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285发布日期:2018-12-18 21:3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筒,具体涉及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



背景技术:

玻璃膜是一种贴膜,其色彩多样,节能环保,主要应用于装饰室内外玻璃,玻璃贴膜不但可以改变普通玻璃单调透明的形象,为室内外增添美感,还可以隔热阻寒,防爆抗震,为居家保暖同时添加安全保险。

玻璃膜在施工安装时,需要将保护膜揭去,露出胶层的一面贴于玻璃表面上。但因玻璃的尺寸均不是固定的,所以玻璃膜在购买时需要向卖家提供玻璃尺寸,由划膜机对其进行尺寸规划,划膜机价格贵,对于卖家而言不是大批量的不划算。通常情况下,玻璃膜尺寸裁剪还是靠刀片以及尺子,而且,卖家提供玻璃膜的尺寸会留有余边,即实际尺寸要大于买家提供的尺寸,主要是防止买家在贴时贴斜,或者尺寸与实际有所偏差。

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个体销售量很大,如果对膜进行长度的订制会显得很麻烦。综上所述,也就是说,玻璃膜的尺寸以及在张贴时存在尺寸需要裁剪,张贴出现倾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玻璃膜在销售时,买家个体需求差异大,销售量大,而玻璃膜裁剪麻烦以及买家在张贴时容易倾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拉伸后断膜方便,且张贴时可提供角度定位的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呈部分涡旋状,并在筒壁的一侧设有出膜条口;筒体还包括一筒盖以及筒底座,筒底座上设有一凹槽,凹槽内放置一滑刀头;所述滑刀头的基部可沿着设于筒体外侧壁对应出膜条口设置的滑槽条,在滑槽条内从筒底座滑向筒盖方向;在所述筒体的一侧还设有一收卷条,在收卷条的端部插设一转把。

所述收卷条的一端套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一设于筒底座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在出膜时,筒底座上的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收卷条旋转。

在所述收卷条上设有一双面胶条。

在筒壁靠近出膜条口的地方还设有水平仪。

在滑刀头的头部嵌设一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筒在做为玻璃膜运输包装使用的同时还可以做为玻璃膜施工贴膜时使用,通过出膜条口的设置出膜,通过收卷条对保护膜进行收卷,可使贴膜及揭保护膜同步进行且不会使膜张贴时因表面粘性的原因,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使膜表面形成折痕,而且通过滑刀头可做到张贴后断膜的快捷以及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4,具有断膜功能的包装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横截面呈部分涡旋状,涡旋状的结构具有内外层,所述筒体1筒壁11形成内层13与外层14,内层14与外层13之间就形成出膜道15,而在筒壁11的一侧顺着出膜道15就形成了出膜条口12。出膜条口12在出膜时,膜体随着出膜道15成卷状的膜体在筒体1内展开会很自然,表现在出膜速度快无阻力感。

筒体1还包括一筒盖2以及筒底座3,筒底座3上设有一凹槽31,凹槽31内放置一滑刀头4;所述滑刀头4的基部41可沿着设于筒体1外侧壁对应出膜条口12设置的滑槽条5,在滑槽条5内从筒底座3滑向筒盖2方向;在所述筒体1的一侧还设有一收卷条6,在收卷条6的端部插设一转把61。转把61可从收卷条的端部拆下,所述收卷条的端部设有几何形凹槽,转把61通过匹配几何形凹槽带动收卷条6转动。

所述筒体1、筒盖2以及筒底座3由回收废纸制作而成。筒盖2、筒底座3直接由粘胶固定于筒体1上,另外,在实施时,用于固定收卷条6两端的部分可由筒盖2、筒底座3直接延伸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下:

继续参阅图4,客户在收到货后,将筒盖2打开,拿出成卷状的玻璃膜,撕开最外侧粘固用的胶一口咬定,展开玻璃膜的最外层,并沿着筒壁11所设出膜条口12将玻璃膜放回筒体1内,使玻璃膜最外层展开的膜体部分露出于出膜条口12。

将筒盖2盖回筒体1上,此时需注意将玻璃膜的侧边卡入筒盖2所设限位出膜槽,以及将收卷条6的一端对应放回筒盖2所在的收卷条固定端。接着,将筒体1横向放置,让出膜条口12对应玻璃A所要粘的一面,并且如有必要将筒体1一侧的筒盖2或筒底座3抵在玻璃A框架的内侧,以使筒体1能呈水平状态。

贴玻璃膜时,需要将玻璃膜B的保护膜C揭去,揭去的保护膜C先用手拉至收卷条6上,然后能过收卷条6端部插设的转把61进行收卷。玻璃膜B与玻璃A之间需要大量的水暂时使两者接触不发生粘合,所以先用喷水壶D对玻璃A表面喷水,然后将揭去保护膜C的玻璃膜B部分附着于玻璃A喷了水的表面,再用喷水壶D对着玻璃膜B具有粘性的一面喷水。

之后,在筒体1与玻璃A所在窗框呈水平状态下,左手抓着筒体1,右手握着转把61,筒体1向下移动,过程中,右手握着转把61转动,使得保护膜C与玻璃膜B能做到同步,当然过程中,因玻璃A与玻璃膜B具有粘性的表面都要保持有水,所以可以先拉出玻璃膜B以及收卷保护膜C一段距离后,对玻璃膜B具有粘性的表面和玻璃A表面喷水,然后左手再抓着筒体1向玻璃A靠近,而右手可以放开转把61,右手握着刮板对着玻璃膜B上表面将玻璃膜B与玻璃A之间的水刮出。

整个过程都是玻璃膜B大范围的与保护膜C剥离,而且还能在玻璃膜B贴于玻璃A上后不久就可以用刮板操作,不会出现像之前整张粘时,因揭开一部分而使玻璃膜B一角被拉起,表面形成凹凸,并随着保护膜C揭开使得已经粘合在玻璃A表面的玻璃膜B部分需要撕下后再重新定位,然后再贴合在玻璃A上,甚至是需要在两者之间再重新喷水,也不会出现所贴的玻璃膜B表面会有折痕。

另外,在施工时,筒体1一侧的筒盖2或筒底座3(即收卷条6无转把61的一端)可以完全抵在玻璃A框架的内侧,这样即不需要考虑水平问题,施工起来又省力。

等到筒体1下移到玻璃A的最下方后,先停止收卷条6转把61的转动,将出膜条口12转至玻璃膜B能抵到玻璃A最下方的位置,此时拉出的玻璃膜B长度也正好是能覆盖玻璃A的最下方边沿,然后旋转筒体1的角度以腾出可操作滑刀头4的空间。然后提一下筒体1,使其玻璃膜在出膜条口12上绷直,将滑刀头4由筒底座3滑向筒盖2方向并在滑槽条5内滑动,通过滑刀头4头部切断玻璃膜,最后旋转收卷条6将最后附着在玻璃膜B上的保护膜C收卷揭开,将玻璃膜附着到玻璃A上即可。然后通过刮板对未刮的地方开始刮水处理即可。

进一步,做为对本实施方式的改进,所述收卷条6的一端套有从动齿轮(图未标),从动齿轮(图未标)与一设于筒底座3上的主动齿轮(图未标)啮合,在出膜时,筒底座3上的主动齿轮(图未标)旋转带动从动齿轮(图未标)转动,从而实现收卷条旋转。

在实施时,玻璃膜需要收卷在一转棒上,转棒的一端可插入主动主动齿轮,这样出膜的同时,主动主动齿轮(图未标)旋转,就会带动从动齿轮(图未标)转动,因两者是跪倒,转动时的方向相反,即实现玻璃膜伸出,保护膜从玻璃膜上揭开的效果,且两者通过主动齿轮(图未标)与从动齿轮(图未标)的齿数相同以达到同步的效果。

进一步,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在所述收卷条6上设有一双面胶条(图未标)。在本实用新型中,双面胶条可直接将从玻璃膜上揭展开的保护膜固定,并随着收卷条6的转动而收卷。

另外,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在筒壁靠近出膜条口的地方还设有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在出厂时通过粘胶在筒体1平放后粘于筒壁11上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水平仪可起到辅助玻璃B初期从出膜条口12出来粘于玻璃A表面时的需求,在后期的作用就不大了。

进一步,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在滑刀头4的头部嵌设一刀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