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075发布日期:2019-01-04 23:2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收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收卷和检测是两个独立的工序,一般是将布料的侧边裁剪后收卷在卷料辊上后,同时利用收边组件收集废料;布料收卷结束后再利用检测组件对布料进行检测。因此当布料收卷结束后需要将布料运输到下一个检测工序处进行检测,因而工序的相互分离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边装置,其具有实现布料收边和布料检针的同步进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边装置,包括机体、工作组件、收边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机体和所述收边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

所述收边组件包括转轴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收集废料的若干缠绕盘,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和任一所述缠绕盘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针板、金属探测器和面料密度仪,所述检针板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金属探测器和所述面料密度仪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若干发光件。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固定环和与固定环端面铰接的若干调节块,全部的所述调节块共同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全部的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转轴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连接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调节块上的滑槽和固定在所述连接环外侧壁上的滑块;任一所述调节块的内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移动时能够调整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转轴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锁定件。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调节块的外侧壁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限制所述固定环的位移。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调节块的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限位环,相邻所述限位环之间形成用于收集废料的绕设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齿轮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轮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套设在所述带轮轴上,所述第二带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皮带绕设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针板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金属探测器设置有能够嵌设在所述锁定槽内部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和所述锁定槽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定板和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定槽的底壁和所述锁定板固定;所述锁定板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推力下与所述锁定块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机体上的收边组件和检测组件能够实现收边工序和检测工序的同步进行,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2、通过设置转轴和套设在转轴上的缠绕盘能够及时的收集废料,从而减少了废料缠绕进合格布匹内,提高了布匹缠绕时的合格率;

3、通过设置在检针板内部的金属探测器和面料密度仪能够分别对布料中的金属杂质和布料的密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高布料检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收边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收边组件的左视图;

图4是检测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检测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其中,1、机体;21、主动轮;22、从动轮;23、绕布辊;3、转轴;31、挡块;4、缠绕盘;41、固定环;42、调节块;421、限位环;422、滑槽;5、连接环;51、锁定件;52、滑块;6、检针板;61、置物腔;62、锁定槽;63、发光件;64、密封板;7、金属探测器;71、锁定块;8、面料密度仪;91、锁定板;9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收边装置,参照图1,包括机体1和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绕布辊23和切割刀片(图中未示出)。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主动轮21转动的驱动件,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优选减速电机。绕布辊23放置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上方,驱动件可以带动主动轮21旋转从而带动绕布辊23实现对布料的缠绕。切割刀片固定在机体1上并且与布料的两侧边固定,从而在布料缠绕在主动轮21上的过程中实现布料的切割。

参照图1,收边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废料的收边组件,收边组件包括转轴3和套设在转轴3上的若干缠绕盘4。收边组件和机体1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齿轮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件连接,第一齿轮套设在齿轮轴上,第二齿轮套设在转轴3上,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将齿轮轴旋转时的转矩传递给转轴3,从而带动套设在转轴3上的缠绕盘4转动。为了保证布料和废料的同步缠绕,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设计为1。为了保证收边组件和分条组件的同步,驱动齿轮轴转动的驱动件和驱动主动轮21转动的驱动件的两驱动件的参数设置成相同的,或者将驱动件和齿轮轴连接,同时齿轮轴和主动轮21之间采用带传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带轮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带轮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件连接,第一带轮套设在带轮轴的外侧壁上,第二带轮轴套设在转轴3的外侧壁上,同时将皮带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外部。当驱动件带动带轮轴旋转时,固定在带轮轴上的第一带轮会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旋转,从而实现转轴3的旋转。为了保证布料和废料的同步缠绕,将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传动比设计为1。为了保证收边组件和分条组件的同步,驱动带轮轴转动的驱动件和驱动主动轮21转动的驱动件的两驱动件的参数设置成相同的,或者将驱动件和带轮轴连接,同时带轮轴和主动轮21之间采用带传动。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分别收集从布料的两端裁剪下来的废料,本实施例中转轴3上套设有两个缠绕盘4,两缠绕盘4的位置分别与布料的两侧边对应设置;同时刀轴上固定有用于切割两侧边的切割刀片。缠绕盘4包括套设在转轴3上的固定环41和环绕转轴3设置的若干调节块42,固定环41和转轴3过盈配合,因此固定环41能够相对于转轴3固定。任一调节块42均与固定环41铰接,因此调节块42能够围绕其与固定环41的铰接点转动。全部的调节块42均环绕转轴3设置,为了便于缠绕废料,全部的调节块42的外侧壁均呈弧形设置。为了进一步限制布料缠绕时的位置,任一调节块42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环421,相邻的限位环421共同形成用于绕设废料的绕设空间。本实施例中任一调节块4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环421,限位环421沿调节块42的外侧壁呈弧形设置。

参照图2,转轴3上套设有用于限制缠绕盘4位移的挡块31,为了减少挡块31和固定环41之间的冲击力,挡块31的端面黏附有具有缓冲作用的橡胶垫。

参照图2,缠绕盘4和转轴3之间设置有能够锁定缠绕盘4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和连接环5,且连接环5和转轴3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连接环5的锁定件51。限位组件包括滑块52和滑槽422,且连接环5与转轴3间隙配合。任一调节块42靠近转轴3的侧壁开设有滑槽422,滑槽422内嵌设有能够沿开设方向滑移的滑块52,全部的滑块52均通过连接板与连接环5固定。为了减小滑块52在滑槽422内滑移时的运动阻力,本实施例中滑块52呈球体设置。为了避免滑块52在滑移的过程中与滑槽422脱离,滑槽422开口的宽度小于滑块52的最大尺寸。

参照图2和图3,任一调节块42的内壁均倾斜设置,因此开设在调节块42内侧壁上的滑槽422也倾斜设置。当滑块52在滑槽422内移动时能够调节对应的调节块42和转轴3之间的间距。调节块42的内壁沿靠近固定环41的方向向转轴3的轴线处倾斜,当滑块52位于滑槽422最高点,即滑槽422远离固定环41的一端时,调节块42围绕与固定环41的铰接点转动到距离转轴3最远的位置处,即此时全部的调节块42共同形成的用于缠绕废料的尺寸最大;当滑块52位于滑槽422的最低点,即滑槽422靠近固定环41的一端时,调节块42围绕与固定环41的铰接点转动到距离转轴3最近的位置处,即此时全部的调节块42共同形成的用于缠绕废料的尺寸最小。为了避免滑块52运动到滑槽422的最低点时,调节块42的端部和转轴3抵接或碰撞,调节块42的端部均呈圆角设置。

参照图2,锁定件51上设置有内螺纹,转轴3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将锁定件51套设在转轴3上旋转锁定柱使得锁定件51和连接环5的侧壁抵接,因而通过锁定件51能够实现连接环5和转轴3的相对固定。

参照图4和图5,收边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布料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针板6、金属探测器7和面料密度仪8。检针板6内开设有用于放置金属探测器7和面料密度仪8的置物腔61,置物腔61内部固定有蓄电池,金属探测器7和面料密度仪8均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为了减少车间内的灰尘和小颗粒的杂质对金属探测器7和面料密度仪8的影响,提高金属探测器7和面料密度仪8工作时的稳定性,检针板6的端面连接有用于密封置物腔61的密封板64,密封板64和检针板6通过若干紧固螺钉连接。同时检针板6的材料优选透明的亚克力板。

参照图4和图5,检针板6的内部设置若干发光件63,其能够增大检针板6的亮度,进一步方便操作者发现布料的瑕疵。置物腔61内固定有蓄电池,全部的发光件63均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本实施例中发光件63优选节能灯。

参照图5和图6,金属探测器7靠近置物腔61的端面凸出设置有锁定块71,检针板6开设有能够嵌设锁定块71的锁定槽62。通过锁定块71和锁定槽62的配合能够提高金属探测器7放置在置物腔61内部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将金属探测器7取下进行检修,本实施例中锁定块71沿竖直方向的横街面呈燕尾型设置。

参照图5和图6,锁定块71和锁定槽62之间设置有增加锁定块71稳定性的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锁定板91和若干弹性件92。全部弹性件92的两端分别与锁定板91和置物腔61的底壁固定,锁定板91在弹性件92的推动下能和锁定块71的侧壁抵接,从而增加了锁定块71和锁定槽62之间的卡嵌力。本实施例中弹性件92优选弹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