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565发布日期:2019-08-09 21:18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氟化工行业中,虽然传统产品同比降幅明显,但高端产品需求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尤其是六氟磷酸锂产销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随着未来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扩张,六氟磷酸锂有望迎来持续爆发。

六氟磷酸锂潮解性强,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的作用而迅速分解,分解出来的五氟化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恶臭气体,其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刺激性,活性极大,在潮湿空气中会剧烈水解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氟化氢白色烟雾。现有对六氟磷酸锂的运输方式单纯采用将盛装有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直接放在塑料篮中,然后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储存瓶容易受热导致储的六氟磷酸锂分解,易散发出有毒物质,使得整个运输过程安全性低,所以需要设计一款用于包装储存瓶以满足在搬运的过程中储存瓶不受热的包装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存瓶在运输的过程中易受热发生分解,散发有毒气体,使得整个运输过程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包括由底座、箱体和顶盖构成的包装盒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保温板,安装在底板保温板上并内嵌在箱体内的箱体保温板,内嵌在箱体保温板内并呈垂直间隔分布的分隔板和中间保温板,扣合在箱体保温板顶部并与箱体高度齐平的顶盖保温板,以及开设在箱体上且方便搬运的开孔,其中底板保温板和顶盖保温板大小形状相同,并且箱体嵌入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保温板、箱体保温板、分隔板、中间保温板和顶盖保温板均采用硬质泡沫塑料板。

进一步地于,所述分隔板呈井字型分布,并且分隔成的每个储存格的大小与用于保存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大小一致。

具体地,所述开孔呈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包装盒本体内安装底板保温板、箱体保温板、分隔板、中间保温板和顶盖保温板,对整个包装盒本体实行全方位的分隔保护,并且分隔板呈井字型,可对存储有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进行单体存储,使得储存瓶的所有方向都起到隔热,以此避免了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储存瓶六氟磷酸锂分解的情况发生,使得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板的每个储存格的大小与用于保存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大小一致,可实现单体放置,不会出现传热的现象,使得储存在内的六氟磷酸锂不受外界温度影响。

(3)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嵌入安装在底座和顶盖中,并且垂直安装的底板保温板、箱体保温板、顶盖保温板刚好内嵌在箱体内,同时中间保温板与箱体保温板内部匹配,使得整个包装盒整体支撑性很好,对储存瓶的保护性更高。

(4)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呈椭圆形,在搬运时即使有向上的力,椭圆形的开孔不易从四周撕裂,保证了搬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2-箱体,3-顶盖,4-底板保温板,5-箱体保温板,6-分隔板,7-中间保温板,8-顶盖保温板,9-开孔,10-包装盒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六氟磷酸锂的运输包装装置,包括由底座1、箱体2和顶盖3构成的包装盒本体10,还包括设置在箱体2底部的底板保温板4,安装在底板保温板4上并内嵌在箱体2内的箱体保温板5,内嵌在箱体保温板5内并呈垂直间隔分布的分隔板6和中间保温板7,扣合在箱体保温板5顶部并与箱体2高度齐平的顶盖保温板8,以及开设在箱体2上且方便搬运且呈椭圆形的开孔9,其中底板保温板4和顶盖保温板8大小形状相同,并且箱体2嵌入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分隔板6呈井字型分布,并且分隔成的每个储存格的大小与用于保存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2插入到底座1中,然后将底板保温板4水平放入箱体2中,并将箱体保温板5放入箱体2中,放上一层分隔板6,将盛装有六氟磷酸锂的储存瓶放在格子里,然后铺上中间保温板7,再放上分隔板6,继续放入储存瓶,放置最上层时,将顶板保温板8放置在箱体保温板5的顶部,并且最上层的储存瓶的顶部与箱体保温板5等高,最后将顶盖3倒扣在箱体2上,并通过打捆机对包装盒进行捆绑,捆绑好后即可装置搬运,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可以手握开孔9将包装盒进行提起,需要取出放在包装盒内的储存瓶时,进行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