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及液晶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6148发布日期:2019-02-22 21:3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及液晶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输送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及使用这种气浮过渡装置的液晶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屏行业的发展,液晶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液晶屏的制作过程需要很多制程,各制程之间的液晶屏的传送变得必不可少。而由于皮带线之间的传送方便、效率高并且成本低,使得皮带传送液晶屏已成为液晶屏输送的主要方式。

然而,现有的皮带输送中,涉及到多个皮带线之间的对接,当液晶屏传送至相邻的皮带线之间时,常常会发生卡屏现象,而导致液晶屏的损坏。现有技术又采用过渡滚轮来避免卡屏,然而这种结构并不能完全改善卡屏的情况,并且对于小尺寸的液晶屏无法适用。对于较小尺寸的液晶屏,由于皮带间隙的存在,导致无法通过皮带传送,不得已的情况下,常常会采用吸盘吸附进行传送,或者人工在传送带对接处传送,人工传送导致传送效率低下,成本升高,而吸盘吸附传送,常常会导致液晶屏在吸盘的作用下发生损坏。

基于此,寻求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小尺寸液晶屏皮带传送,以及皮带传送对接处的卡屏问题的设备或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过渡装置,以及采用这种气浮过渡装置的液晶屏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小尺寸液晶屏无法皮带传送以及传送带对接处的卡屏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其包括上气浮板、隔板和下气浮板,所述下气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隔板盖装在所述下气浮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气浮板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其中,

所述下气浮板上设置有贯通至所述凹槽的进气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凹槽的透气孔,所述上气浮板上设置有倾斜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透气孔一一对应相通,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气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和所述下气浮板之间的接触部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上气浮板之间的接触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倾斜方向与运输件(如液晶屏)的输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孔径为3-7m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孔径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中心与所述透气孔的中心一一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05-0.15m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调压阀。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屏输送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皮带传送机构,以及上述的气浮过渡装置,其中,所述气浮过渡装置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皮带传送机构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且隔板上的透气孔孔径小于上气浮板上的出气孔的孔径,使得上气浮板喷出的气体稳定性和压力更加均衡,保证了液晶屏的稳定传输,既解决了液晶屏大屏在皮带传输间隙的卡屏现象,也可以满足小尺寸液晶屏的皮带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浮过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浮过渡装置的截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屏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气浮板2、隔板4和下气浮板1,所述下气浮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5,所述隔板4盖装在所述下气浮板1的上表面,所述上气浮板2连接在所述隔板4上;其中,

所述下气浮板1上设置有贯通至所述凹槽5的进气口3,所述隔板4 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凹槽5的透气孔,所述上气浮板2上设置有倾斜的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与所述透气孔一一对应相通,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气孔6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出气孔6的倾斜方向与液晶屏的输送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公开的气浮过渡装置,通过倾斜设置出气孔6,实现倾斜的出气方向,从而实现对液晶屏的推动,通过设置凹槽5和隔板4,在隔板 4和下气浮板1之间形成一气腔,起到缓冲作用,隔板4上的透气孔孔径小于出气孔6孔径,且一一对应相通,使得出气孔6喷出的气体稳定性强,使液晶屏的位移更加稳定。

优选地,为保证气浮过渡装置具有足够的气压,所述隔板4和所述下气浮板1之间的接触部密封连接;所述隔板4和所述上气浮板2之间的接触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公开的气浮过渡装置中,所述出气孔6的孔径为3-7mm。优选地,所述出气孔6的孔径为5mm。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 0.05-0.15mm。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1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气孔6的中心与所述透气孔的中心一一相对。上述孔径的设置及孔中心的一一对应,可以进一步保证出气孔6喷出气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为适应于不同尺寸液晶屏的传送,所述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调压阀。通过调压阀调节出气孔6喷出的气体压力,可以满足不同尺寸液晶屏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屏输送装置,如图3所示,其包括至少两个皮带传送机构,以及上述任意一种气浮过渡装置9,其中,所述气浮过渡装置9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皮带传送机构7的间隙。优选地,气浮过渡装置的宽度为100mm,下气浮板上凹槽的深度为10-14mm,优选为12mm,凹槽的一个功能是储气,实现保压功能,如果设计的深度太小,储存的气量就会太小,会吹不起产品,设计的太深会增加成本,通过测试,效果最好的深度为12mm;出气孔的孔径为5mm,透气孔的孔径为 0.1mm,隔板的厚度为0.1mm,隔板过厚,在贴合的过程中会出现贴不实、漏气现象;使用时,当液晶屏8传送至两个皮带传送机构7的间隙时,由于气浮过渡装置的存在,将液晶屏8悬浮在皮带传送机构7间隙的上方,并在倾斜出气孔6的作用下向前位移,随着它的位移,当到达另一个皮带传送机构上方时,倾斜出气孔6的气体压力对其产生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液晶屏8落至另一个皮带传送机构7继续传送,从而完成两个皮带传送间隙的过渡,有效避免卡屏,对于小尺寸的液晶屏也可以顺利传送。解决了皮带与皮带传送产品时产生的卡屏现象,与传统的过渡滚轮机构相比,也可以传送尺寸较小液晶屏产品。与传统的吸盘吸取产品相比,避免了与液晶屏面的接触,不会对液晶屏表面产生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