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926发布日期:2019-02-12 21:50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



背景技术:

量油孔用于测量石化储罐内各种物料的标高、温度等,还可以用于物料取样, 目前国内量油孔主要有脚踏式、旋转式、环保型以及带锁型量油孔, 量油孔采用碳钢或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安装于石化储罐顶部。大部分量油孔采用方便简单的脚踏式量油孔,也可用旋转式量油孔,为了防盗,还可采用带锁量油孔。在某些特定介质工作状态下,比如化工物料,由于化工物料常带有不同程度的有害气味,测量时不能排放到大气中,为了能完成测量程序,确保环境不受影响和操作工人操作安全,通常采用环保型狭口量油孔。

目前国内量油孔基本能满足工业需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现有量油孔的设计中,为防止量油尺与量油孔间发生摩擦静电对量油孔的材质以及密封垫片的材质做了要求,但是通常密封垫片采用的是非金属材质,这样量油孔盖产生的静电无法可靠导出。2、量油工人在量油之前,没有消除人体和测量工具(如量油尺、绳索等)所带的静电,工人在到达罐顶后也没有有效的措施消除这部分静电,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静电的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包括量油孔本体,所述量油孔本体安装在储罐的罐顶上,所述量油孔本体的顶部设有量油孔盖,该防静电量油孔还包括量油孔静电消除装置,所述量油孔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和导线,所述第一导电机构设置在所述量油孔盖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设置在所述罐顶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导线等电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母、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弹簧垫圈,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固定在所述量油孔本体的顶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弹簧垫圈和所述第一螺母依次套在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线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垫圈和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垫圈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接线耳、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弹簧垫圈,所述接线耳固定在所述罐顶上,所述接线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弹簧垫圈和所述第二螺母依次套在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线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弹簧垫圈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垫圈位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量油孔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静电消除装置,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设置在所述罐顶上。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量油孔包括两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两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关于所述量油孔本体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的中心和所述量油孔本体的中心在同一个平面上。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包括支撑板、接地端板和至少一个第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罐顶上,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所述接地端板,所述接地端板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三螺栓。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三个所述第三螺栓,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螺栓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与所述量油孔本体的距离为1.2m-2.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量油孔静电消除装置能够消除所述量油孔本体上的静电,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能够消除人体和测量工具带的静电,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量油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量油孔本体; 101、量油孔盖; 2、罐顶; 3、第一导电机构; 301、第一螺栓; 302、第一螺母; 303、第一弹簧垫圈; 304、第一接线端子; 4、第二导电机构; 401、接线耳; 402、第一通孔; 5、导线; 6、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601、支撑板; 602、接地端板; 603、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储罐的防静电量油孔,包括量油孔本体1,所述量油孔本体1安装在储罐的罐顶2上,所述量油孔本体1的顶部设有量油孔盖101,该防静电量油孔还包括量油孔静电消除装置和至少一个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

其中, 所述量油孔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机构3、第二导电机构4和导线5,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设置在所述量油孔盖101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4设置在所述罐顶2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4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之间通过所述导线5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导电机构4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电位相等。

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包括第一螺栓301、第一螺母302、第一接线端子304和第一弹簧垫圈303,所述第一螺栓301的头部固定在所述量油孔本体1的顶端,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4与所述导线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4、所述第一弹簧垫圈303和所述第一螺母302依次套在所述第一螺栓301的螺杆上,即,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4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垫圈303和所述第一螺栓301的头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垫圈303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4和所述第一螺母302之间。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第一弹簧垫圈303两端的弹力始终作用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4和所述第一螺母302上,由于第一接线端子304紧邻所述第一螺栓301的头部,从而使第一弹簧垫圈303的弹力始终作用在所述第一螺栓301的头部和所述第一螺母302上,防止第一螺母302相对第一螺栓301松动,增强了第一导电机构3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导电机构4包括接线耳401、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弹簧垫圈,所述接线耳401固定在所述罐顶2上,所述接线耳401上设有第一通孔402,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2,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线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弹簧垫圈和所述第二螺母依次套在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上,即, 所述第一通孔402位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402和所述第二弹簧垫圈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垫圈位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螺母之间。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第二弹簧垫圈的弹力始终作用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螺母上,由于第二接线端子紧邻所述第一通孔402,所述第一通孔402紧邻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从而使第二弹簧垫圈的弹力始终作用在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螺母上, 防止第二螺母相对第二螺栓松动,增强了第二导电机构4的稳定性。

于使用时, 由于第一导电机构3和第二导电机构4通过导线5连接,使第一导电机构3和第二导电机构4的电位相等,量油孔盖101上的静电经过第一导电机构3传导至第二导电机构4,再从第二导电机构4传导至罐顶2,由于一般储罐在使用时整体都会接地线,因此静电可以从罐顶2传导至地线,从而实现消除量油孔盖101上的静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设置在所述罐顶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关于所述量油孔本体1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的中心和所述量油孔本体1的中心在同一个平面上。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与所述量油孔本体1的距离为1.2m-2.0m,优选为1.6m。进行量油操作时,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与该设施相连。

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包括支撑板601、接地端板602和至少一个第三螺栓603,所述支撑板60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罐顶2上,所述支撑板601的顶部设置所述接地端板602,所述接地端板602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三螺栓603。在本实施例中, 每一个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包括三个所述第三螺栓603,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螺栓603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 支撑板601、接地端板602和第三螺栓603均为导电体。

在实际应用时, 工人手持测量工具并将测量工具与所述第三螺栓603接触或连接,人体和测量工具上的静电可以通过第三螺栓603、接地端板602和支撑板601传导至罐顶2,由于罐顶2接地线,因此静电可以从人体和测量工具传导至地线,从而实现消除人体和测量工具上的静电。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能够消除所述量油孔本体1上的静电,所述人体静电消除装置6能够消除人体和测量工具带的静电,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