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571发布日期:2019-03-15 19:5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现有的光伏组件包装箱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光伏组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更不能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光伏组件进行合适的包装。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的光伏组件包装箱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光伏组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

(2)不能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光伏组件进行合适的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组件包装箱设置有:

箱体;

箱体外侧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内部通过强力胶贴敷有缓冲层,箱体上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箱盖,箱盖和箱体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卡扣;

箱体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横向凹槽,凹槽内塞设有橡胶塞;

箱体内部两侧上端开设有滑槽,隔板通过两侧的滑块滑动卡设在两侧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侧的防水层可以防止箱体外侧的水汽进行箱体内,能够保持箱体内的干燥,通过内侧的缓冲层可以防止因为箱体晃动造成内侧光伏组件的磕碰,横向凹槽内塞设有橡胶塞,可以根据放置的光伏板的宽度,在凹槽内移动将光伏板进行固定,防止左右晃动,通过隔板可以防止光伏板在箱体移动中上下晃动。

进一步,隔板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层,外保护层内部包裹有内防水层,两侧内防水层内部填充有内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将隔板分为多层结构,在对内部的光伏板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凹槽内侧铺设有海绵层,海绵层上侧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层可以提高凹槽的缓冲性能,防止光伏组件在凹槽内晃动。

进一步,箱盖内侧边沿处卡接有与箱体配合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可以提高箱盖与箱体连接的密封效果,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装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隔板;3、滑块;4、缓冲层;5、防水层;6、外保护层;7、内防水层;8、内缓冲层;9、凹槽;10、橡胶塞;11、箱盖;12、滑槽;1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装箱包括:箱体1、隔板2、滑块3、缓冲层4、防水层5、外保护层6、内防水层7、内缓冲层8、凹槽9、橡胶塞10、箱盖11、滑槽12、卡扣13。

箱体1外侧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内部通过强力胶贴敷有缓冲层4,箱体1上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箱盖11,箱盖11和箱体1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卡扣13;箱体1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横向凹槽9,凹槽9内塞设有橡胶塞10;

箱体1内部两侧上端开设有滑槽12,隔板2通过两侧的滑块3滑动卡设在两侧的滑槽12内。

作为优选,隔板2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层6,外保护层6内部包裹有内防水层7,两侧内防水层7内部填充有内缓冲层8。

作为优选,凹槽9内侧铺设有海绵层,海绵层上侧开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箱盖11内侧边沿处卡接有与箱体1配合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需要包装的光伏板放入下端的凹槽9内,根据光伏板的宽度移动橡胶塞10的位置,使得橡胶塞10将光伏板固定在凹槽内,防止左右晃动,根据放置的光伏板的数量,将隔板2通过滑槽12移动到光伏板的位置,对光伏板的正面进行位置限定,防止在箱体1移动过程中造成光伏板晃动磕碰,将箱盖11扣合,通过卡扣13与箱体1进行连接固定。该装置能够对不同的光伏设备进行包装,根据不同设备的大小和不同设备的形状提供适合的包装,对不同的光伏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保护作用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水和缓冲作用,使得光伏设备能够得到全面而又细致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