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581发布日期:2019-01-04 23: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移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虽然其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安全的巨大挑战和压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煤炭消费量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煤炭行业中运输煤炭被称为主运输,除此之外的运输(如人员、设备、材料及矸石等)被称为辅助运输。随着我国采煤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的采掘机械化程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矿山全员效率却仍然很低,究其原因,辅助运输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用于煤矿综采作业中采用了大量的电气设备,为了保证这些综采设备的正常作业,需要给其输送电力,由于其综采设备随开采进度进行移动,其所用的电缆要随综采设备的前移而跟进,需要其配用的电缆要留着余量,现行的办法是将这些预留余量电缆存储在巷道顶部单轨吊上伸缩存放,以跟进综采设备前移。这种存储方式因需要在巷道顶上安装单梁吊,存在着设施繁多,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煤矿设备管理和电缆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该装置可解决综采设备所用电缆的存储问题,便于电缆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包括首立架、尾立架和轨道,所述首立架和尾立架均设置在轨道上,首立架和尾立架可以沿轨道移动,所述首立架通过伸缩机构与尾立架联接,电缆设置在伸缩机构上,通过伸缩机构可实现电缆的收缩或展开,所述伸缩机构采用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

首立架与尾立架之间设有中立架和边立架,所述中立架和边立架均与伸缩机构联接,且中立架和边立架可沿轨道移动。

所述首立架、中立架、边立架和尾立架底部均设有与轨道联接的滚轮装配体。

电缆通过固定夹与伸缩机构联接,所述固定夹包括开口环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开口环滑动联接,通过固定环可封住开口环的开口,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电缆位于该环形结构内,所述开口环上设有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可以限制固定环的活动。

所述开口环内表面设有簧片。

所述开口环通过连接板与伸缩机构铰接。

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螺栓,所述开口环和固定环上均设有与固定螺栓联接的通孔。

所述开口环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环与限位块接触联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首立架和尾立架可以沿轨道移动,首立架通过伸缩机构与尾立架联接,电缆设置在伸缩机构上。首立架和尾立架分别与矿用设备联接,通过矿用设备牵引可带动首立架或尾立架移动,从而实现伸缩机构的伸缩,伸缩机构在伸缩时可带动与其联接的电缆伸缩,实现电缆的存储和伸展。首立架、尾立架和伸缩机构均位于轨道上,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首立架,2为滑块,3为伸缩机构,4为中立架,5为边立架,6为连接杆,7为尾立架,8为连接槽,9为滚轮装配体,10为轨道,11为固定夹,110为开口环,111为固定环,112为固定机构,113为簧片,114为连接板,115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煤矿用连杆式电缆存储装置,包括首立架1、尾立架7和轨道10,首立架1和尾立架7均设置在轨道10上,首立架1和尾立架7的下端与轨道10滑动联接,首立架1和尾立架7可以沿轨道10移动,首立架1通过伸缩机构3与尾立架7联接,电缆设置在伸缩机构3上,通过伸缩机构3可实现电缆的收缩或展开,伸缩机构3采用现有技术的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即可。轨道1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滑靴式轨道,或者其他适宜结构。

首立架1和尾立架7上分别设有与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联接的立杆,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上部两端分别与首立架1和尾立架7的立杆铰接;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下部两端分别与首立架1和尾立架7的立杆滑动联接,可以通过设置滑块2实现滑动联接。滑块2与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下端部铰接,滑块2上设有与立杆滑动联接的滑槽。当然,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的具体联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可以采用伸缩门等类似联接方式。

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拉伸时,滑块2可沿立杆上移;平行四边形式连杆机构缩回时,滑块2可沿立杆下移。由于电缆与伸缩机构3联接,当伸缩结构拉伸时,电缆被拉展;当伸缩机构3回缩时,电缆也相应回缩。电缆可与伸缩机构3两端的连接轴联接,伸缩结构拉伸时,两连接轴之间的距离增大(电缆伸长);伸缩结构收缩时,两连接轴之间的距离减小(电缆缩回)。

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的首立架1与液压自移无轨设备列车尾车的滑靴座采用连杆铰接,把液压自移无轨设备列车尾车的后推杆与滑靴式轨道10采用连杆铰接;本装置的尾立架7联接(铰接)有连接槽8,并通过该连接槽8与转载机采用连杆铰接。

借助于液压自移无轨设备列车牵引力,带动首立架1沿轨道10移动,首立架1逐渐远离尾立架7,使得伸缩机构3拉伸到最大位置,并将煤矿综采设备的电缆沿纵中线敷设于首立架1、伸缩机构3、尾立架7的顶部,电缆经过首立架1、伸缩机构3、尾立架7和连接槽8,一直通往转载机及其他设备。

当回采作业时,转载机回移,推动连接槽8及尾立架7沿轨道10移动,尾立架7逐渐接近首立架1,使得伸缩机构3缩回,并使得电缆回缩垂悬,从而实现了电缆存储功能。

为了保证电缆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及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在首立架1与尾立架7之间设有中立架4和边立架5,中立架4和边立架5均与伸缩机构3联接,且中立架4和边立架5可沿轨道10移动。

边立架5和中立架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设定,可均设有两个,两边立架5之间通过连接杆6联接,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边立架5联接,联接后可形成框型结构;伸缩机构3的数量具体根据架体(首立架1、边立架5、中立架4和尾立架7)的数量进行调整,可设有四个,分别为伸缩机构一、伸缩机构二、伸缩机构三、伸缩机构四。边立架5和中立架4与伸缩机构3以及首立架1与尾立架7之间的具体设置及连接关系为:

首立架1通过伸缩机构一与中立架4联接,中立架4通过伸缩机构二与两边立架5形成的框型结构联接,边立架5形成的框型结构通过伸缩机构三与另一个中立架4联接,另一个中立架4通过伸缩机构四与尾立架7联接。伸缩机构一的上部两端分别与首立架1(立杆)和中立架4铰接,伸缩机构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首立架1(立杆)和中立架4滑动联接,其余伸缩机构3二、伸缩机构3三、伸缩机构3四同理。

首立架1、中立架4、边立架5和尾立架7底部均设有与轨道10联接的滚轮装配体9。

如图3和4所示,电缆通过固定夹11与伸缩机构3联接,固定夹11包括开口环110和固定环111,固定环111与开口环110滑动联接,具体为:开口环110上设有相应的滑槽,固定环111设置在滑槽内,并与该滑槽滑动联接。当固定环111沿开口环110滑动时,固定环111可封住开口环110的开口,从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使用时,先将电缆置于开口环110内,然后转动固定环111使得固定环111封住开口环110的开口,将电缆限制在封闭的环形结构内,并通过开口环110上设有的固定机构112限制固定环111的活动,防止其滑动。

开口环110内表面设有簧片113,电缆置于开口环110内时,电缆与簧片113接触联接,并挤压簧片113使得簧片113产生弹性势能,簧片113对电缆产生作用力,从而实现对电缆的进一步固定。

开口环110通过连接板114与伸缩机构3铰接。连接板114的一端与开口环110固定联接,另一端与伸缩机构3(连接轴)铰接。采用铰接方式可以实现固定夹11的摆动。

固定机构112可为固定螺栓,开口环110和固定环111上均设有与固定螺栓联接的通孔。当固定环111封住开口环110的开口后,将固定螺栓穿过开口环110和固定环111上的通孔,并从开口环110的另一端伸出,然后再伸出端旋紧螺母,从而起到限制固定环111活动的作用。

开口环110上设有限位块115,固定环111与限位块115接触联接。当固定环111沿开口环110滑动时,固定环111被限位块115挡住,从而无法移动。限位块115可设置在开口环110的滑槽内。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