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144发布日期:2019-04-30 18:3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产品如光伏接线盒成品、充电线、数据线等需在线缆上贴上相应的带条形码的标签,人工贴标签的话,操作效率极低,且容易出现标签贴合不整齐、美观性差的问题。现有的贴标机多适用于盒体、瓶体等,不适应于在产品的线缆上的贴标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高效的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设有放置标签卷的出料架以及驱动出料架转动的出料步进电机,出料架上设有内挡料盘和可拆卸的外挡料盘,安装架上设有四根的导向轴,导向轴上设有限定标签条两侧位置的定位环,安装架上转动设有收卷剥离了标签的标签条的收料架以及驱动收料架转动的收料步进电机,标签条从出料架上出来依次绕过四根导向轴至收料架上,第四根导向轴上设有将标签从标签条上刮下的刮板;机台上设有水平滑动座以及驱动水平滑动座的水平气缸,水平滑动座上设有标签磁性吸附座,标签吸附座包括两个铰接在水平滑动座上的吸附板,水平滑动座上设有驱动两个吸附板相向转动以将标签包覆在线缆上的旋转气缸;安装架上在第四导向轴旁设有将标签到送至吸附板上的标签滑板,机台上在水平滑动座远离气缸的一端处设有工件基座,工件基座中设有上下运动的活动块,工件基座中在活动块下方设有顶升弹簧,活动块上在对应于吸附板两侧处分别设有一个线缆定位块,线缆定位块上设有容置线缆的定位槽,工件基座上在活动块下方设有旋转气缸驱动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收料架包括收料轴,收料轴上相对设有两道轴向卡槽,U形收卷架卡设在收料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只需将工件置于线缆定位块上,然后按压线缆定位块即可完成贴标工作,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光伏接线盒上线缆的贴标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且大大提升了贴标的整体美观性,降低了劳动强度。

由于收料架包括收料轴,收料轴上相对设有两道轴向卡槽,U形收卷架卡设在收料轴上,使得标签条收卷后只需拔出U形收卷架即可,取下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机台,2.安装架,3.出料架,4.出料步进电机,5.内挡料盘,6.外挡料盘,7.导向轴,8.定位环,9.标签条,10.收料架,101.收料轴,102.U形收卷架,11.收料步进电机,12.刮板;13.水平滑动座,14.水平气缸,15.吸附板,16.旋转气缸;17.标签滑板,18.工件基座,19.线缆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线缆贴标用的贴标机,包括机台1,机台1上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转动设有放置标签卷的出料架3以及驱动出料架3转动的出料步进电机4,出料架3上设有内挡料盘5和可拆卸的外挡料盘6,安装架2上设有四根的导向轴7,导向轴7上设有限定标签条9两侧位置的定位环8,安装架2上转动设有收卷剥离了标签的标签条9的收料架10以及驱动收料架10转动的收料步进电机11,所述收料架10包括收料轴101,收料轴101上相对设有两道轴向卡槽,U形收卷架102卡设在收料轴101上。标签条9从出料架3上出来依次绕过四根导向轴7至收料架10上,第四根导向轴7上设有将标签从标签条9上刮下的刮板12;

机台1上设有水平滑动座13以及驱动水平滑动座13的水平气缸14,水平滑动座13上设有标签磁性吸附座,标签吸附座包括两个铰接在水平滑动座13上的吸附板15,水平滑动座13上设有驱动两个吸附板15相向转动以将标签包覆在线缆上的旋转气缸16;安装架2上在第四根导向轴7旁设有将标签到送至吸附板15上的标签滑板17。

机台1上在水平滑动座13远离气缸的一端处设有工件基座18,工件基座18中设有上下运动的活动块,工件基座18中在活动块下方设有顶升弹簧,活动块上在对应于吸附板15两侧处分别设有一个线缆定位块19,线缆定位块19上设有容置线缆的定位槽,工件基座18上在活动块下方设有旋转气缸16驱动开关。

将线缆置于线缆定位块19上,出料步进电机4转动一次,标签条9上输送至第四导向轴7处的标签被刮板12从标签条9上刮下,经标签滑板17滑至吸附板15上,收料步进电机11转动一次将空白标签条9绕在收料架10上,水平气缸14推动吸附板15滑动至线缆定位块19处,人工下按线缆定位块19,转动气缸驱动两个吸附板15相向转动以将标签包覆在线缆上,即完成贴标。线缆定位块19在顶升弹簧的作用下上行,旋转气缸16带动吸附板15打开,水平气缸14带动吸附板15复位,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