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9043发布日期:2019-04-05 21:5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力用线缆放置架,功能单一,结构简单,通常只能套上一个线轮,降低了使用效率。线轮在安装时,想要使线轮达到工作需求的位置,需要人力抬的高一点,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用线缆放置架只能套设一个线轮,且依靠人力抬高电力用线缆放置架以使得线缆达到工作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物机构沿着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载物杆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载物杆,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物杆上下运动;所述套筒组件套设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载物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且所述第二套筒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载物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挡环以及第二挡环;其中,所述第一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相对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固定杆;其中,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插设在所述第三套筒内,所述载物杆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固定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弹簧以及紧固销;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弹簧沿着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套筒之间;所述紧固销能够穿过所述第三套筒对所述固定杆紧固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放置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外壳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开口,所述载物杆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丝杠以及丝母;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杠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丝杠移动;所述丝母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丝杠穿设在所述丝母内,且所述丝杠能够驱动所述丝母移动;所述载物杆与所述丝母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放置架还包括第二减振弹簧、垫块以及照明灯;其中,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减振弹簧设置在所述垫块以及所述丝母之间;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因而,具有该线缆放置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架、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支架以及支撑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载物杆的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接,载物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相连接,支撑组件绕着底座旋转而远离载物杆的端部时,可将线轮从此载物杆的端部穿设在载物杆上的套筒组件上,当安装好后,可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位,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住载物杆;升降机构能够带动载物杆向上移动,且能够带动部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向上移动,从而提升线轮的高度;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物机构沿着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对应的载物杆以及载物杆上的套筒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套筒组件能够套设一个对应的线轮,从而本线缆放置架能够同时装载并提升多个线轮。

使用时,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转动,从而远离载物杆的一端部,再将线轮套设在载物杆的套筒组件上,再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处,并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载物杆,再利用升降机构带动载物杆升高,从而将线轮升高到合适的高度,避免了以往用人工抬高线缆用放置架以使线轮升高,节省了人力,尤其对于本线缆放置装置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而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以及提升线轮,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安装系统,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而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以及提升线轮,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工作状态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外壳,201-开口,3-驱动装置,4-丝杠,5-丝母,6- 垫块,7-第二减振弹簧,8-载物杆,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 第一挡环,12-第二挡环,13-铰接座,14-第三套筒,141-第一通孔, 15-锁紧螺栓,16-固定杆,161-第二通孔,162-第三通孔,17-第一减振弹簧,18-紧固销,19-支架,20-照明灯,21-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及线缆安装系统。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1、支架19、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支架19设置在底座1上;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19上,支架19用于支撑升降机构;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物机构沿着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8、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其中,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且支撑组件与底座1转动连接;载物杆8设置在支撑组件与升降机构之间,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载物杆8,升降机构能够带动载物杆8上下运动;套筒组件套设在载物杆8上,套筒组件用于套设线轮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包括底座1、支架19、升降机构以及载物机构;其中,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杆8、支撑组件以及套筒组件,支架19以及支撑组件均设置在底座1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19上,载物杆8的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接,载物杆8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相连接,支撑组件绕着底座1旋转而远离载物杆8的端部时,可将线轮21从此载物杆8的端部穿设在载物杆8上的套筒组件上,当安装好后,可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位,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住载物杆8;升降机构能够带动载物杆8向上移动,且能够带动部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1向上移动,从而提升线轮21的高度;载物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物机构沿着升降机构的周向分布,对应的载物杆8 以及载物杆8上的套筒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套筒组件能够套设一个对应的线轮21,从而本线缆放置架能够同时装载并提升多个线轮21。

使用时,将支撑组件相对底座1转动,从而远离载物杆8的一端部,再将线轮21套设在载物杆8的套筒组件上,再将支撑组件移动回原处,并使得支撑组件重新支撑载物杆8,再利用升降机构带动载物杆8升高,从而将线轮21升高到合适的高度,避免了以往用人工抬高线缆用放置架以使线轮21升高,节省了人力,尤其对于本线缆放置装置具有多套载物机构,因而具有多个套筒组件,从而可将多个线轮21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套筒组件上,而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多个线轮21升高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重复安装以及提升线轮21,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可选地,底座1为板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载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载物机构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载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载物机构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侧,既能够同时装载两个线轮21,又能够保证线缆放置架的平稳。其中,可选地,支架19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侧,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共同支撑升降机构,其中,一个载物机构对应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一侧,另一个载物机构对应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另一侧;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均为倒置的L型结构,且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开口 201相背离设置,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9以及第二套筒10;其中,第一套筒9套设并固定在载物杆8上;第二套筒10套设在第一套筒9上,且第二套筒 10能够相对第一套筒9以及载物杆8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套筒9固设在载物杆8上,第二套筒10套设在第一套筒9以及载物杆8上,且第二套筒10能够相对第一套筒 9以及载物杆8转动,当线轮21套设在第二套筒10上时,当线轮21 放线时,线轮21会发生旋转,进而线轮21带动第二套筒10围绕第一套筒9旋转,方便线轮21放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挡环11以及第二挡环12;其中,第一挡环11套设在第二套筒10的一端上;第二挡环12套设在第二套筒10的相对的另一端上。

在该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第一挡环11套设在第二套筒10的一端,第二挡环12套设在第二套筒10的另一端,从而第一挡环11 以及第二挡环12将第二套筒10的两端封住;当在第二套筒10上套设线轮21时,可将靠近支撑组件的挡环从第二套筒10上拆卸下来,再将线轮21套设在第二套筒10上,最后再将此挡环重新安装在第二套筒10上,第一挡环11以及第二挡环12封住第二套筒10的两端,防止线轮21从第二套筒10上脱落下来,更加安全可靠。其中,可选地,第二套筒10内开设有凹槽,第一套筒9设置在此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座13、第三套筒14以及固定杆16;其中,铰接座 13设置在底座1上,第三套筒14插设在铰接座13内,且第三套同与铰接座13通过锁紧螺栓15转动连接;固定杆16插设在第三套筒 14内,载物杆8可拆卸地插设在固定杆16内。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座13、第三套筒14以及固定杆16,铰接座13设置在底座1上,第三套筒14插设在铰接座13内,且第三套同与铰接座13通过锁紧螺栓15转动连接,固定杆16插设在第三套筒14内,当装载线轮21时,需要利用第三套筒14沿着远离载物杆8的一端转动,从而使得第三套筒14带动固定杆16沿着远离载物杆8的一端转动,载物杆8的一端同样从固定杆16上脱出并外露,方便操作者将线轮21从载物杆8外露的一端套设在载物杆8 上,进而再安装在第三套筒14上,且当安装好线轮21后,可将锁紧螺栓15用螺母锁紧,防止第三套筒14转动。当升降机构带动载物杆 8向上移动时,进而带动固定杆16在第三套筒14内向上滑动。

其中,可选地,固定杆16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62,载物杆8的一端插设进此第三通孔162内,从而实现了载物杆8与固定杆16的装配,即实现了载物杆8与支撑组件的装配。其中,可选地,固定杆 16的截面呈方形,避免了固定杆16在第三套筒14内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弹簧17以及紧固销18;其中,第一减振弹簧 17沿着固定杆16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固定杆16与套筒之间;紧固销 18能够穿过第三套筒14对固定杆16紧固限位。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弹簧17以及紧固销18,第一减振弹簧17沿着固定杆16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固定杆16与套筒之间,如果在线轮21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升降机构或者其他部件发生故障,导致载物杆8以及固定杆16突然掉落时,第一减振弹簧17 起到减振和缓冲的作用。

其中,可选地,第三套筒1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1,固定杆16 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61,当固定杆16上升到一定高度,且此时第二通孔161与第一通孔141相连通,紧固销18能够依次穿过第一通孔 141以及第二通孔161,从而使得紧固销18将固定杆16锁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的线缆放置架还包括外壳2,外壳2设置在支架19上,外壳2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上开设有开口201,载物杆8穿过开口201 与升降机构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外壳2设置在支架19上,并用于支撑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某些部件可设置在外壳2内,外壳2对升降机构的某些部件起到防护的作用;此外,外壳2上开设有开口201,载物杆8穿过此开口201与升降机构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丝杠4以及丝母5;其中,驱动装置3设置在外壳2的顶端;丝杠4设置在外壳2内;驱动装置3与丝杠4相连接,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丝杠4移动;丝母5设置在外壳2内,且丝杠4穿设在丝母5内,且丝杠4能够驱动丝母5移动;载物杆8与丝母5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工作时,驱动装置3驱动丝杠4旋转,有丝杠4与丝母5采用螺纹配合,因而能够将丝杠4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螺母的直线运动,即丝杠4带动螺母上升或者下降,又螺母与载物杆8相连接,从而丝母5能够带动载物杆8升降,当载物杆8上的第二套筒10套设有线轮21后,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线轮21升降。其中,可选地,驱动装置3为电机,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线缆放置架还包括第二减振弹簧7、垫块6以及照明灯20;其中,垫块 6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减振弹簧7设置在垫块6以及丝母5之间;照明灯20设置在支架19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减振弹簧7设置在垫块6以及丝母5之间,如果升降机构工作时,丝母5突然掉落,第二减振弹簧7起到减振和缓冲的作用。照明灯20设置在支架19上,方便夜晚的使用。其中,可选地,照明灯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放置架在使用时,首先拧松铰接座 13上的锁紧螺栓15,将第三套筒14和固定杆16一起向远离载物杆 8的方向旋转,固定杆16从载物杆8的末端摘下,然后把靠近支撑组件的挡环从第二套筒10上拧下,将线轮21套在第二套筒10上,拧回此挡环,第一挡环11和第二挡环12对线轮21起到限位的作用,最后将第三套筒14和固定杆16一起向载物杆8的方向旋转,固定杆 16套回载物杆8的末端上;启动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带动丝杠4旋转,丝杠4带动丝母5上升,丝母5带动载物杆8上升,载物杆8带动第二套筒10上升,第二套筒10带动线轮21上升,载物杆8上升的同时,也带动固定杆16在第三套筒14内向上滑动,丝母5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停止上升,关闭驱动装置3,且此时第二通孔 161与第一通孔141连通,将固定销穿过第二通孔161和第一通孔 141,使固定杆16锁死不下降。如果在线轮21上升的过程中,丝母 5发生损坏而突然掉落,第一减振弹簧17和第二减振弹簧7起到减振和缓冲的作用。第二套筒10可在第一套筒9上旋转,使线轮21 能够转动,方便线轮21的使用,第一套筒9对第二套筒10起到限位的作用。本装置通过多个载物机构能够套设多个线轮21。线轮21在安装时,非常便捷,并且线轮21套在第二套筒10上时,只需要稍微抬起一点,然后再通过将线轮21电动升高到工作需求的位置,节省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照明灯20的照明,方便夜晚的使用。驱动装置3可通过外接电源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缆放置架,因而,具有该线缆放置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