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2049发布日期:2019-02-22 21:1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产品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存放架。



背景技术:

显示产品生产厂家在对大尺寸的显示屏进行出货时,多以Open Cell的形式出货。Open Cell是在两个基板及其中间的液晶层构成的液晶盒的基础上,配置各类接口后形成的结构,该结构并不包含框架,因此,显示屏的包装包括必须具有很好的防潮性能,以保证Open Cell上的电路端口等结构不受潮湿环境所侵蚀。

目前,对显示屏的包装方式为:将多个容纳壳体堆叠码放,从而使得每个容纳壳体中形成单独密封的容纳空间,在每个容纳空间内存放显示屏和干燥剂。多个容纳壳体堆叠后,越靠下的容纳空间的密封性越好,因此,为了保证每一层容纳空间内都达到足够的干燥,需要以最上层容纳空间为基准,来选择每层容纳空间内的干燥剂量,但是,这样往往会导致下层很多干燥空间内的干燥剂过量,导致干燥剂利用率降低。另外,如果某一容纳壳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也将降低该层容纳空间的密封性,增大显示屏被腐蚀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屏存放架,以提高干燥剂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屏存放架,包括用于堆叠设置的多个容纳壳体,每个容纳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围成容纳槽,除最下层的容纳壳体外,其余各容纳壳体的底壁上均设置有贯穿该底壁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内存放有干燥剂,所述通孔的底端开口面积小于所述通孔的顶端开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所述第一通孔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部上方;所述第二通孔部从其顶端到底端逐渐收缩。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部为柱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部的顶端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部的顶端开口面积。

优选地,在相邻两层容纳壳体中,上层容纳壳体的底壁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突出于底壁的底面;下层容纳壳体的侧壁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陷。

优选地,所述凸起在所述底壁上的投影为环形,且环绕所述容纳槽在所述底壁上的投影。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存放架还包括密封盖,用于对最上层容纳壳体的容纳槽进行密封。

优选地,每个容纳壳体上的通孔数量均为多个。

优选地,设置有通孔的容纳壳体中,每相邻两层容纳壳体上的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相同。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存放架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存放架的纵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存放架的纵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容纳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容纳壳体的纵剖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容纳壳体;11、底壁;12、侧壁;20、堵塞盖;30、密封盖;F、容纳槽;V、通孔;V1、第一通孔部;V2、第二通孔部;S、容纳空间;G、干燥剂存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存放架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存放架的纵剖图,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容纳壳体10层叠设置,相邻两个容纳壳体10中,两个容纳壳体10的底壁以及下层容纳壳体的侧壁围成密封的容纳空间S,可以理解,容纳空间S上方覆盖物的压力越大,则容纳空间S的密封性越好,因此,越靠下的容纳空间S的密封性越好。为了防止容纳空间S中的显示屏受到潮湿空气的腐蚀,容纳壳体10侧壁上设置有干燥剂存放槽G,以存放干燥剂。另外,每个容纳壳体10的摆放次序并不固定,因此,通常在每层容纳空间S内设置等量的干燥剂。图1中的显示屏存放架的结构会产生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每一批产品会运往多个不同的目的地,不同目的地环境的潮湿性可能不同,因此,为使每一个容纳空间S内都保持干燥,需要根据最上层容纳空间S的密封性和环境最潮湿的目的地的潮湿性,来设置每层容纳空间S中干燥剂的量。但是,这样会导致很多容纳空间S中的干燥剂过量,降低干燥剂的利用率。其次,在运输过程中,一旦某一容纳壳体10发生变形或轻微破损,都会降低其密封性能,从而导致容纳空间S内的干燥剂无法消除所有的水汽,增大显示屏上的焊盘或其他器件被腐蚀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屏存放架,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存放架的纵剖图,图4是每个容纳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每个容纳壳体的纵剖图。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方”、“顶”均参考图5中的上方。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显示屏存放架包括用于堆叠设置的多个容纳壳体10,每个容纳壳体10具有底壁11和侧壁12,底壁11和侧壁12围成容纳槽F。除了最下层的容纳壳体10外,其余各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上均设置有贯穿该底壁11的通孔V。

在本实用新型中,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上设置有通孔V,当多个容纳壳体10堆叠之后,如图3所示,每相邻两层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下层容纳壳体10的侧壁12围成容纳空间S,相邻两层的容纳空间S通过通孔V相连通。这样,在每层容纳空间S放置干燥剂后,不同层之间的干燥剂能够共用,从而可以提高干燥剂的利用率,这样便可以适当减少每层容纳空间S中的干燥剂,以节省成本。另外,即使某一个容纳壳体10发生破损,其他层的干燥剂也可以对破损容纳壳体的容纳空间起到干燥效果,从而保证各层容纳空间S内的干燥性,进而防止显示屏受到外界潮湿环境的侵蚀,保证产品质量。

在批量生产容纳壳体10时,可以在每个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上均设置通孔,而将多个容纳壳体10堆叠设置之后,用堵塞盖20将最下层的容纳壳体10上的通孔V即可。

为了使干燥剂更好地在不同层容纳空间之间起到干燥效果,可以将干燥剂设置在通孔V中。为使干燥剂在通孔V中保持稳定,优选地,通孔V的底端开口面积小于顶端开口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通孔V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部V1和第二通孔部V2,第一通孔部V1位于第二通孔部V2上方。第一通孔部V1为柱形;第二通孔部V2从其顶端到底端逐渐收缩,即,从第二通孔部V2顶端到底端,第二通孔部V2的侧壁逐渐靠近通孔V轴线。其中,第二通孔部V2可以呈倒置的圆台形。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通孔部V2的顶端开口面积小于第一通孔部V1的顶端开口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干燥剂能够稳定地放置在第通孔V内。其中,第一通孔部V1的深度可以为底壁厚度的1/3~2/3,以便于放置足够的干燥剂,同时防止干燥剂漏到下层的容纳空间S中。

为了保证每个容纳空间S内达到足够干燥的环境,如图4所示,每个容纳壳体10底壁11上的通孔V数量均为多个。另外,设置有通孔V的容纳壳体10中,每相邻两层容纳壳体10上通孔V的位置一一对应相同。

为了尽量减少外界水汽进入相邻两个容纳壳体10形成的容纳空间S内,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相邻两层容纳壳体10中,上层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11a,凸起11a沿底壁11的厚度方向突出于底壁11的底面;下层容纳壳体10的侧壁1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凸起11a相匹配的凹陷12a,从而使容纳壳体10能更好地对外界水汽进行阻挡。

其中,凸起11a在底壁10上的投影为环形,且环绕容纳槽F在底壁11上的投影。容纳槽F在底壁11上的投影通常为矩形,相应地,凸起11a具体为矩形环结构。如图5所示,凸起11a与底壁11的边缘相接,侧壁12上的凹陷12a也与侧壁12的外边界相接;当然,也可以在凸起11a与底壁11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相应地,将侧壁12上的凹陷12a设置在侧壁12顶面的中部或侧壁12顶面的内侧。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屏存放架还包括密封盖30,用于对上层容纳壳体10的容纳槽F进行密封,密封后的容纳槽即为上述容纳空间S。其中,和容纳壳体10的底壁11相同的,密封盖30上也设置凸起,该凸起与最上层容纳壳体10的侧壁12上的凹陷12a相匹配。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存放架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当多个容纳壳体堆叠之后,每相邻两层容纳壳体的底壁、下层容纳壳体的侧壁围成容纳空间,相邻两侧的容纳空间通过通孔相连通。这样,在每层容纳空间放置干燥剂后,不同层之间的干燥剂能够共用,从而可以提高干燥剂的利用率。另外,即使某一个容纳壳体发生破损,其他层的干燥剂也可以对破损容纳壳体的容纳空间起到干燥效果,从而保证各层容纳空间内的干燥性,进而防止显示屏受到外界潮湿环境的侵蚀。并且,干燥剂可以放置在底壁的通孔中,从而不需要在侧壁上开设存放槽,进而增大侧壁的厚度,降低外界水汽渗透进入容纳空间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