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951发布日期:2019-03-13 23:4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



背景技术:

在目前建筑中,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注,费工费时,速度慢,而且比较笨重,抗震能力差,安全性低,在做抗震处理时难度较大。模块化的钢结构支撑的活动板房、厂房,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但是现有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多为集装箱改造而成,不适合作为住宅长期居住,不管是在舒适性还是安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与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安装方便、抗震效果好。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制造的房体、固定所述房体的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设有地基,所述地基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置槽内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板中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并关于所述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减震器,所述安置槽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房体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横梁以及立柱,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围城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柱为l型钢,所述横梁为h型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h型钢的腹板和面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弧形开槽,所述横梁上的所述开槽组成安置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上层所述横梁与下层所述横梁之间设有垂直板条,所述横梁两侧的所述板条交替设置,所述板条之间设有预制墙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板为箱型结构,所述底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端部的凸起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减震器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上连接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地基上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橡胶层与钢板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安置槽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有压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压簧端部设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橡胶层。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减震器垂向受力与变形,对房屋主体的垂向振动进行缓冲;第二减震器中的橡胶层与压簧共同在房屋主体小幅值位移时起到缓冲作用,房屋横向振动幅值加大时,金属条与导杆相抵,此时橡胶层单独被压缩,阻尼较大,避免房屋偏移幅度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房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安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横梁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房体,11.横梁,111.加强板,1111.开槽,12.立柱,13.板条,2.底板,21.主体部,22.凸起部,3.地基,31.安置槽,32.第一凹槽,33.第二凹槽,4.第一减震器,41.上连接板,42.下连接板,43.橡胶层,44.钢板层,5.第二减震器,51.开孔,52.导杆,53.压簧,54.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包括模块化制造的房体、固定房体的底板2,底板2下端设有地基3。地基3上设有安装槽,安置槽31包括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第二凹槽33位于底板2中部,第一凹槽32的数量为四个并关于第二凹槽33对称设置,第二凹槽33位于房体的四个角位置。第一凹槽32与第二凹槽33内设有垂直的第一减震器4,安置槽31侧壁与底板2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二减震器5。第一减震器4支承底板2及房体,底板2部分位于安置槽31内。第一减震器4垂向受力与变形,对房屋主体的垂向振动进行缓冲,第二减震器5允许房体做一定幅值的横向移动。

房体包括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包括横梁11以及立柱12,横梁11与立柱12围城立方体结构,立柱12为l型钢,横梁11为h型钢,h型钢的腹板水平设置。h型钢的腹板和面板之间设有加强板111,加强板111上设有弧形开槽1111,横梁11上的开槽1111组成安置通道,减轻结构重量并用来布置线路管道。

上层横梁11与下层横梁11之间设有垂直板条13,横梁11两侧的板条13交替设置,板条13之间设有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可以为防火隔音的板材,也可以为型材组装加工成的箱型框架结构,该箱型框架结构嵌在板条13之间,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在板条13外侧可固定装饰板以及涂覆防水层。

底板2为箱型结构,底板2包括主体部21以及位于主体部21两侧端部的凸起部22。主体部21为长方体结构,凸起部22为四个并对称设置在主体部21两侧端部位置,安装槽的形状与底板2形状相同,第二减震器5环绕底板2侧壁设置,凸起部2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器5。

第一减震器4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的上连接板41以及固定在地基3上的下连接板42,上连接板41与下连接板42之间设有多层间隔设置的橡胶层43与钢板层44。第二减震器5包括安置槽31侧壁上的开孔51,开孔51内设有圆柱形导杆52,导杆52上套有压簧53,压簧53一端与安装槽侧壁相抵,另一端与底板2侧壁相抵,导杆52朝向底板2侧壁一端与底板2侧壁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另一种实施例中,压簧53端部设有金属条54,金属条54与底座之间设有橡胶层43。金属条54沿底板2侧壁延伸方向延伸,并架在压簧53端部。橡胶层43与压簧53共同在房屋主体小幅值位移时起到缓冲作用,房屋横向振动幅值加大时,金属条54与导杆52相抵,此时橡胶层43单独被压缩,阻尼较大,避免房屋偏移幅度过大。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制造的房体、固定所述房体的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设有地基,所述地基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置槽内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板中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并关于所述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减震器,所述安置槽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该房屋安装方便、抗震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埃特(福建)智能房屋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9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