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生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222发布日期:2019-04-30 18:3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防潮生鲜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领域,特别涉及防潮生鲜盒。



背景技术:

水果和蔬菜采摘后仍为有生命体,果实组织中仍进行着活跃的新陈代谢过程,对微生物的侵入有抗御能力。但当这种生命体发展到后期即过熟阶段,新陈代谢变慢甚至停止,果实成分与组织均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使其失去营养价值和特有风味,在微生物作用下开始腐烂。

为了使广大群众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结合生鲜的实际特点,生鲜运输行业可谓是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采用冷藏车,但当输送路途较长时,仅依靠冷藏车的冷藏作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人们对水果、蔬菜口感和新鲜度的需求。

水果和蔬菜应使用合适的包装,且在冷箱内正确堆装,使箱内气体循环良好,氧气均匀分布和减少有害气体、水汽及热量的聚集,保证良好的贮藏环境。长途运输往往不仅是单纯的一种水果或者蔬菜,为了避免各品种的水果和蔬菜之间发生串味、不当的催熟等现象的发生,需要在水果和蔬菜的包装上下功夫。

传统的铁笼或塑料箱包装既笨重又不环保,已经逐渐被现代社会所淘汰,目前市面上用以盛装水果和蔬菜的纸箱存在包装复杂、不能防水也不能防潮,不透气且抗压能力差等缺点。

市场亟需开发一种能迎合市场的需求,降低成本,方便包装,且环保、牢固,防水防潮的生鲜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装周期短、抗压强度大、既透气又防水防潮、可重复利用的防潮生鲜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防潮生鲜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中部均设有横向排列大小一致的2~4个圆形透气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折片和第四折片,所述第三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折片和第六折片,所述第四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折片和第八折片,所述第一折片和第五折片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L形卡槽,所述第二折片和第六折片的上端分别设有两个喇叭形卡槽,所述第四折片和第八折片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喇叭形卡槽相匹配的R形开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上还设有1~2个卵形透气孔,所述卵形透气孔位于所述圆形透气孔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第三折片和第七折片分别横向均分为宽度相等的三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四折片和第八折片的上端分别设有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左侧设有连接片。

优选地,所述盒体为浸蜡盒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折片、第二折片、第三折片、第四折片、第五折片、第六折片、第七折片、第八折片、弯折部、连接片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盒体为一体结构,一经机器模切、清废,即为成品,然后直接成捆包装就可出货,运输时可以折叠,减少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2.通过将盒体设计成侧板设有多个透气孔,保证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透气。

3.包装时仅需分别将所述第四折片和第八折片的下端的两个R形开口插入所述第二折片和第六折片上端的喇叭形卡槽中,即可完成盒底的组装,使用非常方便。装完产品后将所述第三折片和第七折片插接于所述第一折片和第五折片下端的L形卡槽中即可组成盒盖,完成包装。第三折片和第七折片分别横向均分为宽度相等的三部分,第四折片和第八折片的上端分别设有弯折部,避免了因盒体硬度大不方便弯折组装,设计更加简易、方便,包装周期短。在包装盒内部产品取出或放入时不需要重新组装盒内结构,使用方便。

4.盒体进行了浸蜡工艺处理,这样既起到防水防潮的效果,又增加了盒子的强度,使盒子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且可重复利用,抗压强度大、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第四侧板;5、第一折片;6、第二折片;7、第三折片;8、第四折片;9、第五折片;10、第六折片;11、第七折片;12、第八折片;13、L形卡槽;14、喇叭形卡槽;15、R形开口;16、圆形透气孔;17、卵形透气孔;18、弯折部;19、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防潮生鲜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中部均设有横向排列大小一致的2~4个圆形透气孔16,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片5和第二折片6,所述第二侧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折片7和第四折片8,所述第三侧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折片9和第六折片10,所述第四侧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折片11和第八折片12,所述第一折片5和第五折片9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L形卡槽13,所述第二折片6和第六折片10的上端分别设有两个喇叭形卡槽14,所述第四折片8和第八折片12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喇叭形卡槽14相匹配的R形开口15。

组装盒体时,将所述第四折片8和第八折片12下端的R形开口15插接于所述第二折片6和第六折片10上端的喇叭形卡槽14中,即可完成盒底的组装;生鲜产品装盒后,将所述第三折片7和第七折片11分别插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L形卡槽中,即可完成盒盖组装和封口,使用方便,包装周期短。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侧板2和第四侧板4上还设有1~2个卵形透气孔17,所述卵形透气孔17位于所述圆形透气孔16的上侧。本实施例中卵形透气孔17为1个,四个侧板上横向分别均匀的分布有3个圆形透气孔1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折片7和第七折片11分别横向均分为宽度相等的三部分。此设计是为方便所述第三折片7和第七折片11的弯折,避免因盒体硬度大不方便弯折而导致的盒体撕裂,更方便插接于所述L形卡槽中。

如图1所示,所述第四折片8和第八折片12的上端分别设有弯折部18。此设计是为方便第四折片8和第八折片12弯折,并顺利的将R形开口15插入所述喇叭形卡槽14中,此设计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的左侧设有连接片19。此设计是避免因生鲜产品盛装太多将盒体撑裂,而做的保护措施,必要时使用者可将连接片19用胶带或书钉等围于所述第四侧板4并固定于所述第四侧板4上,使盒体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所述盒体为浸蜡盒体,保证盒体有足够大的抗压强度,不易破损。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第一折片5、第二折片6、第三折片7、第四折片8、第五折片9、第六折片10、第七折片11、第八折片12、弯折部18、连接片19为一体结构。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左侧”、“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