滑道9与第一支承杆6、第二支撑杆7呈平行设置,滑道9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º~80º,本实施例采用倾斜角度为45º。

底架1的上表面后部设有上表面向后下方倾斜的端板溜架10,端板溜架10包括位于上部的溜板11,溜板1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12,用于防止端板8从溜板11的侧面滑出。溜板1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下端固定于底架1的上面。

底架1与端板传输架4上安装有提升机构,多个端板8通过提升机构提升至端板溜架10的上端后从端板溜架10上滑落。提升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及由驱动装置驱动的传动机构,本实施例驱动装置采用电机14。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由电机14驱动的卷筒15,两个卷筒15安装于底架1上且位于电机14的左、右两侧。两个卷筒15上的钢丝绳16分别通过设置于端板传输架4内腔上端的两个定滑轮17后与端板支撑架18连接。端板支撑架18滑动设置于两条滑道9上。端板支撑架18上连接有两个滚轮支架19,两个滚轮支架19上分别连接有滚轮20,两个滚轮20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滑道9上。

端板传输架4的上部设有感应端板8传输至端板传输架4预定位置的检测开关21。

工作时,参考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电机14反转,将端板支承架18移至两个滑道9的下端;

(2)将一整摞端板8吊到端板支承架18上;

(3)使电机14正转,通过钢丝绳16带动端板支承架18及多个端板8向上提升,当检测开关21检测到位于最上端的一块端板8提升到位时,电机14停止工作,被提升到位的端板8顺着溜板11滑下,进入下一道工序;

(4)自动重复步骤(3),端板8被逐块提升,并逐块顺着溜板11滑下,进入下一道工序;

(5)当一整摞端板8全部提升完后,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电机14自动停止;

(6)重复步骤(1),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组合使用。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大规格端板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及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多个大规格尺寸的端板8放置于两个第二支承杆7上。多个端板8不与两个第一支承杆6接触。这样设置的两条第一支承杆6和两条第二支承杆7,其布置巧妙,实现了该端板自动上料装置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端板8,适用范围广。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端板上料流水线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如图1所述的端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一输送机22,本实施例端板自动上料装置设置为两个。端板自动上料装置的端板溜架10正对着输送机22的上表面,本实施例的输送机为滚筒线。

工作时,端板自动上料装置上的端板8被逐块提升,通过端板溜架10滑落到输送机22上,由输送机22将端板8逐块送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实施例方法、结构,及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