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877发布日期:2019-01-04 23:3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动车组车体底架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车体底架吊装是采用两根吊带分别穿过底架边梁进行吊运,由于底架边梁具有棱角,吊运过程中吊带极易磨损。目前通常采用吊带护垫来防止吊带磨损严重,在吊运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在吊带护垫位置辅助操作,极易发生人身伤害,每次吊装最少需要三人共同操作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吊运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吊带护垫方式存在的吊运时需要人工在吊带护垫位置增加辅助操作而造成的既浪费人力又存在不安全隐患,并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吊装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其包括左定位块、右定位块、两个定位销、两个压紧螺母、两个弹簧和安全销;左定位块的上端设有左侧半T形滑块,左定位块的下端设有凹槽,凹槽的侧壁为圆滑曲面,左定位块在凹槽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通孔;右定位块的上端设有右侧半T形滑块,左侧半T形滑块和右侧半T形滑块构成一个完整的T形滑块,T形滑块的尺寸小于车体滑槽的尺寸;右定位块的中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变径通孔,变径通孔的入口端设有螺纹段,左定位块的中部两侧在对齐两个变径通孔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盲孔;定位销的前段设有挡块,弹簧套在定位销的中段位置,压紧螺母套在定位销的后段位置;定位销的前段依次插入变径通孔和盲孔内,压紧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挡块卡在变径通孔的变径位置处;安全销顺次穿过左定位块的两个通孔后通过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只需要将T形滑块滑入、滑出车体底架滑槽,即完成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该装置时,吊带吊装位置为圆滑曲面,能够有效减少吊带磨损,提高吊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吊运过程中,无需操作者人工辅助吊装位置,既避免了人身伤害的发生,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包括左定位块1、右定位块2、两个定位销3、两个压紧螺母4、两个弹簧5和安全销6;左定位块1的上端设有左侧半T形滑块1-1,左定位块1的下端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侧壁为圆滑曲面,左定位块1在凹槽1-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通孔1-3;右定位块2的上端设有右侧半T形滑块2-1,左侧半T形滑块1-1和右侧半T形滑块2-1构成一个完整的T形滑块,T形滑块的尺寸小于车体滑槽的尺寸;右定位块2的中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变径通孔2-2,变径通孔2-2的入口端设有螺纹段2-2-1,左定位块1的中部两侧在对齐两个变径通孔2-2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盲孔1-4;定位销3的前段设有挡块3-1,弹簧5套在定位销3的中段位置,压紧螺母4套在定位销3的后段位置;定位销3的前段依次插入变径通孔2-2和盲孔1-4内,压紧螺母4与螺纹段2-2-1螺纹连接,挡块3-1卡在变径通孔2-2的变径位置处;安全销6顺次穿过左定位块1的两个通孔1-3后通过螺母锁紧。

在进行一个车体底架吊装时,需要同时使用四套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底架吊装保护装置,四套装置分布在车体底架的四个角。使用时,每套装置的安装方式相同,先将左定位块1的左侧半T形滑块1-1和右定位块2的右侧半T形滑块2-1分别滑入车体底架边梁的同一个滑槽内,然后将定位销3的前段依次插入变径通孔2-2和盲孔1-4内,通过旋紧压紧螺母4使弹簧5受压推动挡块3-1带动定位销3的前段插入盲孔1-4的底部,直至挡块3-1卡在变径通孔2-2的变径位置处;此时,完成左定位块1和右定位块2的固连。在四套装置都已完成上述安装后,将两根吊带分别从相邻两套装置的凹槽1-2内穿过,开始吊运,吊运过程中,吊带贴紧每个凹槽1-2的圆滑曲面位置,不易磨损。吊运完成后,将两根吊带拆卸后,先将压紧螺母4旋出,进而将定位销3的前段从左定位块1的盲孔1-4内拔出,然后,将左定位块1的左侧半T形滑块1-1从底架边梁滑槽内滑出,再将右定位块2的右侧半T形滑块2-1从底架边梁滑槽内滑出,进而完成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