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714发布日期:2019-06-11 23:4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属于集装箱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装箱一般用于货物运输,集装箱门防盗连接装置通常包括把手座、与把手座通过铆钉连接的把手以及锁牌,当需要将集装箱门锁定时,将把手转动放入锁牌的锁扣中,然后将把手与锁牌用海关铅封好。但是当铆钉被破坏后,还是可以在不损伤海关铅封条的情况下,对把手进行移动,从而打开集装箱进行盗窃。

现有的防盗连接装置的把手座内部固定有防盗柱,即使铆钉被破坏,防盗柱也可以限制把手的移动,实现防盗功能,但是现有的把手座通常是U型,其上下两端是暴露的,故盗窃者仍然可以通过把手座的上下两端对防盗柱进行破坏,从而移动把手打开集装箱门进行盗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有效提高防盗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包括把手、铆钉、弧形槽、防盗柱以及U型把手座,所述把手安装在U型把手座内部并延伸出U型把手座右端,所述把手与U型把手座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所述U型把手座内壁前后两端分别与防盗柱前后两端进行焊接,所述把手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安装在防盗柱上,所述弧形槽以及防盗柱均安装在铆钉左侧,所述U型把手座下端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在把手下侧,所述U型把手座内部安装挡板,所述挡板右端延伸出U型把手座右端,所述挡板设在把手上侧,所述挡板内部设有连板,所述连板右端延伸出挡板右端,所述连板右端固定有U型框,所述U型框设在把手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左端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U型把手座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U型把手座右端开设有通口,所述挡板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部安装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固定在通口内部顶端,所述挡板通过T型滑槽以及T型滑块与通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右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安装在T型滑槽右侧,且凹槽内壁上固定有转轴一,所述连板设在凹槽内部并延伸出凹槽右端,所述连板安装在转轴一上,所述连板通过转轴一与凹槽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框内壁上固定有转轴二,所述把手安装在转轴二上,所述转轴二设在铆钉右侧,所述把手通过转轴二与U型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把手、铆钉、弧形槽、防盗柱、底板、U型把手座、挡板、连板以及U型框,该设计绕着铆钉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带动U型框向左运动,从而带动连板向左运动,进而推动挡板沿着U型把手座向左运动,当把手与集装箱门上的锁牌分离后,工作人员可打开集装箱门,当集装箱门需要上锁时,将把手绕着铆钉转动回锁牌上,此时挡板、连板以及U型框均返回原位,然后利用海关铅将把手与锁牌封好,实现对集装箱门进行上锁,当铆钉被破坏后,防盗柱实现限制把手的运动,防止把手与U型把手座进行分离,当需要破坏防盗柱时,挡板对U型把手座上端进行遮挡,底板对U型把手座下端进行遮挡,有效增加盗窃者破坏防盗柱的难度,进而有效提高防盗性能,解决了现有的防盗连接装置的把手座内部固定有防盗柱,即使铆钉被破坏,防盗柱也可以限制把手的移动,实现防盗功能,但是现有的把手座通常是U型,其上下两端是暴露的,故盗窃者仍然可以通过把手座的上下两端对防盗柱进行破坏,从而移动把手打开集装箱门进行盗窃的问题。

因增加限位板,该设计实现限位功能,因增加T型滑槽以及T型滑块,该设计便于挡板左右运动,因增加转轴一以及转轴二,该设计实现连板以及U型框左右移动时可相对挡板以及把手转动,进而便于把手转动打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有效提高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主视图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中把手、铆钉、防盗柱以及U型把手座的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中连板、U型框以及转轴二的组装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的实施例图;

图中:1-把手、2-铆钉、3-弧形槽、4-防盗柱、5-底板、6-U型把手座、7-挡板、8-连板、9-U型框、11-限位板、12-T型滑槽、13-T型滑块、14-转轴一、15-转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门用防盗连接装置,包括把手1、铆钉2、弧形槽3、防盗柱4以及U型把手座6,把手1安装在U型把手座6内部并延伸出U型把手座6右端,把手1与U型把手座6通过铆钉2转动连接,U型把手座6内壁前后两端分别与防盗柱4前后两端进行焊接,把手1上开设有弧形槽3,弧形槽3安装在防盗柱4上,弧形槽3以及防盗柱4均安装在铆钉2左侧,U型把手座6下端焊接有底板5,底板5设在把手1下侧,U型把手座6内部安装挡板7,挡板7右端延伸出U型把手座6右端,挡板7设在把手1上侧,挡板7内部设有连板8,连板8右端延伸出挡板7右端,连板8右端固定有U型框9,U型框9设在把手1外端,工作人员绕着铆钉2转动把手1,把手1转动带动弧形槽3绕着防盗柱4转动,同时把手1转动使U型框9向左运动,从而带动连板8向左运动,进而推动挡板7沿着U型把手座6向左运动,当把手1与集装箱门上的锁牌分离后,如图7所示,然后工作人员可进行集装箱门开启工作,当集装箱门需要上锁时,工作人员将把手1绕着铆钉2转动回锁牌上,此时挡板7、连板8、U型框9以及弧形槽3均返回原位,然后利用海关铅将把手1与锁牌封好,实现对集装箱门进行上锁,当铆钉2被破坏后,防盗柱4实现限制把手1的运动,防止把手1与U型把手座6进行分离,当需要破坏防盗柱4时,挡板7对U型把手座6上端进行遮挡,底板5对U型把手座6下端进行遮挡,有效增加盗窃者破坏防盗柱4的难度,进而有效提高防盗性能,锁牌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赘述。

挡板7左端焊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安装在U型把手座6左端,实现对挡板7进行限位,有效防止挡板7从U型把手座6上脱落。

U型把手座6右端开设有通口,挡板7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12,T型滑槽12内部安装T型滑块13,T型滑块13固定在通口内部顶端,挡板7通过T型滑槽12以及T型滑块13与通口相连接,方便挡板7左右运动。

挡板7右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安装在T型滑槽12右侧,且凹槽内壁上固定有转轴一14,连板8设在凹槽内部并延伸出凹槽右端,连板8安装在转轴一14上,连板8通过转轴一14与凹槽转动连接,把手1带动连板8左右运动时,连板8会绕着转轴一14转动。

U型框9内壁上固定有转轴二15,把手1安装在转轴二15上,把手1设在铆钉2右侧,把手1通过转轴二15与U型框9转动连接,把手1带动U型框9左右运动时,U型框9会绕着转轴二15转动,进而保证把手1的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