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611发布日期:2019-04-13 00:0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物料装车的时候,一般采用通过调整车厢外的上车平台高度来保证上车平台与车厢内底面高度一致,以便上车码垛系统进出车厢。因车厢高度随车厢内装载的货物重量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对车厢高度随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的高度调整车厢外的上车平台高度,导致上车平台动作频繁,控制复杂;同时因车厢没有定位,导致上车码垛系统在码垛过程中车厢晃动大,影响码垛系统的可靠性与装车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位可靠的特点,并且可有效降低货车车厢在装车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利于保证装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用于托起并固定货车车厢底部的顶升机构和用于驱动顶升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货车车厢的尾端下部,并与车厢外的固定支撑平台的末端侧面紧贴;所述顶升机构安装在固定座的上方,并托起车厢底部保持与装车机器人进出车厢的支撑行走机构的平台高度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横梁、旋转轴和用于连接顶升横梁与旋转轴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顶升横梁的两端,所述顶升横梁与旋转轴平行,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顶升横梁、旋转轴和两个连接杆组成方形结构;顶升结构在上升过程中,顶升横梁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顶升横梁通过连接杆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使顶升横梁在任何一个上升位置都能形成稳定支撑结构,保证其结构稳定性较高,从而为车厢底部的稳定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气动或电动驱动模式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组合,其中优选稳定性较高的液压驱动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模式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油缸、液压站和用于连通驱动油缸和液压站的连接油管;所述驱动油缸的上端与顶升机构连接,驱动油缸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液压站通过连接油管向驱动油缸内供油,可使驱动油缸向上伸缩,进而可带动顶升机构向上运动顶住车厢底部,使车厢底部固定并与支撑平台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防止顶升机构托起车厢后发生再次下落的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可使顶升机构上升托起车厢后,驱动机构将被锁定机构锁死,防止车厢高度下降,并且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可减少能源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工作时与车厢底部的大梁接触,使顶升机构可实现较好的稳定车厢的效果,不易出现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发生相对滑动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接触的长度不小于车厢底部宽度的1/2,增大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的接触面积,利于提高车厢底部在顶升机构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的中部接触,利于提高车厢底部在顶升机构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方形底座和位于方形底座一端的方形支座,支座的两端设有与底座连接的三角形加强板,所述顶升机构一端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的顶端连接,固定座的结构稳定性较高,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的上端设有用于锁定车厢底部防止车厢抖动的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可进一步增加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之间的固定连接的作用力,不易出现顶升机构与车厢底部发生相对滑动的现象,固定结构可以是与车厢底部大梁配套使用的凹槽,也可以是卡扣结构等其他利于增加连接稳定性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机构托起车厢底部,使车厢内底面高度与支撑行走机构的平台高度一致,可避免上车平台的频繁升降;

2、本实用新型利用顶升结构使车厢底部处于稳定状态,可对车厢底部形成直线支撑,可保证车厢底部在装车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不平衡、高度下降等现象,从而提高码垛系统的稳定性,利于装车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可提高码垛速度;

3、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座直接与车厢外的固定支撑平台的末端侧面紧贴,使装车机器人可从固定的支撑平台直接进入到车厢内部进行装车,既可以利于精简装置过程,又可以保证装车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点较少,利于保证装车过程中故障率较少,还利于减少装车时间,利于提高装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具体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固定座;11、底座;12、支座;13、三角形加强板;2、顶升机构;21、顶升横梁;22、旋转轴;23、连接杆;24、固定机构;3、驱动机构;31、驱动油缸;32、液压站;33、连接油管;34、锁定机构;4、支撑平台;5、装车机器人;6、物料输送及定位的输送装置;7、支撑行走机构的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物料装车系统中的车厢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1、用于托起并固定货车车厢底部的顶升机构2和用于驱动顶升机构2工作的驱动机构3,固定座1设置在货车车厢的尾端下部,并与车厢外的固定支撑平台4的末端侧面紧贴;顶升机构2安装在固定座1的上方,并托起车厢底部保持与装车机器人5进出车厢的支撑行走机构的平台7高度齐平。

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包括顶升横梁21、旋转轴22和用于连接顶升横梁21与旋转轴22之间的连接杆23,顶升横梁21与旋转轴22平行,旋转轴2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座1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为液压驱动模式,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油缸31、液压站32和用于连通驱动油缸31和液压站32的连接油管33;驱动油缸31的上端与顶升机构2连接,驱动油缸31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1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上设有防止顶升机构2托起车厢后发生再次下落的锁定机构34,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34为液压锁。

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工作时与车厢底部的大梁接触。

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与车厢底部接触的长度不小于车厢底部宽度的1/2。

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与车厢底部的中部接触。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包括方形底座11和位于方形底座11一端的方形支座12,支座12的两端设有与底座11连接的三角形加强板13,顶升机构2一端安装在支座12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3的顶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的上端设有用于锁定车厢底部防止车厢抖动的固定机构24。

本实施例使用时,货车司机将货车停到装车机器人5的行走装置原点定位装置的支撑平台4的前端,使车厢尾部靠近支撑平台4,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定位装置处在车厢下部,司机再下车打开车厢门,启动装车按钮,系统将开始装车过程,这时液压站32启动,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伸出,使顶升横梁21绕旋转轴22旋转,使顶升横梁21前端上升,托起车厢底部的大梁,使车厢内底面高度与支撑行走机构的平台7高度一致;顶升横梁21上升到位后,液压站32停止,驱动油缸31被锁定机构34锁死,防止车厢高度下降;装车机器人5进出车厢的行走机构前进,并带动物料输送及定位的输送装置6一起进入车厢,到达设定位置后,装车机器人5开始码垛,每码一排,行走机构后退一定距离再开始下一排的码放;当整个车厢码放完成后,行走机构退出车厢,液压站32启动,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退回,使顶升横梁21绕旋转轴22反向旋转,使顶升横梁21前端下降,放下车厢,下降到位后,使顶升横梁21脱离车厢底部的大梁,并发出装车完成的信号,提醒司机更换车辆。在更换车辆期间,行走装置原点定位装置对装车机器人5进出车厢的行走机构进行原点定位修正,保证每次上车前的原点位置不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