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轨转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8813发布日期:2019-03-27 11:4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轨转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轨转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输送线上的转弯机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顶升移栽机,采用升降的方式将交叉分布的辊轮传动和皮带轮传动交替运行,但是这样的传输方式只能90°角安装设置,而且运输效率低;

2、旋转移栽机,采用圆盘旋转结构,输送辊筒安装在圆盘上方,利用驱动设备带动圆盘旋转到对接位置进行接驳,效率低故障率高;

3锥形辊筒转弯机,采用扇形机架结构,锥形辊筒设置在机架上方,锥形辊筒的一端设置有链轮,且相邻辊棒之间由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成链轮组,达到同向滚动的目的,缺点转弯半径大,建设空间需求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效率,传输稳定,占用空间小的并轨转弯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传输稳定,占用空间小的并轨转弯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轨转弯机,包括传送轨道和斜辊筒;所述传送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拼合,并且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有夹角;所述斜辊筒设置在第一轨道于第二轨道拼合处,并且斜辊筒的轴线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拼合线重合;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均设有传输辊筒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的传输辊筒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长辊筒和短辊筒;所述长辊筒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均平行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轨道上的短辊筒并排在斜辊筒与第一轨道的夹角中设有若干个,并且短辊筒的一端与第一轨道连接;所述第二轨道上的短辊筒并排在斜辊筒与第二轨道的夹角设有若干个,并且短辊筒一端与第二轨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的第一轨道上的每一个长辊筒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或短辊筒联动,第一轨道上的每一个短辊筒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或短辊筒联动;所述第二轨道上的每一个长辊筒均通过一个第二传动件联动相邻的一个长辊筒,第二轨道上的每一个短辊筒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或短辊筒联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送轨道第一轨道上的多个长辊筒中有一个长辊筒为电动辊筒;所述第二轨道的多个长辊筒中有一个为电动辊筒。

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的长辊筒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为传动链条或同步带或多楔带。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固定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顶面上,并且弧形挡板位于远离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夹角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拼合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90度至180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所述传送轨道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固定在机架的顶部上;所述机架上设有与传输辊筒组件的短辊筒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斜辊筒两端连接的第二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斜辊筒为电动辊筒。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配合并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夹角,使货物平稳传输并且实现货物传输方向的转向,转弯半径小,占用空间小,传输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轨道的传输辊筒组件包括长辊筒和短辊筒,使货物传输更为稳定,短棍筒能够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拼合处支撑货物,使传输更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轨道还包括弧形挡板,大大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防止了货物在转弯时甩出传送轨道。

(4)本实用新型的斜辊筒为电动辊筒,使货物更转弯更稳定,更流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传送轨道1、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1-2、弧形挡板1-3、斜辊筒2、长辊筒3、短辊筒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并轨转弯机,包括传送轨道1和斜辊筒2。传送轨道1包括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第一轨道1-1的一侧与第二轨道1-2的一侧拼合,并且第一轨道1-1与第二轨道1-2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有角度为90度至180度的夹角。斜辊筒2 设置在第一轨道1-1于第二轨道1-2拼合处(图1中的虚线),并且斜辊筒2的轴线与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的拼合线重合。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上均设有传输辊筒组件。斜辊筒2为电动辊筒。

见图2,还包括机架。传送轨道1的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均固定在机架的顶部上。机架上设有与传输辊筒组件的短辊筒4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架。机架上设有与斜辊筒2两端连接的第二固定架。

传送轨道1的传输辊筒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长辊筒3和短辊筒4。长辊筒3在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上均平行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轨道1-1上的短辊筒4并排在斜辊筒2与第一轨道1-1的夹角中设有若干个,并且短辊筒4的一端与第一轨道1-1连接。第二轨道1-2上的短辊筒4并排在斜辊筒2与第二轨道1-2的夹角中,并且短辊筒4的一端与第二轨道1-2连接。

传送轨道1的第一轨道1-1上的每一个长辊筒3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3或短辊筒4联动,第一轨道1-1上的每一个短辊筒4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3或短辊筒4联动。第二轨道1-2上的每一个长辊筒3均通过一个第二传动件联动相邻的一个长辊筒3,第二轨道1-2上的每一个短辊筒4均通过一个第一传动件与相邻的一个长辊筒3或短辊筒4联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图中未示出)均为传动链条、同步带或多楔带。传送轨道1第一轨道1-1上的多个长辊筒3中有一个长辊筒3为电动辊筒。第二轨道1-2的多个长辊筒3中有一个为电动辊筒。

传送轨道1还包括弧形挡板1-3。弧形挡板1-3的两端固定在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的顶面上,并且弧形挡板1-3位于远离第一轨道1-1与第二轨道1-2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夹角的一侧。

使用时,传送轨道1的第一轨道1-1上的电动辊筒转动,带动第一轨道1-1上的长辊筒3和短辊筒4同步转动,第二轨道1-2上的电动辊筒转动,带动第二轨道1-2上的长辊筒3和短辊筒4同步转动,货物通过第一轨道1-1上的长辊筒3和短辊筒4输送至第一轨道1-1与第二轨道1-2拼合处,再通过斜辊筒2对货物施加转向力,配合弧形挡板1-3使货物转弯,再通过第二轨道1-2上的短辊筒4将货物输送出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传送轨道1第一轨道1-1上的每个长辊筒3和第二轨道1-2的每个长辊筒3均为从辊;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同步带或同步链条连接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上的一个长辊筒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送轨道1第一轨道1-1上的每个长辊筒3和第二轨道1-2的每个长辊筒3均为从辊;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在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的外侧上。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有与主动齿轮;第一轨道1-1上的一个长辊筒3上固定有与一个驱动电机的主动齿轮啮合的从齿轮。第二轨道1-2上的一个长辊筒3上固定有与另驱动电机的主动齿轮啮合的从齿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